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在线教育效果评价的新体系
——基于“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的关系研究

2019-10-21 08:44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情感效果评价

李 进

网络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架构正在深刻地变革着各个领域,衣食住行等与日常密切相关的各个行业都在经历着再组织。网络所引起的变革,相对于前三次的“蒸汽”“电力”与“计算机”,可以被称为“第四次产业革命”,这次革命的代表性或者说标志性的技术是“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作为这次革命最重要的影响变量,同时也是关键性力量的互联网络与每一个体密切相关,全球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接入了互联网络。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表于最近的一次,即第42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国的网络用户数量已经达到8.01亿。[1]人类的行为和认知与所属时代的特点和主导技术紧密相连,在前网络时代,学校教育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集中时间、集中地点,基于面对面互动的口耳相传被认为能够有效地保证学习效果与学习质量,而在今天,网络不仅被作为一种媒介,成了学校这种线下教育的有效补充和替代。

网络相对于传统传播媒介最大特点是网状的传播结构,在网络上每一个体都是一个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通过网络建立起关系,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网络互动是线下互动的补充和替代。网络的特性使得其本身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想象和实际的应用,网络远程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一个。犹太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人类的祖先“智人”之所以能够“战胜”其他类人,比如强壮的尼安德特人,只是因为他们具有关于未来的想象的能力,这是一种虚构能力,总的来说是一种思维能力。[2]人类发展到今天,建立了相对复杂的社会系统,所有的不平等可以被归结为思维能力的不平等,而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消除这种不平等重要手段。利用互联网络发展教育的想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直到本世纪才得到大规模的推 广 和 应 用 。“ 慕 课 ”(MOOC,MassiveOpen OnlineCourse),即大规模在线课程是主要的形式之一,在这类平台上,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免费的,教学资源的搜集、组织都是通过在线完成的,而关于学习的开展、评价、管理同样是通过线上完成。推动慕课发展的是一些大学及商业力量,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慕课平台包括Coursera、edX、Udacity。在这里有必要提及一个特别的例子,即“可汗学院”,这是一个网络上免费的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它的创始人是萨尔曼·可汗。目前这个平台得到广泛使用,并获得各方面的肯定与支持。“可汗学院”充分说明了在网络教育方面,作为个体发起者的能动作用和有效的协作模式。除了大学和商业力量,政府力量也在积极推动网络在线教育,中国政府在这方面表现突出。根据相关报道,教育部2018年正式推出了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在国际上是第一次。[3]在中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教育,通常会被归在“互联网+教育”这一框架下。“互联网+”是由马化腾提出的一个概念,之后被政府迅速采纳,并在政策和实践层面积极推广。根据相关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8年6月考察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中学“互联网+教育”发展状况,并认为“互联网+教育”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走进”名校名师课堂,大大拓宽了他们的视野。[4]教育,除了个体之间有差异,还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网络在线教育也会被认为是实现地区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伴随着网络在线教育的开展,随之而来的是与之成比例、成规模的研究,而在所有研究中,网络在线教育效果是一个重点,而“社会临场感”是效果研究的一个前沿理论。

一、网络在线教育研究现状:“效果研究”和“社会临场感”

笔者使用中国最大的学术成果平台“中国知网”对“在线教育”这个主题进行搜索。通过对“在线教育”这一主题进行概念分解,可以发现,对于这一概念因为论述角度不同,一般会被表述为“在线教育”“在线学习”“虚拟学习”“网络学习”“远程学习”。使用以上概念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发现如下特点。

(一)大量的文献

截至2018年12月22日,用以上关键词为主题进行搜索,能够检索到文献数量分别为“在线教育”3468篇、“在线学习”6595 篇、“虚拟学习”4015 篇、“网络学习”33027 篇、“远程学习”7663篇。虽然通过各个关键词检索到的文章会有重复和不相关,但以上的成果数量足以说明学界以及研究者对这一主题的关注。

(二)效果研究是重点

因为公开发表的论文多,无法一一审读。本文选取高“引用率”的成果进行分析,因为“引用率”代表了一篇论文的实际影响力,发现“效果研究”是重点。如发表于2013年《远程教育杂志》的名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一文被引用640次,该文“从运营机制、课程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提出指导我国开放教育资源进一步发展的启示”。[5]又如,《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的激活》被引用了69次。这篇论文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独立进行自身知识建构的过程,必须有强大的学习动机作支撑。因此,我们要通过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资源、学生地位、学习评价、协作学习等途径激活学习动机,使学习者持久、高效地进行学习。”[6]“效果研究”可以说是网络在线教育的中心,几乎所有研究都是以此展开,因为角度各异,成果过多,无法在此逐一论述。

(三)前沿理论:社会临场感

关于在线教育的“效果研究”,涉及各种理论。但通过对上文所提到的总体效果的直接效果的考察可以发现,“社会临场感”是其使用的主要理论。如《MOOCs学习空间中在线临场感的社会网络分析》[7]《利用社会化媒体建立远程学习环境中的临场感》[8]《CSCL中的社会临场感研究》[9]《在线教学的教学临场感评估——以〈远程教育研究方法〉在线课程为个案》[10]《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临场感研究初探》[11]《网络课程论坛内社会临场感的结构与特征分析》[12]等。“社会临场感”这一个概念最早是由Short等人提出来的,其把“社会临场感”定义为“在媒介中介化传播中,另一个人展现出来的程度和在人际互动后,一个人展现出来的程度”,这一理论应用于关于网络学习效果的检验被认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正如有的学者论述的那样,“为检视网络课程教学方法重构的有效性,需要采用一种适宜的理论视角,以建构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来解释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它不仅要能提供丰富的信息来理解高等教育情境中网络教学活动实施的复杂性,而且也能使研究者简洁地评价网络教学活动。从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来看,符合上述条件的概念框架就是‘教学临场感’,它是从教学法视角来分析和测量网络教学行为质量的重要工具”。

但笔者认为对社会临场感的过分强调使得关于网络在线教育研究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即“连通感”理论。

二、“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的关系研究

学习作为一个系统,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不仅仅体现了传播者的重要作用,更是关于接受结果的考量。作为学习者,除了信息因素之外,其学习结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与传播学中罗杰斯关于“创新与普及”作用的分类是一致的,分别为“信息流”和“影响流”。而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情感因素或者情绪因素,如相关研究表明“那些孤独而缺少支持、同时又准备不足的学习者很难在没有或者很少得到机构支持的情况下完成学习”,而关于个体情感,除了自我调适和管理,外部人际关系支持是重要的。

网络在线学习效果,除了内容本身的考察,更应该关注人际关系,既有信息内容,也应该考量情绪内容。“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都可以被归入富媒体理论范畴,它们都关注网络平台使用与最终内容效果的关系,但二者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目前中介化人际传播研究中讨论较多的是与连通感相似的另一个概念——‘社会临场感’”。

与“社会临场感”相对应的“连通感”概念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心理学中的‘连通感’是多维度的,大多数的心理学研究在两个面向上使用‘连通感’概念——作为独立但是又与他人及社会连通”。已有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与自我的连通,与他人及更大的社会网络的连通、与宏观意义的生命目标的连通。”目前关于“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的区别能够在两篇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找到。

发表于2011年《国际新闻界》的名为《“连通感”概念辨析及其对新媒体社交研究的与应用设计的启示》一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二者的分别。首先连通感被他者的存在激起,同时又独立于他者的存在。例如,意识到某人在即时通信上本身就会激起连通感,即使没有信息交换,从这个概念上可以看出连通感是一个相对消极被动的概念,而社会临场感则强调个体对互动过程的主动参与和感知。其次,社会临场感是个体对其他参与者和媒介的感知,而连通感包括情感上的获益,例如更强的群体吸引力、保持联系的感觉、分享感、归属感和亲密感。最后社会临场感的提出是源于电脑对中介人际传播和面对面沟通的差异的描述,并有以电脑中介传播弥补无法面对面沟通缺憾的倾向。而连通感则不把中介化人际传播看作面对面沟通的替代,而是新媒体提供的一种新型人际互动模式。从经验研究结果和新媒体社交实践应用来看,对连通感的需求在媒介选择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关于“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二者关系的进一步论述出现在一篇名为《网络人际关系影响机制研究——论连通感作用强于社会临场感》的硕士论文中,研究者在英国学者RuthRettie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社会临场感’与‘连通感’关系模型图”。通过图形可以发现,该研究者提出通过网络媒介感知到另一人的过程中,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既有区别又有重合。作者进一步补充道:“通过网络媒介感知到另一个人时,有可能没有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的参与,也同样可能两种感觉同时起作用;也可能一种感觉起作用,而另一种感觉不起作用。”结论是,在影响网络人际关系方面,连通感的作用要强于社会临场感。

基于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网络在线教育的效果测量中,“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都应该是被考量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伴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对连通感的检验和测量无疑需要加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2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中国有7.88亿人通过移动终端上网。在今天,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被广泛使用,“移动互联”是新媒体的最典型代表。移动终端作用于人的方式相对于之前变得更为紧密,越来越接近于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的那个著名隐喻“媒体即人的延伸”。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根据相关调查,2018年上半年中国人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增加到5小时。另一方面与移动终端作用于人的方式有关。一些可穿戴设备可以随时监测人体的各项指标,包括血压、心率等,造成的直接结果是智能终端比个体更了解自己。连通感的理论面向与移动终端的特性构成了密切的关系。Townsend认为手机“对成年人来说,是一个抚慰者。它是你感觉到你被连通,而不是独自在这个世界上”。DeGournay表述的更为深入:“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在手机这种媒介范围内的对传播的‘迷恋’,通过它的个性化,其不是用于信息传播,而是用于同关系密切者建立起一种融化在一起的关系。”

关于效果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着效果检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基于上文的论述,构建基于“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的关系的网络在线教育效果评价的新体系是下文要展开的讨论。

三、网络在线教育效果评价的新体系

从“社会临场感”角度对网络在线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代表是Garrison和Anderson等人提出的“教学临场感”评价模型,其包括教学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指导教学。根据以上要素,列出了18个内容指标来评价计算机会议系统中的“教学临场感”,这个体系是根据西方教育实践活动提出来的。

根据我国高等网络远程教育课程特点,包括重视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设计、规划,以及强调课程作业检查和学习状况评价的需要,国内有学者对Garrison和Anderson等人提出的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的“教学临场感”评价模型包括课程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组织、促进对话、指导教学、学习评价五个基本要素。这是国内关于这个问题研究比较典型的模型,具有一定代表性。

根据上文关于“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临场感”关注的特点是“互动”“感知”“弥补沟通的缺憾模式”,而“连通感”关注的特点是“独立”“情感”“新型人际互动模式”。上文包括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组织、促进对话、指导教学、学习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的模型是能够体现“社会临场感”的“互动”“感知”“弥补沟通的缺憾模式”特点的。基于“连通感”理论基础及“社会临场感”的对应五要素,本文提出基于“连通感”的“教学临场感”评价模型,包括四个要素,即“情感内容”“情感交流”“情感辅助”“情感支持评价”。

(一)情感内容

基于“连通感”的网络在线教育需要情感因素辅助来支持网络教育在线效果的获得。“连通感”视角下情感因素的取得与“情感内容”具体相关,这种情感内容不仅指能够起到情感支持作用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文本内容,更指的是一种在线状态。这种情感状态的获得是独立的,只要了解对方在线就会提供一种情感支持。

(二)情感交流

对于网络在线教育的情感交流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种情感交流发生在学习者之间,这区别于情感辅助。二是情感交流区别于社会临场感视角下的情感互动在于其交流内容不围绕课程内容展开。

(三)情感辅助

网络在线教育需要情感辅助,这是“连通感”视角下在线教育评价的最主要发展。情感辅助应该是发生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或者说传播者和用户之间。情感辅助的开展是在线上进行,但关注的重点却不是围绕课程进行。

(四)情感支持评价

情感支持评价应该是由学习者完成,评价的开展需要基于上文所提到的“情感内容”“情感交流”“情感辅助”的完成情况。情感支持评价的开展一般依托于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社会学调查方法。

关于“社会临场感视”角下在线教育效果的检验是在传统网络时代形成的,它依托于网页。而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今天移动终端得到快速发展,它必将成为影响在线教育效果评价的重要变量。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提出在“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的关系基础上,以“PC端”和“移动端”为中介变量的网络在线教育效果评价新体系。笔者在“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在线教育效果评价新体系,因为篇幅所限,没有具体到每一个要素下的指标分类。但本文的重要意义在于关于在线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从“社会临场感”一个维度,扩充到包含了“连通感”的双维度,同时关注到了移动终端的发展,引入了“PC端”和“移动端”中介变量,使得网络在线教育效果的评价更为客观和公正。

表1 网络在线教育效果评价新体系

注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 8-20,http://39.137.1.206/ cache / 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8/P020180820630889299840.pdf ?ich_args2=27-02082808001438_ff55a879d3c25ce3d03e9fc06d95aa3d_ 10001002_ 9c89602ad4cbf9d8973b518939a83798 _80218d44a6c271d20c174d7c250e2fee,P1.

[2]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M].中信出版社,2014(11).

[3]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市场,2018-01-22,https://www.sohu.com/a/21821 2598_195079.

[4]搜狐:李克强:“互联网+教育”是促进起点公平的有效手段[EB/OL].2018-06-06,http://news.ifeng.com/a/20180606/58593832_0.shtml.

[5]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8).

[6]李新宇.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的激活[J].中国远程教育,2003(7).

[7]李文,吴祥恩,王以宁,陈晓慧.MOOCs学习空间中在线临场感的社会网络分析[J].2018(3).

[8]梅林,周俐.利用社会化媒体建立远程学习环境中的临场感[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2).

[9]桑学峰.CSCL中的社会临场感研究[J].成人教育,2015(2).

[10]李慧丽,蒋国珍.在线教学的教学临场感评估——以《远程教育研究方法》在线课程为个案[J].中国远程教育,2009(12).

[11]何苗,程坤,郭允建.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临场感研究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0(1).

[12]王广新.网络课程论坛内社会临场感的结构与特征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10).

猜你喜欢
情感效果评价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