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秉达
[摘 要]中国共产党诞生98年来的光辉历史一再证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武装全党,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也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规律。在新时期党的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的伟大实践中,编辑出版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学习纲要,是全党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继1995年《邓小平理论学习纲要》、2003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和2013年《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之后,2019年党中央发文同意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学习纲要》)作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学习纲要》既继承了前面三个《纲要》的基本思想,又在新时代接续发展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特点和鲜明风格。
[关键词]新时代;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站在世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与中国现代化战略大格局的历史交汇处,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①我们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要求、实践的需求和人民的意愿,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的自觉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处在一个势在必为、积极有为、大有可为的关键时期。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无比众多的东方落后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三十个,总人口不超过十亿。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必将具有世界性、历史性的意义。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现代化强国时,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划时代的意义。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特别是在当前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它的一切要求都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正是这种经济发展的政治表现的话,那就更是如此。”③
1.从毛泽东思想创立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创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00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法正式定型。2007年,党中央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创新理论成果进行集成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是时代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从揭示改革开放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到回答一個重大的时代课题,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华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为其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中写下了精彩的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后被写进党章、载入宪法,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奠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地位。
3.“三为三谋”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
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党的初心和庄严使命谱写的新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贯穿始终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担当,其中最为出彩的概括集中体现为“三为三谋”,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学习纲要》称之为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三为三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天下情怀,从三个层面有序展开。其一,“为人民谋幸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彰显以人为本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彰显了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其二,“为民族谋复兴”。擘画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奋斗、团结、追梦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使命担当。其三,“为世界谋大同”。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洞察世界百年未遇大变局,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顺应全球化趋势,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作出重要贡献。“三为三谋”始终围绕人民的根本利益展开,其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造福于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把握“三为三谋”主线,有利于高屋建瓴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部内容和科学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和思想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理论结晶。现在不少党员领导干部苦于工学矛盾突出,学理论变成“快餐式”学习,“找金句”和“图解式”理解记忆,零打碎敲、支离破碎,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学习纲要》全面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辅助读物。
1.创新和形成科学思想理论体系的通行规范
现在,思想界有些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比较肤浅,研究很不到位,宣传也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有的用套话、空话作表态,有的用形象化比喻代替科学论证,甚至搞“一张图看懂什么”代替学理研究。思想理论研究,一旦失之肤浅,就丧失了真理的魅力,丢弃了理论的本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就学理层面而言,它符合四个基本标准: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门科学,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性质、条件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一整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重要范畴。再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并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对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最后,这些科学的理论回答经受了客观实践检验,被证明是真理,并且按照严密的逻辑建构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之有據、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体现了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完全符合思想理论研究通行的学术规范。
2.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基本范畴是建构理论体系的先决条件和厚实基础
构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首要标志,是确立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形成一系列基本范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对象,是关于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目的、条件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这一新思想要回答的新时代重大课题,就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学说的目的就是引领14亿中国人民走出一条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2049年新中国建立100周年之际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是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重要标志,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论基础和基本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是该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主题词、高频词、多义词,它具有丰富含义和多种用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首创的一个内涵不断深化,外延逐步拓展的科学范畴。
第一,一面伟大旗帜。旗帜树立形象、指引方向、聚合能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蕴深刻,无可替代。其形象是指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其方向是指走什么样的道路,其能量是指依靠什么样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首先要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第二,一条正确道路。道路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强国之路、希望之路。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一个思想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条件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总结人民实践经验、集中全党集体智慧和思想理论界研究成果的重要结晶,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四,一套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以及相应的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证,体现了我们制度的最大优势。
第五,一种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红色文化和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浸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方面、各领域,融通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与价值取向。
第六,一番伟大事业。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向制度形态的转变,以及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形式来实现的。在新时代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新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的。我们伟大的事业,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与梦想。
第七,一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新发展理念、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第八,一个崇高理想。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度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内涵与外延。此外,我们还可以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总目标、总依据、总方略、总布局、“四个自信”“四个伟大”等方面不断深入研究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含义和广阔外延。这是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决条件和厚实基础。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名称到内容打上鲜明时代烙印,呈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吸收了理论界研究成果的精华,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学习纲要》分绪论、主体部分和结语三大部分,共99目,200条,近15万字。全书紧扣主题、围绕主线,以回答重大时代课题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重要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准确的阐述,集中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学习纲要》的每一章,从主标题与副标题的搭配和照应,从名称的概括到内容的演绎,都打上了新时代的鲜明烙印,全面呈现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成果。其基本架构是:
(1)绪论。开宗明义、高屋建瓴,凸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总体概述和高度评价。
(2)主体部分。共19章,可以具体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总论(第一至第二章):核心思想。明确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前进的根本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新时代为全部立论的基础,并且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指引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第一章,历史方位。新时代是特指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指别的什么时代,新时代标示我国现阶段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全部实践的立足点。
第二章,前进方向。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它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的有机构成,丰富和发展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板块,分论(第三至第十八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干部分。其中,又可分为相互关联、逻辑缜密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理论:为回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提供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第三至第八章)。
第三章,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始终贯彻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第四章,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第五章,战略安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党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六章,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第七章,根本动力。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正确方法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第八章,本质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第二层次,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第九至第十三章)。
其中包括,第九章,经济建设: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第十章,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十一章,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第十二章,社会建设: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第十三章,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第三层次,条件保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必备条件(第十四至第十八章)。
其中包括,第十四章,国家安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第十五章,国防军队: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第十六章,祖国统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第十七章,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十八章,政治保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第三板块,专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十九章,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我们对实事求是、科学思维、战略定力、问题导向、调查研究、钉钉子精神和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创造性学习和运用,本身就是重要的能力建设。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贯穿全书的一条方法论主线。
(3)结语。号召全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统览全书,《学习纲要》字里行间奏响“新时代”主旋律,通篇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集中体现习近平系统回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结晶。绪论与结语前后照应,从总体上概述和评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系实际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具体部署和提出明确要求。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担当,抓住了当代中国和世界问题的根本,体现了思想理论研究的彻底性。党中央要求全体同志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这既是一项高标准,也是一个严要求,真正做到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1.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贵在懂、通、实
思想要想得到实践,就要有使思想转化为实践力量的人。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有一个“中介”,这个“中介”,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人民、党等主体。有了这个“中介”,理论才能联系实际、理论才能转化为实践,思想才能变成物质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我们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通过学思践悟,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创造性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容具有深刻性、批判性和战斗性。习近平多次在各种场合旗帜鲜明地批判和回应种种谬论,澄清一些认识误区和模糊思想。如,近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资本
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又如,我们坚持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所谓的“宪政”本质上是不同的。有一些人打出“宪政”牌,目的是拿“西方宪政”框住我们,用所谓“宪政”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依法治国,要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维护宪法尊严,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水平。再如,有一些人提出诸如“党大还是法大”这样一个伪命题。少数人之所以热衷于炒作这个命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把党的领导和法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最终达到否定、取消党的领导的目的。对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真正要解决的,是“权大还是法大”的问题,这是一个真命题。要把厉行法治作为治本之策,把权力运行的规矩立起来、讲起来、守起来,真正做到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阐发是清新的、鲜活的、生动的。《学习纲要》几乎每一条的小题目都是以习近平的重要论述开头,或者以对句牵引、诗句开场,用生动比喻和鲜活语言表达朴实的道理。例如,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也彰显历史担当者的风釆;船重千钧,掌舵一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打铁必须自身硬;干事业好比钉钉子,等等,不胜枚举。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话语接地气、大众化、通俗易懂。习近平的理论阐述具有个性化特色,以打比方、举例子、讲故事方式,使深刻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例如,中国故事怎么讲?根本在于传播理念,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我为主,融通中外。中国故事最精彩的主题,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习近平用鲜活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又如,文中夹叙夹议,引经据典,穿插了不少警句格言、至理名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政贵有恒,治须有常。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积跬步以至千里。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等等。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和人民性特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为党心与民心,心连心、心相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朴实和平实的风格,展示出多种動人心弦的精神力量:真理是打动人的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信仰是打动人的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逻辑是打动人的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的产物;情感是打动人的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人民情怀和人类胸怀。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通篇跳跃着“人民”这一中心词、高频词:“人民是真正英雄”“人民的选择”“人民的命运”“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追求人民幸福”“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等等。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接地气的语言,平易近人的大白话,阐发有温度的鲜活理论。由此可见,多种动人力量的整合,加上理论本身的彻底性,就能被亿万群众所掌握,并成为推动发展、谋求幸福的强大动力。
一切抓住事物根本的理论,都是彻底的可信服的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担当,抓住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根本问题,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思想理论的彻底性。用这一新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就能成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切初心使命和奋斗实践,都要把理论学习体会转化为惠民生的实际成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个理论非常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百姓之心为心,以人民为中心确立新发展理念,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共产党人对人民是否有为民之心、爱民之心、惠民之心?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在奋斗进程中是否卓有成效?我们能否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归根结底,要看我们能否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否使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领导人民共圆中国梦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就是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要实现这一梦想就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第一,共圆中国梦,首先要以伟大斗争化解前进中的矛盾、问题和风险。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在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第二,共圆中国梦,关键要抓好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则,以自我革命精神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共圆中国梦,核心问题是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保持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只有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才能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共圆中国梦。
总之,我们通过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注释:
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页。
②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16-1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作者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矫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