熊斌
摘 要:阅读是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情感与世界观的基本方式。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如果继续加大对他们的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其他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加上学生缺乏阅读的主动性,导致中学生的语文阅读现状不理想。本文结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提出了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学生的情感教育与综合发展素质受到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认知,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但是当前部分语文教师依然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打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不断结合新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爱上阅读,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情感和文化素养。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我提出了如下几种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提升阅读兴趣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阅读的重要“助燃剂”,在相关情境的刺激下,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触动,从而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而言,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语文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多媒体教学支持,提升学生的多种感官感受,带动学生积极进行阅读。在多媒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内容相关的图片等,激励学生表达,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
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中,我事先进行了精心备课,搜集了中国石拱桥的有关图片,让学生观看和欣赏中国石拱桥的美景。在学生观察之后,我问学生:“你们能说说这些桥的基本特点吗?”之后让学生自由表达几分钟。我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赞赏,并询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作家笔下石拱桥的特点呢?”于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阅读中。通过采用多媒体的形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激情演绎,激发阅读动力
初中生的表现欲不亚于小学生,他们渴望通过形象化的形式进行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解力。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以“独揽者”的身份进行授课,无形中打压了学生的學习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授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果。为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演绎,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也是语文教师对学生兴趣尊重的体现。
例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作者通过深情的笔触描写了“我”对母亲的情感变化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加上容易被外界事物所诱惑,导致初中生的心理与情感变化较大,往往容易忽视一些细腻的情感。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起学生的内心波澜,让学生接受心灵的洗涤。但单凭教师的讲解恐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为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阅读了一遍文本,然后允许学生进行文本的扩写,并让学生将文本内容演绎出来。如此,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唤醒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阅读活动,拓展阅读视野
学生总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单独依靠课内的阅读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但初中生自身的学习压力较大,导致他们无暇进行课外阅读,加上他们对一些书籍的选择欠缺能动性,整体导致他们的课外阅读量较少。所以,进行语文课外阅读需要语文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他们推荐一些对他们课内阅读有帮助、对他们心灵启迪有帮助的书籍或报刊。
例如,当前部分初中生对言情类的文章充满兴趣,我为他们推荐了书籍《红楼梦》,并让他们在阅读中进行标记,在阅读之后分析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等,无形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阅读口味,还提升了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为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此外,我还结合学生平时作文无材料可用的现状,为学生推荐了几种杂志,比如《青年文摘》《意林》《读者》《格言》等,并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积累词汇、语段理解的习惯,并且一旦摘抄了下来就养成经常阅读与回味的习惯。如此,学生们的阅读热情高涨,他们在课下会依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在给予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及期刊之后,我还让学生定期写读后感,并由学习委员提交到我手里。通过这样的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读写结合的习惯,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动力源。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培养。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对学生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还要在课外为学生推荐一定的书籍,让学生在课堂与课外形成阅读合力。唯有将阅读充分重视起来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6,3(34):350-352.
[2]万玲.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