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言
摘要:倪元璐是我国明朝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倪元璐生不逢时,五十二岁时自缢殉国。倪元璐自小聪颖,对诗画书法天赋异禀,学书之路上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的翰墨之助,加上勤奋好学,博采众长,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明朝时期“台阁体”书法盛行,在千人一面的俊秀书风中,倪元璐的风格脱颖而出,使得其书法在当时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他在植根传统的同时,又竭力寻求变化。本文主要研究元代书法家倪元璐的书法作品中字形变换与字组处理技巧。
关键词:倪元璐书法;字形变换;字组处理
倪元璐的书法作品在当时书坛具有独树一帜的鲜明个人风格,其书法既有苏轼的洒脱,又有颜真卿的遒劲,既能作雄劲豪迈的大字作品,也在小字作品中获得显著成就。他的字体纵向拉伸感较强,与当时盛行的“赵董书风”风格迥异,在传统书法的笔法中做出创新,增加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因此,较明清时期秀美俊逸的大众书法,倪元璐的书法作品显得独树一帜,其研究价值更高。
一、倪元璐的生活背景
倪元璐,字汝玉,号鸿宝,明朝著名书法家。由于对政局动荡朝廷衰败的失望,他于李自成攻破京城时自缢殉国,享年五十二岁。倪元璐自小对文学书法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中年时官至户部尚书,为当时朝廷所重用,但由于当时的朝廷宦官当道,政治腐败,人民苦不堪言。在这种社会大形势下,倪元璐无法凭借一人之力改变现状,还社会安定,只能以死明志,誓死捍卫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由于其刚正不阿,誓死不屈的个性,他受到后世的尊敬和爱戴,得明谥号“文正”,清谥号“文贞”。倪元璐在世期间醉心于书法研究,与苏东坡的作品神交已久,其书法作品中也具有苏书的一些神韵。但他虽然得益于苏轼,但他将苏轼“石压蛤蟆”的变宽结体反其道而行,转换为瘦长俊挺的狭长字形。
二、倪元璐书法的整体特点
根据典籍记载,倪元璐自缢殉国,其对国家的忠诚和高洁品格也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他的作品气势开张,书风奇伟,仿佛从作品中就能看到一位刚正不阿,眼神凌厉的老者,与凡尘俗世格格不入。正是这样变化丰富的作品,才使得倪元璐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1]。但是,倪元璐作品的豪迈中不乏灵活性,并没有被时代特点所禁锢,他的作品成功地将雄厚和灵活两种看似相反的气质融合在一起。相比传统的书法作品,倪元璐的作品可以说是一个异类,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受到人们的追捧。他的字瘦长但有力度,每一次落笔都会经过缜密的思量,保证从落笔的一刻到收笔的一刹那将所有的力道灌注其中,每个笔划起承转折之势明显,往往前一笔还以豪放之势下笔,后一笔却隐含收势,笔锋的转折突然却不突兀,反而给人一种清晰明了的顿挫感,这也是倪元璐在笔法上的创新。
从文字结构方面来讲,倪元璐更倾向于将大量笔墨运用于偏旁,从而强化偏旁的存在感,同时将中国传统的方块字体纵向拉伸,让人感觉这样的字体具有一种奇险多变的势态。这样的纵向拉伸,加上揉、擦、飞白、渴笔等技法的引入,使得倪元璐的字看似为瘦长而独立的个体,但其中又不乏整体的连贯性,行气贯通。
从字体间的排列方式来看,倪元璐的书法作品并不着重于字体紧凑,排列整齐,相反字距极密、行距极宽,更加注重留给每个字一定的空间,仿佛字体是会活动的生命,只有留下足够的空间才会唤醒它们的意识,这是倪元璐在章法上作出的创新,让整个作品显得凌乱却不杂乱,旨在表现自然原生态的美,让人一眼看出作品的苍劲和激昂。
从字组处理的角度来看,只有严谨地设计好每个字体需要拉伸的偏旁或某一笔划,通过收放关系、笔画的穿插组合、结体的大小错落等变化才能连贯地将字体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组合起来成为具有一定意义的字组,从而加强作品视觉效果。
三、倪元璐书法的纵向拉伸
倪元璐的书法作品受到苏东坡、颜真卿等书法大家的影响,再加以自己的创作,具有集百家之长又脱离平庸的个人风格。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倪元璐的作品瘦長体较多,不同于工整的方块字,他的字横向距离明显小于纵向距离,并且会故意强化某个部分,在看到这个字时第一眼就会被强化的部分所吸引[2]。但是他所强化的部分并没有固定的部分,有时是一个偏旁,有时是某个笔画。他的字常常头重脚轻,这种“婴儿体”的造字结构反而体现出倪元璐书法的形态美。
对于上下结构的字体,他采用拉伸某一竖或撇的方式将整个字体所占空间拉伸,在一定长度的空间平面内,只有一个字从头贯穿到尾,这样既能给该字留下充分的空间,增加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还能突出某一部分。对于一些容易被横向拉伸的字体,倪元璐则刻意使用较轻的笔墨弱化容易增加横向距离的笔划,这些字大多常见于左右结构的字体。同时,将某些横向主干部分弱化后再拉伸竖向距离,使得整个字体看上去瘦长有力,相得益彰。另外,对于笔划分布较均匀的字体,倪元璐主要将字体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的笔划之间距离缩小,使之看起来比较紧凑,整个字体的下半部分通常由寥寥几笔甚至一笔组成,但是占据整个字体的三分之二的空间,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纵向拉伸字体的效果,使字体看上去刚劲苗条。这是倪元璐特有的纵向拉伸字体的方法,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
四、倪元璐书法的字组处理
倪元璐的字体瘦长,并特意突出某些笔划,因此,在字体之间排列上有很大随意性,字与字之间留有充分的空白空间,全篇看上去并不紧凑。倪元璐作品的字间距初看时较大,但仔细看不难发现字与字之间只是因为某些笔划被弱化而显得空白较多,实际上字间距与普通作品的字间距相差不大,这是在字间距中看倪元璐作品的字组处理[3]。
从字组的结构和流畅性看字组处理,可以明显看出,在其很多作品中的字组大多按照相应的主体结构来安排字体的位置和笔划,字体间笔划的交界处相连形成一个较为流畅的线条,线条走向主导字体的排列位置,单独看来每个字体各自为营互不相干,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字体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联,气息流畅,具有一种隐含的连贯性。
在某些字组排列中,贯穿字组的线条会形成一些形状,使得整个字组的结构优美,形态蜿蜒。利用完整线条贯穿的字组会以静态的形态给人动态感,再加上倪元璐的字体瘦长有劲,婉若游龙,整体以灵活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是倪元璐特有的作品风格,刚劲不乏灵活,凌乱不失优美,他在字体结构形态以及字组排列上的创新使得它的作品表现的更加富有张力,这也与倪元璐本身的性格有关,聪颖灵活又刚烈不羁,两种气质凸显其鲜明的个人特色。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倪元璐是一位极富创造力,并且思维灵活的书法家,在崇尚赵董书风的时代中,由于晚明尊碑意识产生,他出于帖学却入古出新,集各家之所长却风格鲜明。但是在墨守成规的百家书法中,他更彰显出尚质与尚意的特点,表现出“大巧若拙”之美,就是这种存在于时代中却又先于时代的个人魅力吸引了众多文人的追捧。
结语:
总之,倪元璐的书法作品中既有对前人作品的总结,也有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创新,将传统与创新融合的书法作品使他获得了大量的赞誉。他一洗书坛柔糜软媚之风习,力主抒写性灵,开创雄健豪放之新风尚,影响深远,至今不衰。倪元璐在字体结构和用笔上做出了一些技巧性的调整,刻意强化某一部分使得整个字体看起来瘦长有劲。同时,在字组的排列组合上也采用连贯流畅的线条将字组串联起来,在平面上形成动态平衡感,增加作品的灵活性,这是倪元璐作品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1]国腾飞. 倪元璐书法的腾挪拉伸与字组处理[N]. 中国书法报,2019-08-06(006).
[2]殷晓毅. 倪元璐书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8.
[3]杨康健. 倪元璐书法渴笔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