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教学案例

2019-10-21 08:30李雅琼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梅雨潭梅雨写景

李雅琼

【对教学内容的总体思考】

新《课标》中对初中阶段的散文教学有明确要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新课程教学阅读建议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著名女作家冰心道出了散文的共性:散文不管用怎样的表现形式,作者总是要追求他的某种真挚情致的表现。

结合这些理论,我想借《绿》这篇文章落实我的散文教学的两大目标:一、挖掘、启发、开发学生情感、陶冶情操。二、培养阅读的敏锐度,提高鉴赏水平与能力。

【教材分析】

《绿》这篇散文出现在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比较探究”的第一课。同样是写景、写水的文章。在这一单元,学生已经学了《小石潭记》《黄果树瀑布》,而《绿》这篇文章不仅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历来散文作品中被推崇的一篇。我想借助本文引导学生体会朱自清在这篇文章中是如何写景传情的,有何特色,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对我们有何启发。从而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独特魅力。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呢?第一,抓文章最主要的特色,重点赏析。第二,重视学生的第一感觉,将课文内容与他们的感受、实践联系起来。第三,抓整体感知,不繁琐分析;抓中心问题,不生枝蔓。

【教学设想】

由“绿”字的联想引出对绿色的喜爱和描写,建立学生与文章的关联,引起学生对这一话题的兴趣。接着,在朗读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情,并激发他们主动感知文章的兴趣。围绕中心问题:梅雨潭美吗?你最喜欢梅雨潭的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好吗,有无缺陷?来探究、研读文章的独特之处。这样,整篇文章就由点到面;由中心问题延伸到了写景、状物、抒情各个环节;由初步感知,到细品,再到自己的判断和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艺术想象力。过程与方法:对精彩语段进行赏析和对整篇文章进行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品中流露出的对新生活的热切希望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

抓住最能体现文章神韵的词句,引导学生从文章特色和情景相生的角度理解和分析散文。依据: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散文鉴赏能力的需要。

【教学难点】

对文章有自己的认识、见解。依据:学生个体感情心理的需要。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讨论交流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联想法:将课文内容与自己联系起来。

【学法指导】

从三个方面有机渗透学法指导:

1.课堂组织过程中的引导和点拨。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自悟和总结。

3.在练习中,引导学生运用、迁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看到“绿”这简单的一个字,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呢?

2.试着给“绿”这个字组词,看看能有多少。

3.口语表达练习:用自己的话(三四句)描绘自己最喜欢的一种绿色,尽量形象可感。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看看梅雨潭的“绿”又是怎样的呢?

二、朗读训练

1.自由朗读,标出长句停顿,看看文章写了什么。

(1)由梅雨瀑、梅雨亭引出梅雨潭。

(2)细写梅雨潭的绿。

2.全班齐读第一段,定基调(语速、语调、感情),教师指导。

3.繼续齐读,重点语段停下来,教师指导读出情味。学生在朗读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4.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语段,展示表情朗读。(提出问题,主要赞扬读得到位的地方)

5.听教师范读重点段落,学生模仿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

1.亲身体验

如果你是作者,请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到达梅雨潭的?梅雨潭的位置在哪里?四周环境如何?如果你身在其中,你感觉如何?

学生在联想想象中体会梅雨潭的美。

2.点拨归纳写法

学生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分析判断。

正衬:作者以梅雨瀑及四周环境的美妙幽静,衬托梅雨潭的美。

移步换景,动静结合,诗化的语言,情景交融。

四、作业

1.就自己对文章的认识,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三百字。可选一点,也可从多方面入手。

2.课外再读两篇名家写景的散文,感受所读文章与本文的不同。

第二课时

一、积累欣赏

划出古诗中写颜色写得好的古诗句,一起念一念,背一背,并积累下来。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些诗句用到了对比、衬托、比喻、拟人等手法,有利于学生领会语言的妙处。

二、比较探究

1.提出中心问题

许多写景的文章都会用到相同的手法,这篇名作也不例外。这篇文章为何能成为众多散文中的佼佼者而被推崇备至?它有何独特魅力?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有何创造呢?

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美。

2.精彩语段赏析

选择第三段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学生挑选勾画,简单旁批。

当堂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品评给予简要点拨。学生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赏析水平。

3.仿写

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

我若能……我将……她必能……

学生练习仿句并交流。加深学生对情景交融的理解,提高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

4.归纳总结

(1)学生总结作者写绿如此传神的原因。

(2)教师总结: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要从写景和抒情两方面来看。

写景的特色:新颖贴切的博喻、多方的对比、奇妙的想象。抒情的特色:对梅雨潭的绿有自己独特而强烈的感受;感情极为浓烈,层层加深。

作者要表达对梅雨潭的爱是描绘不足即歌咏之,歌咏不足即抱之吻之,抱之吻之不足即占有之,占有不足即分赠之。喜爱到此种程度仍觉不足,还要给她起个昵称。暗自以己为这绿的“知音”。你是否也体会到梅雨潭那醉人的绿了呢?是否早已神游于那诱人之地了呢?

三、小辩论

刚才我们说的都是文章的高妙之处,那这篇文章有无缺憾呢?认为有缺憾的和无缺憾的同学各自阐发理由。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文章最大的缺憾也许是,它没有像传承千载的文章那样在记游的同时表达对天地人、对自然更深层的观照和感悟。对这一点,许多人还有不同的看法,也可保留。

四、作业

背默文章的第三段及当堂积累的古诗句。

【案例特色】

第一课时创设情景和亲身体验环节。

第二课时提出中心问题,一步步解决中心问题。

【板书设计】

走到山边【梅雨瀑】【梅雨亭】

(远眺) (坐观)

站在水边【梅雨潭】(详写)

(眼前)

中心问题:文章写景有何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梅雨潭梅雨写景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绿(节选)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梅雨浸湿的乡愁滋味
写景的妙招
Research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English in the Internet era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雨中寻潭
雨中寻潭
梅雨时节唱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