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教学,构建富有张力的数学课堂

2019-10-21 08:40顾爱华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策略

顾爱华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因生施教,采用弹性教学的策略,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进步。本文主要阐述了弹性教学内涵,数学教学中弹性教学的原则以及初中数学弹性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弹性教学;策略

传统教学中,学生被视为容器,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其实,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有着显著的差异,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他们能很快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有些学生还未来得及吸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营造平等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传统教学大多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备课、讲授、作业布置、评价都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上课统一例题讲授,用同一习题训练,这样的教学往往是学优生觉得内容简单,会滋生骄傲情绪,而学困生却难以跟上节奏,会失去学习信心,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针对初中生个性差异明显的现状,教师要开展弹性教学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进步。

一、弹性教学的内涵

弹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授同一内容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將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在教学目标、内容、提问、练习、作业、辅导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等方面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

教师对学生弹性分组,使数学教学有针对性,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愉悦的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目标内容,让生间彼此协作、相互竞争,能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弹性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要兼顾整体与个体的关系,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的内容、方式、模式,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每个学生在智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差异,采用目标、模式、作业、评价的弹性处理,让他们获得差别化的发展。弹性教学以人为本,以现有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为依据,开展弹性化的设计,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数学教学中弹性教学的原则

1.动态性。教师要关注学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生施教,对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不能低估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对学生的学习层次、学习内容做动态的调整,能对学生作不同层次的指导,能使得学困生不“不落伍”,学优生能脱颖而出。

2.层次性。教师要尊重各个层次学生的差异,要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要对教学目标、内容方式、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弹性的设计。教师既要把握共性,能让学生获得普及化的教育,又要考虑学生的层次性,让学生在努力中获得发展。

3.驱动性。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去发现知识、掌握方法,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要尊重他们的个性,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驱动力,让他们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

4.超越性。教师要坚持“保底不封顶”的原则,要确保学困生能达到学习大纲的要求,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参与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的拓展延伸,获得向上发展的空间,能不断地超越自己。

5.弹性评价。教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需求,要为他们减负,消除他们对学习的恐惧,要提高他们学习的创造性。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采用弹性的评价,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初中数学弹性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1.弹性分组。平行分班,班内的学生的基础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用弹性的方式处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教师通过问卷调查,要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加以个人指导,让学生能准确定位自我。教师也要结合学生成绩、学习状态、学习能力等情况,对学生进行隐性分组。教师将学生分为三组,A组学生基础扎实,热爱学习,有良好的学法。B组基础与能力一般,有上进心。C组接受能力差,基础薄弱,缺乏主动性。学生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个阶段学生因某种原因可能会落后,一些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较大的进步。教师要设置激励机制,能让C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B组学生有挑战的动力。进步明显的学生可以向上提升一个层次,对成绩退步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查找原因,必要时要降低层次。

2.弹性化目标划分。教师要准确定位目标,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与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弹性目标,力求低起点、多层次,能“保底不封顶”。教师要因材施教,做到心中有人,将知识、能力、数学思想融合起来,分层设计,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内容时,教者设计共同目标为:能记住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利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A层目标为:能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能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B层次:能理解推导过程,能利用结论解决稍复杂的问题;C层次能了解推导过程,记住这个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运用。

3.弹性讲述。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A层次学生提出一些思维发散、拓展的问题,点拨他们的思路,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B层次学生重视启发诱导;为C层次学生夯实基础,进行多点辅导。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合理设计难度、梯度,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引入概念时要重视情景设计,要以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性,C层次学生回答较为浅显的问题,教师要发现他们回答的“闪光点”。让A层次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要提升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对问题的理解。题目要富有弹性,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学有所获、思有所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弹性教学的策略,因生施教,对学生弹性地分组、弹性地划分目标、弹性地讲述内容,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彩云.初中数学中弹性教学方法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0.

[2]李度善.初中数学弹性教学浅谈[J].吉林教育,2010.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