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19:教育跨越式发展的70年

2019-10-21 07:17刘复兴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入学率文盲教育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国初期,中国积贫积弱、百废待兴,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很低。全国人口5.4亿人,文盲率高达80%,其中的70%是妇女;小学实际入学率不到20%;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只有11.7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1.32%,由于当时的GDP总量水平很低,所以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少得可怜。

70年来,中国教育走过了一条艰苦曲折而又辉煌的道路,主要经历了1949-197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教育事业恢复与探索和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两个重要历史时期。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把一个文盲占人口80%以上的人口大国转变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把巨大的人口包袱转变为有力支持改革开放事业的人力资源优势,而且正在面向2035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推动中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大国迈进。

1949-1978:恢复与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教育。毛泽东主席指出,“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育事业逐步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过渡,开始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恢复和探索。

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方针,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为教育的恢复和探索指明了方向。

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学制,一直沿用至今。1952年6-9月,中央人民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建国前仿效英式、美式模式的高校体系改造成仿效苏联式的高校体系。

开展大规模的扫盲教育。以1956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为代表,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在广大工人、农民中开展扫盲教育。结合工人、农民生活实际,采取上夜校、速成识字班、“读报组”“冬学”“田间地头小黑板识字”等等灵活多样的途径开展扫盲教育。扫盲教育成效显著,1949-1965年的10多年间,共有近1亿青壮年文盲脱盲,文盲率迅速下降至38.10%。

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 教育事业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仅1949-1958年,就有1600万妇女脱离文盲,女童入学率和妇女识字率都大幅提高,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由1952年的49.2%增长到1978年的94%。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为11.7万人,1978年增长到228万人,增长了近20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49年的1.56%,增长到2.7%。教育投入大幅增长,由1952年的8.95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65.6亿元,占GDP的比例由1.32%增长到1.78%。

1978-2019:改革与发展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以后,自告奋勇向中央提出要抓教育工作。他指出,“一定要在党内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气氛”,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要求。中国教育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1977年12月,国家恢复了中断7年之久的高考招生。邓小平同志陆续做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和教育本质问题大讨论,逐步形成了教育是生产力的新认识,为教育领域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确立了教育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以1978年12月派出第一批52名公派赴美留学生为标志,中国开始大规模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揭开了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序幕。1984年国家颁布自费留学政策,次年留学人数增幅超过50%,总人数近5000人。1992年国家出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2001年中国加入WTO,次年自费留学人数突破10万人。2010年至今,自费留学人数增速开始放缓。2019年3月27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的《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02万人,单位公派3.56万人,自费留学59.63万人。2018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1.94万人。其中,国家公派2.53万人,单位公派2.65万人,自费留学46.76万人。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为中国在短短40年里成长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强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1978年,小学教育基本普及,净入学率达到94%。1986年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至2011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共历时25年)。2017年,小学阶段净入学率达99.91%,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3.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已经超过或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70年来,中国共扫除文盲3亿多人,其中有2亿多妇女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40年来,中国陆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要求,为教育改革开放提供了战略指引和动力保障。1985年,中国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启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以《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体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国政府近年来致力于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下大力气改造农村薄弱学校,由中央财政负担向农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派遣高质量的特岗教师,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切实保障残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同时,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在迈向普及化,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从1978-2018年,中国高校年毕业生人数从16.5万增长到820万,40年间增加了近50倍。1998年,教育部发布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到200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的政策文件。随之高校扩招,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08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4%,到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此后,这一数字仍大跨步增长,2010年达到26.5%,2017年达到45.7%,2018年达到48.1%……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

40年来,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36.26万亿元,年均增长17.1%。2018年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8.39%。中国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教育。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开启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中国教育70年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刘复兴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入学率文盲教育
《假文盲》的启示
“新文盲时代”
2020年我国在校生2.89亿人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小学入学率和师生比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特点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明证
全世界都在扩招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