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学明
摘 要: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强有力的后备军。高校大学生的普法和守法又是全面普法和守法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集理论教学机制、文化涵养机制、实践涵养机制以及模范引领机制四大方面内容于一体的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机制的构建思路,提出了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可复制、可推广、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模式。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9-0163-04
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强有力的后备军。高校大学生的普法和守法又是全面普法和守法的关键环节。然而,综观当前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诸如“校园暴力”“裸貸”“裸条”“校园贷”“校园传销”等种种现象反映出大学生自身法治意识淡薄、法治信仰缺失等问题,也凸显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紧迫性。
一、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笔者选取广东高校普通本专科学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布调查问卷,对广东高校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共收到有效问卷2 051份。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对法治的主动关注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0.92%表示“非常关注”我国法治建设,32.91%表示“比较关注”我国法治建设情况,超过一半人表示对法治建设只关注一点、不太关注甚至完全不关注。另外,笔者将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以及12月4日“国家宪法日”供大学生选择哪一天是“国家宪法日”,发现仅有57.73%的人选择了正确答案,这与山东大学郭乐蕊(2017)针对山东六大高校的调查得出的49.29%的正确率相比高出8.44个百分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四成多大学生对“国家宪法日”并不了解。
当面对学校及班级的各类选举、评优活动时,75.82%认为“属于自己的权利,一定会认真、客观地行使权利”,仅有3.56%认为“选谁都与我无关,随便”,20.62%的大学生是处于被动的状态,选择“既然有这样的选举或评优,那就选一下吧”。
对比发现,在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面前,大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参与度。而对于看起来“遥远”的国家法治建设,大学生却缺乏关注,存在“事不关己”的心态。可见,当前大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仍较弱,缺乏主动关注、主动参与国家法治建设的积极性。
从个案来看,不少大学生对社会法治现状,尤其是对社会新型的违法犯罪活动缺乏及时的了解,以至于频频陷入诈骗、传销等陷阱。例如,继2016年河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因“校园贷”问题跳楼自杀事件之后,广东“校园贷”“套路贷”“高利贷”等违法活动问题也愈发突出。2018年3月,广东某校大四本科生戴某被发现深入“校园贷”、高利贷陷阱。戴某称其大学共消费120万元左右,其中70万元为家人给予,另外向借贷平台及私人贷款共借30余万元,还请求13名在校同学通过“校园贷”为其借款共计20余万元。显然,戴某平时并不关注“校园贷”等热门案件的相关报道,对新型的诈骗活动没有充分的了解,以至于在“校园贷”、高利贷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二)对法律权威性的真诚信仰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仍有17.5%的大学生会不顾法律的相关规定,购买“以低价出售来历不明而且可能是偷来的自行车”。依旧有15.7%会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涉嫌违法犯罪的情况选择“假装不知道”或者“严格保密,帮其掩盖真相”。可见,在利益与法纪、人情与法律的抉择面前,大方向上是尊重法律权威的,但仍有不少大学生缺乏对法律权威的真诚信仰,选择了利益、人情为先。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大学生表示曾经有过闯红灯或者跨越围栏过马路的行为,仅有48.12%表示没有过这样的行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作为“社会知识分子”的大学生都做出这种无视规则、无视法律的行为,如何引导其他公民自觉尊重并遵守规则呢?
2016年5月,Z校大学生吴某,多次使用假名在网上购买运动鞋,在快递员派件时趁其不备先后四次未签收就将相应的包裹偷走,事后以未收到货物为由向商家申请退款,以此非法牟利。2017年10月当地法院判决吴某犯盗窃罪,单处罚金三千元,追缴其犯罪所得运动鞋8双,上缴国库。在诱惑面前,少数大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以致跨越法律底线,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从根本上来讲,上述种种现象充分体现出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权威性缺乏真诚信仰,没有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依靠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三)法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缺乏法律常识而上当受骗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例如,2017年底,S校女大学生丘某接到自称某地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的诈骗电话,对方说丘某家人涉嫌洗黑钱,要求其到银行柜员机在指定的账户上汇款做保证金,否则将对其进行逮捕。丘某按照对方电话要求将款项打到指定账户,因钱款不足,该生又将自己名下的房子按电话提供的机构进行了贷款,从而被骗,金额高达60余万。这名女大学生显然不了解公检法的办案程序,才会轻信骗子的伎俩。
再如,2015年4月某日夜晚,H校大四学生刁某尾随一女子至偏僻处,从对其实施猥亵行为后逃离现场。一周后,刁某被抓获归案,被实施刑事拘留七天。经当地法院审理,对其判以强制猥亵妇女罪。调研过程中,笔者与该案涉案学生刁某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刁某表示,当时自己在就业与毕业的双重压力之下,导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出现了偏差,而且当时自己以为这只是单纯的耍流氓行为,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因为不懂法律,所以才犯下令自己后悔莫及的罪行。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问题的高校层面原因分析
(一)高校对法治意识教育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当前高校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视度非常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的主要关注点在于专业教育和科研工作,注重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追求教学科研成果等在各类评估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内容,而对于大学生法治意识提升则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关注度。另一方面,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虽然各大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但是其关键内容依旧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法纪教育则依旧未得到重视。
(二)高校法治教育相关课程建设存在问题
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绝大部分高校均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不少高校也通过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的形式向学生讲解法律知识。但是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对法治教育课程的满意度并不高,仅有7.36%认为这些课程能满足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51.78%认为基本上能满足,33.79%认为满足不了,还有7.07%认为“相差甚远”。综合分析后发现,目前高校法治教育课程的建设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師资力量薄弱,教师法治素养有待提高。从调查结果来看,28.08%的大学生反映这些课程的授课老师是法学专业科班出身,但是水平一般,25.4%表示授课老师并非科班出身。从“形势与政策”课的情况来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这门课程的授课老师主要是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极少有法学专业背景。据此,法治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可谓捉襟见肘。二是课程教育方法单一,教育理念陈旧。目前而言,高校法治教育相关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由于法治相关的课程内容理论性较高,涉及国家政治,因而大部分授课依旧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对于一些新内容,部分教师的把握程度也不高,“照本宣科”、照读PPT的教学方法也就逐步形成了,这就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关注。三是课程考核方式陈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上。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主要以考试为主,通常大学生的应考方式就是“考前背一背”,在考试面前,逐渐形成了高分容易、应用困难的局面。
(三)缺乏常态化的法治意识教育机制
校园法治文化环境在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法治的认知和看法。然而,当前高校校园法治文化氛围依旧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治校园建设成效不佳。例如,部分学生管理制度不健全,内容陈旧,甚至出现与法律相悖的情况。二是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重形式轻内容低成效”,学生参与度不高。例如,大部分学校仅仅是在“3·15”、“12·4”等相关的重要日期前后开展“维权知识摊位”宣传、法律知识讲座、派发法律知识宣传单张等“应节”活动,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法治意识教育机制。个别高校只是“做做样子”、“摆摆pose”,领导、老师、学生到位“摆拍”,然后简单交流几句,没有实质性内容,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去,更难以从中获得知识。三是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例如,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设置没有很好地把握大学生的特点,调研学生的实际需求,而是一味地宣传大政方针和理论知识,难以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再如,不少高校都曾通过讲座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然而,往往请来的主讲人都是法治研究方面的专家,讲授的内容往往偏向于专业化内容,使得大部分非法学学生难以理解并吸收这些内容。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在于“普”,而非“专”,将普法讲座变成专业知识讲座,其成效自然不足。
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机制的构建
笔者以为,新时代背景下,要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打造集理论教学机制、文化涵养机制、实践涵养机制以及模范引领机制四大方面内容于一体的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机制。
(一)健全理论教学机制
高校法治意识教育机制中的理论教育机制是指以法治知识与理论传播为主要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模式。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全面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调高校要回归培养人才的初心,要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因此,首先要明确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专业教育过程中,真正回归“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
第一,优化法治课程建设,提升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一方面要深化教育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了法律基本常识和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法治理论、法制史、法律原则等方面的内容没有太多的涉及,导致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境地,难以对法律知识形成整体的认知和深度的理解。因此,要深化教育内容,侧重于法治精神的培育,研究和增加法治理论、法制史、法律原则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全面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另一方面要创新法治课程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使法治教育内容生动化、形式多样化。可以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法、主题式教育法、分组讨论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等方法,使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当中去,运用法律的思维,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切身感受和体验法治精神,从而提升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
第二,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师资队伍。法治宣传教育师资队伍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等课程的任课老师,也包括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辅导员等相关教师。一是要提高任课教师的法治教学业务水平。从事法治教育的师资队伍需要有法治理论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法治教学业务能力。然而,目前广东高校法治师资力量依旧薄弱,不少高校法律基础课的任课教师并非法学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形势与政策”课的任课老师更是由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担任。教师法治教学业务水平的不足会制约法治课程的实际效果,使大学生对法律知识及理论的学习大打折扣。因此,要通过开展教师业务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参与相关的学术研究及交流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法治教学业务水平。二是要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法治宣传教育水平。辅导员的工作涵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心理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与学生之间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做好辅导员法治宣传教育水平的提升工作至关重要。一方面,要使辅导员在各类评选、奖助学等工作过程中贯彻民主、公正、平等的法治理念,言传身教,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另一方面,要提升辅导员的法治知识与理论水平,提升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法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三是要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法律素质。一方面,强化行政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其在服务工作中的依法治校、依法办事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教职工的法律知识教育,使教职工知法、懂法、守法、护法,从而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第三,加强校内外资源互动,为法治宣传教育师资力量提供有益的补充。一是引进法律实务专家担任兼职教授,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在法律行业的实践经验为大学生讲授法治宣传教育课程,用具体化的案例分析法给大学生具体客观地呈现法律实施与运用的过程,增强大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提升大学生对法律知识及法治理念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二是邀请法律实务专家为大学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讲座,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运用通俗易懂的讲授方式,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法律知识。三是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互动,尤其是师资力量的交流互动,取长补短,互助互长。
(二)构建文化涵养机制
高校法治意识教育机制中的文化涵养机制是指通过优化高校校园法治文化环境,以达到“文化育人”之目的,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法治宣传教育模式。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目前高校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已逐步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部分规章制度缺乏制定前的充分調研,导致制度出台后操作性弱、落实困难等问题;部分规章制度未能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得到有效的完善,导致不能有效解决高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部分规章制度虽然已经制定出来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常常被忽视,未能发挥实效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依法治校工作的推进,而且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也会形成消极影响。
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依法治校的重要前提。高校首先要充分了解师生的实际情况,严格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制定出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其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之中,采取听证会等方式征求师生意见,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制度形成的全过程,培养民主参与意识。最后,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的补充和修改,或出台相应的补充说明,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第二,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及形式,打造以法治宣传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第二课堂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丰富多彩的以法治宣传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应用能力,从而提升法治意识。
法治宣传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紧紧把握法治宣传教育的主要时间节点及重要时政节点,“趁势而作”,提升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在每年的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后开展“维权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后开展“知识产权法宣传教育活动”;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后开展“禁毒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前后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等等。另一方面,从其本身来看,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从中有所收获。因此,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活动内容及形式,贴近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一是丰富宣传教育内容。要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将法理与法律条文相结合,让大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将法律法规与法律案例、法律实务知识相结合,而不单纯是对法律条文的普及;将法律法规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使大学生更好地将法律内容内化为一种内心自觉,外化为具体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具体行为。二是创新活动形式。例如: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报刊、宣传栏等传播媒介,塑造校园法治软文化;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讲座、专家讲学等形式,为大学生了解前沿法律知识创造机会;通过举办法治辩论赛、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大赛、模拟联合国大赛等与法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亲身体会法律知识的运用过程,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通过相声、小品、话剧等形式将法治素材融入其中,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
第三,推进法治文化“进网络、进社区”,提升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法治宣传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而且要充分利用网络及社区文化平台的积极作用,推进法治文化“进网络,进社区”,贴近学生生活,形成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一方面,要打造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公众平台,将法治宣传教育内容融入网络社区,定期推送法治热点分析、法律知识及涉法案例分析等内容。开展网络社区“一日一法”普及活动、知识产权网络大讨论等具有吸引力的线上普法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的活动形式,营造普法、爱法、护法的良好氛围,激发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升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平台,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带入学生社区。例如,由法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定期开展社区“法律义诊”活动,现场为大学生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以及帮助他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再如,建设社区法治沙龙室,定期组织法学专业教师或校外法律实务专家以各类实际案件为主题,与大学生开展法治文化沙龙。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讲座形式,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师的作用则是引导学生讨论,以及在学生认识出现偏差的时候给予及时的纠正,从而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三)创新实践养成机制
第一,加强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互动,丰富法律实践教学内容,提升法律专业学生用法能力。法律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身的学科,法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从调研中发现,法学类专业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优于其他专业学生,但是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现实维权问题方面并没有优于他人的表现。这是法律实践缺乏的体现。为此,针对法学类专业大学生,要鼓励他们到法律实务部门或者与法务相关的实习岗位上参加教学实践,真正接触法律实务,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提升用法能力。
第二,拓宽大学生法律视野。一方面是“请进来”。例如,引进司法厅普法办公室的普法宣传活动到校内举办;承办省市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等等。另一方面是“走出去”。例如,组织大学生到司法机构旁听,直观地了解司法运作;组织大学生到监狱、戒毒所等机构实地参观,切身认识到触犯法律的后果,体验法律的实际权威。
第三,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组织大学生投身社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大学生尤其是法学类专业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到农村、基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将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更多人,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而且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法治信仰,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
(四)推进模范引领机制
第一,重点关注党员、学生干部法治意识培养。结合调查结果以及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观察发现,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法治意识并没有明显呈现出优于普通学生的表现。为此,高校需要重点提升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法治意识。一方面,要将法治理论与知识融入“三会一课”之中,尤其要把握好“党课”这一党员教育平台,让学生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充分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员、学生干部的日常法律知识培训,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充分显现其先进模范作用。
第二,充分发挥法律相关专业大学生的模范引领作用。鼓励法律相关专业大学生应用所学法律知识,组建学生法律社团,带领更多非法律专业学生关注国家法治建设,提升法治意识。例如:组建法治理论研究交流平台“法治研究”协会,引导大学生自主探讨学习法治理论;组建法律实务技能实践平台“模拟法庭”协会、“法治辩论队”、“模拟联合国”协会,引导大学生关注法治、探讨法治、运用法治;组建“法律诊所”学生团队,在法学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为身边人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组建“创新创业法律服务中心”学生团队,为创业大学生传播法律知识,促进创新创业与法律实践的结合等等。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主阵地。高校环境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有着更为直接、具体的影响。新时代背景下,务必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氛围,充分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國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2]葛洪义.法理学.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4]柯卫.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5]李步云.法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李林,莫纪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12):1-7.
[8]马志忠.高校内部规章制度建设问题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104-108.
[9]郭乐蕊.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养成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17.
[10]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8.
[1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4-10-29(002).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