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念慈
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教师,教师的发展取决于其自身专业能力的不断成长与进步。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愈加重要。“国培计划”送教下乡项目就是提升乡村教师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剂。
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以学科课程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深入融合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不断研磨与探索,力求服务于参训学员的成长与送培学校的长远发展,促进校本研修在所有乡村学校的有效覆盖。本文就实施送教下乡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影响与大家谈几点看法。
一、构建框架,实现校本研修常態化
送教前期,学校管理层应认识到送教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是做好送教下乡和校本研修无缝对接的重要一环。所以,围绕“国培”送教和校本研修相关的结合点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管理者进行专题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设计应渗透对“国培”送教政策的解读、实施规范和研修项目等,要理论结合实际,让校长、园长们找准关键点,对“国培”送教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升整个学校的校本研修水平。
送教下乡分“通识研修、问题诊断、示范教学、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六个环节进行。为了实现送教下乡培训精准对接校本研修,要环环跟进,先通过课堂问诊、名师把控,实现校本研修中“反复研磨,有效解决当前症结”的目标;接着,在专家的引领下,学员围绕同一个主题,各自展现课堂教学不同的风格,创新研修模式和方法,收到同课异构的效果。这样通过积极尝试与探索,构建乡本教研总框架,推动校本研修常态化。
二、混合式研修,推动校本研修多元化
送教过程采用混合研修模式,即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名师示范、同课异构等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要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础,以学科问题的探究和讨论为重心,以教学案例的观摩和剖析为载体,以亲身经历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为特色,注重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员的个性需求,递进式地提升其课堂教学和校本研修能力。
教师培训的多样化推动了校本研修的多元化。一方面,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学让教师在培训层次中需求不同,研修模式的层次化较为明显;另一方面,教师的受教育程度、教育教学理念、职业能力与情感态度等存在差异,因而培训中研修模式存在不统一性。
这些培训中的差异,要求我们按照实际情况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可供选择的研修模式。一是以课堂教学为落脚点,通过集体备课、研课磨课、互动交流等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析课堂效果,完善教学环节,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二是以参与探究式培训为主,先是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课题研究,然后通过剖析,找准案例中存在的共性课题,提出整改策略与措施,再在实践中完善问题解决方案,最后形成研究报告,提高教师的实际科研能力,使校本研修成为课题研究的抓手。三是进行辐射引领,实现滚动式研修模式。依托送教下乡各学科“教师工作坊”,形成有效的“1+1+1”培养模式,即以校本名师、有经验的老教师为主导,以送教团队引领为支撑,利用优势资源,由一位名师引领一位骨干教师,一位骨干教师引领一个教学团队,实现校本教研的滚动式发展。
三、对口帮扶,发展校本研修联合共同体
送教团队以区域骨干教师和教研员为核心,组成各乡镇“教师工作坊”,经常开展线上互动与线下共学、共研、共进活动,形成校本研修联合共同体。各乡镇各学校通过“教师工作坊”牵线搭桥,组建片区学校的校际研修共同体,开展优秀课例进校园、课题研修大讲堂等一系列校际研修活动,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学校之间的合作共研。
通过校校联合、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等形式,进行示范教学、指导教学等研课磨课活动;利用网络研修聆听一线名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发挥校本研修联合共同体的辐射引领作用。此外,课题研究共同体、专题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等形式都能成为发展校本研修联合共同体的纽带和桥梁。
四、拉长链条,以任务驱动校本研修的目标达成
结合送教下乡“问题诊断,示范教学,研课磨课,跟踪指导,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的总体框架,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实施效果,结合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进行互融互通,修改培训方案,把培训做细、做实,拉长培训链条,完善培训功能,坚持研修队伍水平稳步提升,推动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比如,送教团队根据各学科情况,选择一个学校作为跟踪指导对象,根据学校教学团队的不同情况,制订分层次、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计划,形成有效的培训机制。
在培训中要找到每一位教师的成长点,制订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为教师搭建个人提升的平台,培养、跟踪学校的中坚教研力量,进而带动一个积极向上的研修团队的形成,也为校本研修注入活力。
总之,在国家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不断提升农村教师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创新“国培”送教下乡的形式,结合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活动,形成有效的研修模式,以具备成长性思维和个性化教学为核心,以研修推动学校快速发展。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