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旭蓉,洪 刚
学术文化作为大学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在办学发展历程中具有独特的影响力。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有效特征[1],而地方大学学术文化就是区别于高校组织的重要标志。在社会发展、教育理念和政策引导的多重作用下,地方大学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和创新是自身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价值精神,其本身就值得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者和管理者挖掘与发扬。大学学术文化由何而来、归宿何去、作何评价,又如何建构、使用、改进等等,既是研究者的聚力点,也是管理者的发力点。尤其在对大学声誉、大学精神和大学职能的深度挖掘中,准确处理与使用文化力对于地方大学实现特色发展和内涵式提升而言意义非凡。从管理走向治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大学发展进程中,既存在内外利益与事务的复杂决策,也需要大学组织行使学术职能的有效变革,因此,学术文化的建构是地方大学在治理结构的调整中成为核心的可能[2]。然而,我国学者对大学学术文化的关注度并未与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相适宜。通过文献回溯,比较ERIC和CNKI文献关键字检索“UniversityAcademicCulture”和“大学学术文化”发现,国外教育领域的专家对学术文化的研究数量明显多于国内学者。
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生长点,其内涵、功能与建构也都能从诸多文献中找到社会学、教育学等多种角度的思考,但对如何评价大学学术文化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却并不多见,且多数研究仅从学术道德这单一方面进行泛化定性评价。本文从办学特色维度入手,对地方大学学术文化的内部要素(学术信念、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学术环境)进行分解,建立和探索适用于特色化办学的地方大学学术文化综合评价模型和应用路径,为提升办学内涵和办学质量提供新参考。
1.内涵发展与对标一流的精神追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的共同话题就是提高教育质量[3]。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任务后,提升质量生命线已然在高等教育实践发展中成为核心要义。党的十九大更明确把“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任务”。与此同时,“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政策相继推出,一方面给内涵式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风向,另一方面也通过理念标杆牢固了改革与实践者的决心,于是“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最鲜明的旗帜。从内涵式发展演进到“一流理念”,始终围绕着质量这一核心,如何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上台阶、上水平,内涵建设的精神追溯便离不开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王之康(2019)[4]认为高教内涵式发展的三条必经之路是要有校风、要有校训、要有办学精神。学术文化作为大学精神与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客观表达,能够在大学特色化发展过程中得到极大的诠释,这点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基本要素[5]的“定位与目标”得到体现。
2.通才教育与专业教学的现实归一。不同教育视角所折射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高等教育发展的流派中,纽曼通才教育理念与洪堡专才教育体系的博弈成为现在大学不同的治学理念,造就了不同教育结果。以传播大行之道的通识教育其本质是精英教育与自由教育[6],而以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职业教育催生于技术革命与时代变革。当然,历史宏观的发展阶段所体现的教育并非是独一的。从高等教育整体而言,本科教育属于通识教育体系,研究生(博士)才是精进于专业领域。同时,本科教育中前两年是普通教育阶段,后两年开始专修阶段。威廉姆斯学院等文理科院校在专业教育的领域内也崇尚通识教育。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地方大学在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如何均衡通识与专业教育,亟待探究。以学术信念及其精神为人文情怀与价值引领的学术文化助力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体系建构,促使地方大学在践行经典治学理念的基础上得到特色化发展。
3.行政管理与学术自治的文化融合。作为组织建构下的文化表达,学术文化的另一种意义使组织认同实现同化,成为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其所构建的组织也在认知与内化过程中形成统一的精神准则[7]。大学章程的建设与实施是大学组织行动的规范,是大学组织、其成员和过程的象征,也是大学自身特定的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气质与大学目标的结晶。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由于文化环境制约、原有管理制度束缚、章程推动主体乏力等因素,在实施层面上存在一定困境[8]。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所在就是顺利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社会组织在学术管理中强调民主集中、在行政管理中强化学术内涵,使行政管理与学术自治有机统一、良性互动,关注、培育且弘扬良好的学术文化,对于地方大学更好地建设和实施大学章程,健全大学自治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大学学术文化建设过程中评价界定的个体偏向、主观判定等因素影响,考虑到地方大学特色发展的现实理想,其学术文化建设受学术信念、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和学术环境等多要素影响,存在着动态性、模糊性、滞后性等特征,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建立评价模型。
1.学术文化要素探析与选取。何谓学术文化?国内外学者理解不同,但无论何种角度,大学学术文化的内涵是明晰的,强调从事学术事业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利益和信念[9],也就是学术人从事学术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共有信念、追求的共同精神、遵循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及其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所构成的内外环境。沈曦(2003)[10]、施鹏(2015)[11]将“学术观念、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和学术环境”作为大学学术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本文主要依据多数学者的共同理解,其中学术观念主要指的是对学术的基本看法,包括情感态度及所表现的意志行为;学术精神主要指的是长期学术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在精神与力量,包括忠于学术探索的兴趣态度及学术创新、学术合作能力等;学术道德主要指的是学术研究中所应遵循的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包括其对学术道德的基本认知、行为表现及相关教育程度等;学术环境主要指的是软硬件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同时,为更好地解析地方大学特色发展在学术文化的建设内涵中的具体作用,在具体构成要素中均融入了办学特色的内涵要义,如学术观念中强调其对大学特色的情感偏向,学术精神中强化了学术创新与合作中大学精神的融入,学术物质环境与精神文化中对特色发展的具体展现与传承等。
2.量表与问卷设计。为突出地方大学办学特色在学术文化中影响,本研究以蓝色大学为办学理念的大连海洋大学为例,选取了拔尖创新实验班学生和授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形式搜集评价。量表与问卷内容包括基于大学特色的学术信念、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学术环境四方面因素及十个方面子因素,设计五级量表评价30个问题。在经过不限量问卷发放后,共计收回问卷109份,有效问卷109份。
为确保测量质量,在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前,本文采用Cronbachα系数校验变量各个信度系数,采用Bartlett和KMO检验因子分析,得出表1,表明了本量表信度可靠,且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2.评价模型的构建。
痛定思痛,为了清晰定位,明宏前往大城市考察研究,发现了从台湾流行到大陆的月子会所这一新兴项目,目前月子会所在全国以每年1000家迅速增长,在此之前,德阳月子会所版块一直是空缺的,许多本土的客户都去大城市的月子中心坐月子。为此,2017年3月,家道家政投资500万元开设了德阳首家月子会所,月子会所设在具有五星级硬件条件的酒店中,由具有妇产、儿科医疗及星级酒店管理等专业背景的资深工作人员组成管理团队,同时增加产后康复项目。仅开业一年,客户由观望陆续开始尝试,目前已形成预定至少提前三个月的可喜局面。
第一,指标集的确定。指标为评价对象的性质或属性。如前文所述,本文通过AHP在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10][11]提取大学学术文化的关键因素,构建了评价体系(见表2)。
表1 信度与效度检验
第二,指标权重集的确定。建立目标层因素指标集U={U1,U2,U3,U4,U5},即学术信念、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学术环境,每一个评价因素细分多个因子。通过Delphi法经EXCEL对判断矩阵归一化处理获取准则层、指标层的权重,结果一致性检验较好,得出以下各项指标权重系数(见表3)。
表2 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评价标准的确定。鉴于本文使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评价界定,因此确定评价等级为V={V1,V2,V3,V4,V5},即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为使统计评价更具体化,本文采用5、4、3、2、1分别对应V1、V2、V3、V4、V5五个等级。
表3 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第四,模糊矩阵的建立。为明确10个二级指标在评语集中五个等级上的百分比(隶属度),故建立从因素集到评语集的模糊对应关系。如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计算得到U11评价得分为0.34*5+0.33*4+0.09*3+0.1*2+0.14*1=3.63,同理可以得到其余二级指标的隶属度(表4)。
表4 蓝色大学学术文化评价结果
同时,得出每个指标的模糊评价向量及模糊关系矩阵,如RU11:
同理得出其他一级指标的模糊关系矩阵RU2、RU3、RU4。由矩阵计算得到蓝色大学学术文化指标的评价结果,一级指标的模糊评价向量通过二级指标权重集与模糊关系矩阵进行乘积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由一级指标权重集与模糊关系矩阵进行乘积运算得到。通过矩阵运算得到,学术信念评价集Q1=3.64∈(3,4),评语为一般;学术精神评价集Q2=3.70∈(3,4),评语为一般;学术道德评价集Q3=3.56∈(3,4),评语为一般;学术环境评价集Q4=3.47∈(3,4),评语为一般。学术文化综合评价集Q=3.61∈(3,4),综合评语为一般。(见表4)
比对各准则层(一级指标)的综合评判得分呈现均衡分布状态,均为一般。其中学术精神U2(3.70)> 学术 信念 U1(3.64)>学 术道 德 U3(3.56)>学术环境U4(3.47)。由此可见,样本对学术精神的认可度高于其他学术文化构成要素,而对学术环境的认可度要低于其他学术文化构成要素。
比对各指标层(二级指标)的综合评判得分依旧呈现出较为均衡的分布状态,各指标得分均介于3与4之间。其中学术信念中,样本的情感呈正向偏移,说明样本整体专注于学术研究的情感明显,也暴露出了存在意志行为等缺陷;学术精神中,样本的学术兴趣与态度明显高于学术创新和团队合作取向,这也基本符合通过个别样本访谈所得到的结果;学术道德中,样本的接受学术道德相关教育得分略高于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认知及其所展现的个体行为,这对如何实现学术道德的知行合一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环境中,对以实验条件、图书馆藏资源、特色建筑雕塑为物质文化的评分远高于以学者自由度、学术交流机制、学术奖励与资助机制的精神文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凸显学术文化中大学特色的重要地位和精神内涵,所设计的问卷分别在情感偏向(U12)、学术创新与合作(U22)、学术道德教育(U33)、学术物质环境(U41)与学术精神文化(U42)中融入了蓝色大学特色的内涵,结果显示,样本对大学特色与精神的认可度和忠诚度并未显现出较好结果,这也恰巧为学校提高学术文化举措提供了基本参考。
地方大学学术文化综合评价的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对于能否科学地反映地方大学学术文化现状意义明显。施放等(2005)[12]引入生态学相关理论,从学术文化的各生态因子及其关联基础上,包括学术人、同类研究、非同类研究、学术环境、非学术环境等角度,构建了“五维一体、协调发展”的优化模式,其评价模式虽分解了学术文化内部要素,但仍与大多数学者对学术文化内部要素认同有所区别。本文基于地方大学特色发展的需求与特性,根据多数学者从学术组织角度出发,着重于学术信念、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和学术环境,使得大学学术文化内涵更加完善也更具合理性和针对性。
通过实证分析结果来看,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的地方大学学术文化既有突出作用,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以大学特色及精神为基础的学术文化积淀,但仍存在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一是综合认可度有待提升,评价等级为一般;二是各评价准则层间评价较为均衡,说明学术人对学术信念、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和学术环境的理解与认可度相当;三是基于大学特色与精神的相关指标因子尚未突显优势,即地方大学的学术人对以本校大学特色及其精神为积淀的学术文化的认同感不强,仍需提升地方大学内部文化建设。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期,大学学术文化对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不言而喻。鉴于以上研究结果,针对地方大学主要存在的学术文化的问题——学术人信念不充分、学术群体创新不明显、学术活动不饱满、学术激励不彻底、学术规范不完整等方面不足,试从学术主体、学术创新、学术交流、学术环境和学术道德等入手,对地方大学在突出特色发展的同时,如何提升学术文化进行思考,探析其建设路径。
第一,提升学术团队的主导力,发挥学术主体有效价值。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受益主体都是参与学术活动的学术人。从学术组织外系统来看,学术水平与能力的体现、提升都需要学术团队的共同作用,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成就了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但往往地方大学缺乏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特别是学术领军人才,这也是造成诸多地方大学无法形成良好学术氛围的重要因素。以学术文化建设引导、提升现有学术团队的学术内生力,促进高水平学术队伍建设及其对学术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应加强学术组织内部系统。无论是以教学为主,还是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及与其学科专业相对应的学生,构成了最主要的学术队伍。加强学术组织成员间的信任与合作,协调组织成员沟通交流关系,是促进优良的学术品格的重要方式。学术熏陶与人格陶冶除了自身能动性的作用外,增强团体主导性、激发团体作用、促进学术合作关系、尊重学生所创造的各类劳动成果、发挥学术群体的传帮带作用,对促进学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提升学术创新的生产力,鼓励学术群体多元交叉。科学研究与教研教学是大学学术行为的两大重要内容,也是学术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教师的学术能力与水平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学生的知识结构、创新训练也可以借此手段提到提升。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一流建设的价值归宿指引下,平衡科研与教学两者的关系,既是大学职责的历史使命,也是学术创新的内在需求。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是学术理论基础的主要途径,以研究与探索为目的的科研训练是学术实践的重要手段,两者都是学术创新的来源。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关键要突破传统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发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反哺科研。鼓励重塑知识体系,多元交叉融合,开设前沿性、交叉性、专题性课程,开展项目化、探讨式、研究性课堂教学和科研活动,将学术洞察力、敏感力、创造力及科学精神融入学科建设过程,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提高学生学术素养和管理人员学术理想,使地方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得到有效熏染。
第三,提升学术活动的聚合力,突出学术交流协同整合。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是学术人扩增学术研究内容、增进学术氛围的有利途径,特别是和谐创新的学术交流备受学术群体喜爱。思想的碰撞、知识的重构都需要从多个实践体验与经验积累转换成不同的语言、数字、符号,使之在传播、解析过程中得到溢出、拓展与更新。尽管学术交流在科技变革中的催化作用是明显的,可以说是学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但对于地方大学而言,学术活动类型相对单一、学术交流规格相对较低,无法有效推进学术建设与创新,也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渲染学术氛围、培养学术精神和学术意识、扩展学术创新行为需要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同时,地方大学还应从办学特色和优势着眼,重点规划、设计层次性阶段性推动符合学科特色的学术活动与交流工作,如以时间轴推进的学术年会、学术活动月、名师讲坛周等,以主题内容推进的新工科、社科沙龙等,以学术群体推进的青年学者读书会、研究生夏令营等,提升学术活动的聚合作用。
第四,提升学术激励的推动力,促进学术环境良好营造。学术活力作为学术人从事学术行为的主要推动力,对于学术文化建设而言同样具有深远意义。没有学术活力的学术组织无法更好地进行学术行为与学术创新,而多数地方大学所呈现的学术活力略显不足,最直观地表现在创造性研究与前沿性成果匮乏。由于学术人对学术工作的认识、理解与实施受年龄、职称、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激发学术人的学术活力不仅要从学校内部组织制度入手,还应结合个体行为在激励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13]。这种激励政策除了物质条件的保障外,还应注重公平合理的学术竞争所带来的激励与引导,包括在青年教师、学生等学术创新成果的资助与奖励,教学为主教师职称评审的开放与倾斜,学术奖励团队化或项目化积分奖助等,保持多元学术氛围对于促进不同学术、不同群体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提升学术规范的管控力,加强学术道德素养保障。学术伦理是学术活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犹如水之于生命,是一切学术行为与实现学术自由的根本前提。在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学术道德环境是激发创新活力、推进创新动力的重要保障。近几年,随着教育部、科技部、科协等学术机构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方面的重视与强调,地方大学在以学术精神为牵引的学术道德与规范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了宣传与贯彻,但整体上,容易流于形式,特别是对青年学者,包括青年教师和学生而言,活动形式单一、宣传内容泛泛、参与人群不稳定,尚未形成有机整体,这也是近年来在本科生群体就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端正学术风气,一要实行认知教育全覆盖,针对不同的学术群体强化相关知识讲解与宣贯,使得教师群体、学生群体都能系统掌握基本的学术规范、伦理道德标准;二要建立健全学术评价机制,把学术不端行为纳入师德师风、教风学风考评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三要注重日常学术训练与引导,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有效达到监督与约束,形成风清气正的学术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