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乃中国诗词史上的一大家,同样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一员。他的作品不仅在诗词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见微知著地反映着唐宋美学的精神面貌。现以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为参照,着重分析其作品蕴含的儒、佛、道三家哲学思想,以期更为深入地探索苏轼思想的美学意义。
作为林语堂最为骄傲的作品之一,《苏东坡传》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的滥觞,也正是因为林语堂了解苏轼,喜欢苏轼,所以才能在这本书中向读者展示出一位与众不同的东坡居士。“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这些只是林语堂笔下苏东坡魅力的一部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林語堂笔下的苏轼,可谓是泱泱华夏麒麟子,赤县神州只一人,而苏轼也的确担得起这些。
一、儒、道、佛合一的哲学思想
苏轼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佛、道的思想,儒、道、佛兼收并蓄,互补互用。
(一)儒家的大成
苏轼是当之无愧的圣人君子,林语堂这样形容他:“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及其他许多言行……”苏轼为国出仕,凭着手中狼毫,激扬文字,涤荡世间不平之事,以期实现那太平盛世的宏愿。他光明磊落,洁身自好,宠辱偕忘,以至于一生历经了风雨,如浮萍飘摇。
世人皆以东坡居士为文人墨客,其实苏轼更是一位清廉父母官。他饱读圣贤之书,怀抱儒家大义,触摸生民疾苦,孑然长叹。在《工程与赈灾》《百姓之友》两章中,林语堂集中描述了苏轼在杭州当政期间,修官舍建城门缮谷仓、实施公共卫生方案、兴修水利、改善供水系统、疏竣运河、改造西湖、设立医院、公布药方、赈济灾民、破除陋习等有利于社会安定发展的举措,这些都表明了苏轼是实实在在的“百姓之友”。他也曾七次上表朝廷,希望能够减免贫民的债务,以此来削弱新政的不良影响;他未雨绸缪,深信“一份预防胜过十分救济”,灾年饥荒是可以防止的……尽管文字为祸,却嫉恶如仇,遇见不平,虽九死而不悔,而且环境越险恶,诗文越丰富多彩。因此,苏轼除了山水田园的优美诗文,还留下了大量动人的抗暴诗、奏议、政论、札记等作品,用文章说话。他要求“广开言路”,力争文人应独立思考、敢于批评;他要求体恤民生,对社会底层的苦恼劳动者报以同情;他孑然一人、孤胆英豪,直言朝廷的腐败无能,但也流露了对未来的隐忧不安,对无能为力的无奈叹息……
(二)佛道的自由
道家强调返归自然。仕途和世故上的受挫让苏轼开始接触佛学和道教并受其影响。因老庄,苏轼不慕荣利,恬静淡然,开始向往陶渊明在南山悠然的生活情调。而佛学又促使他放下,即看穿世间的忧患苦难,不求患得患失,一切随缘。在佛道的思想影响下,他放浪形骸,悠然自得,即使在苦难岁月中也能“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写的最好的文章总是在自然中汲取了力量,他的意象、他的题材、他的精神都来源于自然的给予。他吟诗作画、题字建屋、游山玩水、赏花观月、宴饮歌舞、酿酒造食、练功炼丹、健体养生,无论身处何地,总能自得其乐。苏轼遭贬黄州,贫困并未消其志趣,反而成就了“东坡居士”的美名,他整日与自然为伍,《赤壁赋》一章中,饮酒夜游处处体现了苏轼的旷达自在。
荣华富贵时的显赫,颠沛流离时的凄孤,不管经历了多少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苏轼依旧保持着他的那颗赤子之心。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即使是浪漫潇洒的李白,也不可能放下心里的苦闷忧愁,正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放下,所以才更能显得苏轼的豁达。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一生的风雨成就了他丰富的感情,一生变迁升华了他的理想与抱负。因此,当他以超脱的思想悠然浮于滚滚红尘中时,灵魂也终于摆脱枷锁,自在逍遥。是故林语堂称之为:“为父兄、为丈夫,以儒学为准绳,而骨子里则是一纯然道家。”
(三)儒、道、佛合一
儒家是出仕的哲学,佛道则是隐世的生活态度。但在苏轼身上,儒、道、佛是一体的,初而为官,他放达旷逸,遭贬流放,仍忧国忧民。林语堂说:“他是地道的中国人的气质。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他为儒,则体恤民生疾苦,悬壶济世,则希望大展宏图,实现胸中的凌云壮志;他入佛,则大彻大悟大自在,无花无叶亦无尘;他入道,则浑然自在,超脱自然。他融儒、道、佛为一体,将入世之志,超脱之性,任逍遥之行集于一身。
二、苏轼诗文的文艺美学思想
在苏轼的眼里,似乎自然万物,乃天工之造物,一山一水,其各不同也。他赞美巫山是“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称赞白水佛迹是“神工自炉鞲,融液相缀补。至今余隙罅,流出千斛乳。方其欲合时,天匠麾月斧”。苏轼认为,文学艺术之创作,需效仿自然,追求的是文章的浑然天成,不应过多地雕饰。苏轼写西湖,写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首七言绝句将西湖的美丽传神形容得惟妙惟肖,而却不显富华,平淡自然。
苏轼曾言,“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审美理想,所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才会体现出一种壮烈豪迈之胸怀与激昂澎湃之思想。但实际上,他一生也无法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舍我之志,因为苏轼的一生起伏,壮志未酬,而又放之不下,故难免会生出英雄迟暮之感。苏轼的那个年代,大一统王朝的气运已经消失,盛世不在,而当他被流放岭南之时,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仕途被贬的郁郁凄苦,又已被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洒脱、淡漠所稀释。这个时候,在哲学思想上,他已经由儒学而转向佛老,同样在艺术的审美领域,他也从对凌云壮志、不羁一生的憧憬迈向对一花一世界、宁静而高远的向往,由追寻李杜之志走向淡薄南山的陶渊明,“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苏轼正是寻求一种清新自然、和谐至臻的艺术理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我与无我的境界,达到物我两忘、主客浑然一体,超脱内心,只为自在,优美而恬静的审美感受。
三、苏轼思想的意义
苏轼天真淳朴,温柔敦厚,终身不渝。朝堂之上的阴谋旋涡卷他不进,他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他的诗词文章,不论是即兴所赋,还是直抒胸臆,都是顺之天性,无需雕琢,即使身陷囹圄,却依然能够以乘风破浪之姿,高越于苟且的政治之上。他与世无争,寄情于山水,却也会忧心于朝廷。他的作品,是他本心、本性的直接流露,四分儒,四分佛老,还有两分悠然自得,所以,虽已过千年,却依然读之切切,震动心弦。苏轼,他用心中的那几经磨难却依然闪耀的豪情,撞击人们的灵魂。他用师法自然、“简远疏淡”的美学原则,影响着后世文艺理论和艺术创造,其更是在后世诗歌与绘画美学理论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
(安庆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赵敏慧(1994-),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