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勍
摘 要:钢琴伴奏是指基于钢琴乐曲的特性来开展快速且有效的伴奏,以此来增加钢琴乐曲的节奏性与韵律性,让整首钢琴乐曲呈现出多样化的魅力。《巴山蜀水要解放》是歌剧《江姐》的精彩唱段,早已成为了高校声乐教学内容,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巴山蜀水要解放》的音乐风格,其次,深入探讨了《巴山蜀水要解放》钢琴伴奏的思维架构。
关键词:歌剧作品;钢琴伴奏;艺术
一、前言
钢琴是目前唯一音效能够比拟交响乐的独奏乐器,其音域极为广阔,从最低音区到最高音区就涵盖其中,一直以来都被音乐界誉为“乐器之王”。钢琴演奏具有感情表现强烈、音色效果出色等,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钢琴伴奏是指基于钢琴乐曲的特性来开展快速且有效的伴奏,以此来增加钢琴乐曲的节奏性与韵律性,让整首钢琴乐曲呈现出多样化的魅力。以刘雪庵、青主、萧友梅、赵元任等为代表的作曲家在吸纳了西洋声乐作品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创新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手法,逐渐出现了中国声乐作品钢琴伴奏艺术,并且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大型民族歌剧《江姐》(金砂等人作曲、阎肃编剧),歌剧《江姐》的故事改编自小说《红岩》,主要论述江竹编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而英勇就义,显示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整部歌剧作品的艺术生命力、艺术感染力极为明显,很多党、国家领导人都赞叹歌剧《江姐》“壮丽感人”,《巴山蜀水要解放》是歌剧《江姐》的精彩唱段,早已成为了高校声乐教学内容,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就歌剧作品《巴山蜀水要解放》钢琴伴奏艺术进行探讨。
二、《巴山蜀水要解放》的音乐风格分析
《巴山蜀水要解放》是大型民族歌剧《江姐》第一场“星夜告别雾重庆”中的主要唱段,重点描述了江姐在离别重庆,前往川北革命根据地之前的一些内心情感活动。《巴山蜀水要解放》的音乐创作重点参考了中国传统戏曲的板式变化体结构,板式类型较多,包括快板、导板、散板等,以板式变化为载体来形成快慢速度的对比,人物的各种内心情感变化都可通过板式变化来予以表现,同时,又采用川剧典型的高腔“人声帮腔”来凸显出江姐伟大的“革命形象”,旋律线条极为优美,民族音乐风格极为鲜明,兼具叙事性与抒情性,备受声乐工作者的喜爱。纵观《巴山蜀水要解放》,其主要的音乐素材都是来自于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其呈现方式为“慢板主题”与“快板主题”,为后续的其它江姐唱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巴山蜀水要解放》钢琴伴奏的思维架构
1.乐队伴奏借鉴下的前奏与间奏音乐特点及钢琴演奏要领
(1)前奏
《巴山蜀水要解放》钢琴伴奏的前奏部分,通过左手织体来对乐队伴奏中的竖琴进行模拟借鉴,通过连续上行琶音来对竖琴的滑奏进行模仿,以此来烘托人物情绪,为后续歌唱者的唱腔进入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可见,在演奏《巴山蜀水要解放》钢琴谱时,触键要尽量保持在流畅、轻盈的状态,且手腕要保持在放松状态,最大限度地将竖琴那种柔美的色彩性与音质感弹奏出来;而右手则是通过弹奏颤奏来对乐队伴奏中的竹笛进行模拟借鉴,务必要将那种透亮、圆润的音色演奏出来,以此来充分营造出人物眺望长江两岸的场景。
(2)间奏一
《巴山蜀水要解放》钢琴伴奏的第21-25小节被称为间奏一,在演奏力度、演奏速度方面有着较为鲜明的变化,基本上在伴奏织体上与乐队保持一致状态。当演奏到间奏一部分时,演奏者的双手要快速触键,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手臂肌肉的力量传递到指尖,演奏色彩是极其富有响亮性与穿透性,且还需要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来进行力度渐变。演奏者的左手要实现八度下行,以此来将“长号齐鸣”与“大管”的气势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可出现音色发硬发干的现象。尤其是务必要准确弹奏第25小节的节奏,不可出现挤抢、拖沓,否则的话,就会对唱腔的顺利进入造成影响。
(3)间奏二
间奏二是指《巴山蜀水要解放》钢琴伴奏的快板乐段到慢板的间奏,其在整部声乐作品中所起到的功效是承上启下的,将歌剧作品意境与人物思想情绪进行有效连贯。在弹奏间奏二的过程中,要将左手声部的跑动与右手声部的连续八度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此来烘托出激荡人心的革命豪情。织体在第3小节时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左手弹奏转变为双音音程的和声伴奏,右手弹奏转变为单音线条,给人带来安静之感。
2.乐队借鉴下的唱腔伴奏音乐特点及钢琴演奏要领
(1)板式变化手法
歌剧作品《巴山蜀水要解放》属于典型的板腔体结构,其唱腔節拍的交替是4/4、2/4、3/4。在钢琴伴奏的过程中,既要对唱腔板式变化进行妥善把握,又要科学分析钢琴伴奏谱,具体来说,板式变化的愉悦感、神秘感需用左手十六分音符跑动来予以体现,而女声二重唱的帮腔声部则由右手伴奏旋律来予以体现,有鉴于此,当左手触键时,务必要做到操作轻盈、操作果断;而右手则要最大限度地将模仿人声合唱之感演绎出来,尤其是注意妥善把握句末处的渐慢。
(2)拖腔伴奏手法
拖腔表演是戏曲唱腔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与之相互匹配的钢琴伴奏需要有较强的弹奏操控能力与思维构架,尤其是要妥善把握剧情变化、人物情绪变化、拖腔旋律变化,既可较好地推动唱腔中的人物情绪发展,又可深化拖腔旋律。歌剧作品《巴山蜀水要解放》拖腔部分的伴奏织体,同时兼顾了乐队编配特点与戏曲拖腔伴奏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将《巴山蜀水要解放》的艺术表现力进行了增强,其钢琴伴奏大多通过花变奏、柱式和弦变奏、八分音符变奏、双音变奏等方式来深化音乐意境的前进。
参考文献
[1] 刘华清.浅议少数民族地区民歌中的钢琴伴奏艺术[J].艺术家,2019(11):141-142.
[2] 龚苏俊.中国民歌改编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研究[J].艺术品鉴,2019(27):159-160.
[3] 王毓.论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19(05):51-54.
[4] 常龙飞.钢琴伴奏对原生态民歌音乐形态的若干影响——以几首西北山歌为例[J].北方音乐,2019,39(09):20-22.
[5] 刘会轻.正谱伴奏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7(10):93-94.
[6] 徐威.中国民族歌剧之板腔体唱段的钢琴伴奏特点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32(04):220-224.
[7] 李勇.21世纪民族声乐艺术指导作品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32(03):182-185.
[8] 何天.中国声乐作品正谱伴奏的实践与思考[J].艺术教育,2014(01):100+119.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9年度国家级一般培育项目“中国歌剧表演史研究”(编号:19B01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