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走向高效课堂

2019-10-21 07:14甘霖萍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语段人教版想象

甘霖萍

随着“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的深入开展,我们逐渐从简单的单篇课文备课拓展到单元主体整合的深度备课,从单元备课的角度来体现语文学科知识的整体架构,而不是像以前备一节课就只是为了一节课的内容。现在既要“瞻前”,又要“顾后”,以整体性的视野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实践,使学生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内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这是备课观念的转变,也是教学的革新。它要求教师深入把握教材意图和相关信息,能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在实验教学中,有一个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若是我们整合教材的视角主线有时候过多或偏离,那么教学效果可能还不如单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好单元主题的整合呢?下面,就我个人教学中的一些体验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根据文章的中心整合,推进阅读教学

根据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情感进行整合,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方法,适用于大部分主题鲜明的单元教材的整合。

像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四篇写人的文章,虽然所写人物的身份不同,但他们身上都具有可贵的品质。由此就可以“课文的人物都具有什么样的可贵品质?你是从文中所写的哪些事情或语段中体会出来的?”这两个问题为主线,把四篇课文整合起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谈感悟,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由此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整合还应是灵活多变的,视角是可大可小的。有时根据教材特点整合可以再细化一些,由学习课文延伸到课外资源的阅读,实现一课带多课的阅读,这种整合阅读学习更受学生的喜欢。

二、根据文章的题材整合,贯穿语言的学习过程

不同题材的课文语言整合的角度是不同的。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品味语言、积累语言是语文课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区分不同题材的语言特点,巧妙进行整合,有针对性、指导性地进行语言表达的学习,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都是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作者通过动态或静态描写及丰富的联想展现了大自然的风姿。学习时可以“读了这篇文章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是从哪些语段或词句中感悟到的?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画面的?”这些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品悟关键词语,学习写法,积累语言。又如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四篇课文都是童话,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描述了动物的可爱有趣。教师可以抓住这些语段,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语言,相机进行语言训练。

三、基于文章的表达方法整合,落实读写结合

以表达方法整合单元教材可以很好地将读写结合起来,实现学以致用。小学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在表达形式上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都可以当作学习的例子。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几篇课文,都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时,教师抓住“课文中哪些是作者联想或想象的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些问题切入要点,展开阅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无限奥妙,并相机展开想象或联想训练,将写景中的联想想象和叙事中的联想想象进行对比学习,省时高效。

学生学完这一单元的课文,对如何描写季节基本都掌握了。诸如此类的单元课文都有明显的特点,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巧妙穿线,就能有效整合知识点。

四、按照文章的文体特点整合,学习结构构思

依据文章的结构来整合教材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徑,这样也适合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小学课文有的是叙事写人,有的是借事说理,有的是写景抒情,有的是论述观点或说明事物,有的多者兼有,不同的写作目的决定着文章的结构特点。

如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三篇课文都是叙事后进行说理,可以“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明白一个什么道理?”为主线进行整合教学,由此指导学生写事表理。一篇课文就是一种个性化的构思方式,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确定整合方式。

总之,单元主题的选择要渗透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把握住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无论是单一主题,还是同构主题,课程资源整合得当才能收到切实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语段人教版想象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快乐的想象
一生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