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多
摘 要:面对新课程的改革和新时代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也都在教学过程中改变着教学思维与教学方式。笔者在本文主要从“展示贴近生活中的案例,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基于案例创建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三个有效策略讲解,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实现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思想品德;有效对策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是教师在课堂向学生灌输大道理和抽象知识,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其实,不然。它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思想政治素质,所以说它对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能力,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一、展示贴近生活中的案例,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案例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接受程度,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案例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向学生展示贴近生活的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充分感受案例,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认知。这不仅可以自然而然地带领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正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态度。
比如,在学习“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这一节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身边清洁阿姨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清洁工也是值得尊重的。其次,教师让学生发言从这则故事中得出了什么结论,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点明这则故事的寓意就是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并作出总结。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展示贴近生活的案例,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有关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问题,还可以加深学生记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喜爱上初中思想品德课。
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角,打造出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对于所讲案例互相交流,互相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可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学生讨论是运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而学生讨论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本节课中案例教学法是否成功。这不仅可以让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通过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学习“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这一节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要说明本节课是要以学生讨论的形式进行的,用新颖的上课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提问生活中有没有关于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这一知识点的事例,引发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对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概括与总结,使学生在讨论中也能掌握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的角度发表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进学生间的感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初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的特点。
三、基于案例创建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而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过程并做出富有逻辑性的总结,创建学科知识,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更能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发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独特魅力。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让学生有着正确的判断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与初中思想品德课产生共鸣,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这门学科,从而为学生在以后实际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挫折面前也从容”这节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讲解霍金的事迹,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其次,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霍金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后依旧成功的原因,让学生本身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在教师领导的下得出霍金面对挫折很从容的结论,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有逻辑性的分析案例,将新旧知识一起结合起来,基于案例创建初中思想品德课知识,要适宜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可以运用课本上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可以根据案例掌握初中思想品德知识。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放在課堂的主体位置,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成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艺璠. 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过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曹秀民.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探析[D].聊城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