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共研,共建共赢

2019-10-21 08:30邓晓珊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共研同构中英文

邓晓珊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强调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跨学科教学打破了传统分科教学的壁垒,强调学科的融合共通,避免单一学科知识的碎片化、孤立化,避免思维的单一与僵化,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开发的热点,也是近年来国内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更是培养六大核心素养的有利途径。

同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指出,高中语文应“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表达、交流能力。能综合运用在语文与其他学科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运用多种方式展开交流和讨论,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广泛搜集资料,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尝试多种文本的写作,相互交流”。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学习的体验性与实用性,注重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思维品质与行为习惯。

可见,语文跨学科教学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高中语文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现阶段急需一种适合跨学科教学的模式。

一、“同课同构”模式与跨学科教学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同课同构”是一种由两位或以上相同或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研讨确定选题,共同备课设计教案,并在同一个班级里上同一节课的教学模式。如果把“同课同构”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跨学科教学中去,就可以在整合两门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融合不同的学科思维的同时,还能传达出一种互相学习、合作共赢的教学理念,引发不同学科老师思维与智慧的碰撞。在培养学生多向思维习惯与价值观的同时,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是一种强调“共商、共研、共建、共赢”的适用于跨学科教学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二、“同课同构”模式与跨学科教学融合的有益嘗试

去年4月,在学校教学开放日上,笔者曾与本校英语尝试跨学科“同课同构”,上了一节市级公开课——《我有一个梦想》。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教训,探讨如何进行语文跨学科“同课同构”课堂教学。

1.跨学科教学前的选题共商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语文课程的外延约等于生活的外延,凡是生活的内容都可以是语文课程的内容。而中学各学科都是针对生活某一方面的知识、原理、规律的归纳和总结,是生活各方面的专题。语文学科渗透了各门学科的内容,其深刻性与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和运用上,体现在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素养上。

自古以来,“文史哲不分家”,数学课程中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的思维方式,在写作与阅读中也十分重要,物理、化学也与语文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让它有了和各学科融合的前提和基础。

“同课同构”要求老师对各学科课标有深入的理解,并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对教材进行整合,最终选择一个符合新《课标》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课题,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比如,《我有一个梦想》是人教版必修2的一篇讲读课文,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作品,具有激情澎湃、文质兼美的特点,尤其适合语文与英语跨学科课程开发的材料。

2.跨学科教学前的备课共研

跨学科“同课同构”的重点难点在于备课共研。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位或以上的老师,在确定选题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共同备课。其间需打破各自学科带来的思维定势,克服时空限制,需解决因对课程内容、教学环节的不同理解而带来的分歧,从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达成教学共识,最终提高教师驾驭教材与开发课程的专业能力。

我们在对《我有一个梦想》进行备课时,考虑到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中英文阅读基础,对中外文化有一定了解,我们把本课定位为:对比中英文语言表达语序的差异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接着,我们把教学目标具体定为:(1)通过诵读、表演,体会中英文文本激情澎湃、文质兼美的特点。(2)学习英语同位语,对比中英文语法特点的差异及其背后反映的民族性格。(3)体会和揣摩这篇演讲稿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反复、排比)和文采,并学以致用。

具体教学环节如下:首先,通过观看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视频(节选)及诵读中英文课文,让学生感受演讲稿的语言之美、感情之真。其次,通过对经典语段的分析,对比中英文的语法结构,从而深入了解其背后的语言习惯及民族性格。接着,抓住中英文教学中“工具性”这个特点,让学生模仿马丁·路德·金的语音语调进行配音表演和学习写演讲稿。最后,继续深入挖掘中英文语言表达的不同,让学生对比《老人与海》文段的不同翻译版本,并分析其优劣。

3.跨学科教学时的课堂共建

跨学科“同课同构”另一显著的特点是由两位老师共同授课,根据每位老师的学科、性格等特点组织课堂教学,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在整合和优化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创建一种符合跨学科教学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同课同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单人主导的课堂教学。首先,在备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环节,安排相应的老师。例如,在《我有一个梦想》“了解语法结构与民族性格”这个环节,以“我有一个梦想”相关语段为例,谈谈中文与英文修饰语与中心语的位置和关系,这个环节,就由英语老师;语文老师则总结从同位语从句看中英文语序上的差异及原因,并通过一首英文诗的不同中文翻译来让学生感受汉语之美。其次,在授课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环节的过渡、衔接等都要求授课的两位老师默契配合,做到优势互补,这更考验教师们的应变能力与教学艺术,由此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4.跨学科教学后的反思

跨学科“同课同构”是一种创新的授课模式,课前需要共商共研,课中需要合作共建,课后需要反思调整,这样才能让师生、师师走向合作共赢。其间,来自不同学科的老师针对选题、备课、教学、课后等环节要及时进行反思与调整,对自己及另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等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从而做到互相学习,互补长短,促进自身与对方的成长。

《我有一个梦想》跨学科“同课同构”的教学,抓住了中英文课程的共同点,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构建了开放式的教学新格局,探索了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结合的道路。不足之处是,学生的探究还不够深入,对于语言现象背后的民族因素的探讨过于浅显。这都是日后跨学科“同课同构”教学要努力的方向。

要实现语文课程“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目标,跨学科教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对于学生来说,跨学科教学可以打破语文单科教学的固有模式,拓宽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在多学科之间架起桥梁,把不同学科之间零碎无序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对于教师来说,跨学科“同课同构”教学可以打破学科的局限,让授课老师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使跨学科教学得到更深入、更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共研同构中英文
同行 同道 共研 逐梦
——广州市阮铭健名教师工作室
巧用同构法解决压轴题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编委会
高等代数教学中关于同构的注记
第35卷(2020年)A辑中英文总目次
治胃寒痛
治胃寒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