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26日,位于松嫩平原上大同镇附近的松基三井首次喷出工业油流,标志着大庆油田—一个世界级特大型陆上砂岩油田诞生。
该井原计划要钻3200米井深,或许这条深藏于地宫的油龙睡得实在太久,技术人员射开1357-1382米井段3个薄油层时,发现了油气显示。随着棕褐色油流喷出,大庆油田横空出世,中国石油工业历史由此被改写。
松基三井,是一个让新中国理想变成现实的地方,也是我们回望这座油田60年波澜壮阔历史的最好甬道。
1959年12月26日至30日,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余秋里同石油部专家、工作组及有关地质技术人员多次座谈。“你们说这个油田是大油田,还是小油田?是好油田,还是坏油田?”每次座谈,他都反复提出这个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不少地质学家对从中国找油抱着悲观态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李四光被毛泽东邀请至中南海。周恩来分析了我国石油生产形势后,毛泽东提出,如果中国真的贫油,要不要走人工合成石油的道路?
加拿大著名地质学家亨特于19世纪中叶首次提出石油成因理论。他详细阐明了低等海洋生物可能是石油的原始母质,在北美古代岩石中,曾产生沥青有机物质,或是由海洋植物衍生而来,或是由动物残余物衍生而来。此后,西方石油地质学家大都认为,几乎所有石油都产生于海相沉积物中。这种海相生油理论命定地将中国划在了贫油圈子里,因为我国地质构造大都属于陆相沉积。就在大庆油田发现的10年前,美国出版的《石油事实与数据》统计中,仍然把我国同日本、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一并列为石油远景最差的国家。
一口井出油,不等于一个构造出油。一时出油,不等于长远出油。在贫油理论笼罩下,余秋里提出“三点合一”工作方针:把井分为三类:第一类不取岩心,加强综合录井,搞好电测,取得完整资料,以便快速找出含油面积;第二类在油层部分取芯,为计算储量取得参数;第三类在结构边部探下,通过分组试油,确定油水边界。把三类井录井取芯、电测和试油三方面资料合在一起,叫“三点合一”,互相验证,确保大油气发现不放空炮。
“正是这‘三点合一’,我们很快探出大同南垣200平方千米含油储量。并且从地层变化上推断,萨尔图地区油层,可能比南部更多,更厚。”时任东北石油勘探处地质室主任地质师的杨济良回忆,其实从大同长垣地震构造图上,清晰地勾画出3个高点,不同重磁力、电法显示的轮廓和高点吻合,含油可能性基本确定。但即便这样,余秋里1959年10月参加国庆10周年庆典时,仍然很保守地回答毛主席说,我们可能找到一个大油田。
技术人员在3个构造高点,各定一口预探井,不久便出现“三点定乾坤”喜讯!
1959年的最后一天,余秋里在会战动员大会上宣布,向地球开战!
有些瞬间之所以会成为历史,是因为无论时间怎样涤荡,也冲刷不掉镌刻在心灵深处的记忆。
这个“瞬间”,就是让人刻骨铭心的大庆石油会战。
1960年4月29日,全国37个石油厂矿院校参战的1万多人和3万多名转业官兵相继到达萨尔图地区,云集在百里荒原。一场千军万马的艰苦创业史,从此拉开序幕。会上宣布余秋里、孙敬文、康世恩亲临前线,直接指挥会战。也是在这次誓师大会上,铁人王进喜郑重地对着万人宣誓:“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大庆石油会战之初到底有多难?余秋里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部长”曾感慨:“到了现场,才知道困难和矛盾要比预料多得多。”当时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错误造成的危害,加上自然灾害和外援中断,国家能拿出的投资很少,4万多人、几十万吨设备,一下子集结到大草原上,生产、生活都出现了严重困难。参战人员住牛棚、马厩、干打垒、地窝子,因为缺粮少菜,4595人得了浮肿病。
1962年6月21日,周总理第一次视察大庆油田。他走进地窝子、尝了野菜汤后动情地说:“艰苦是一个事实,说不艰苦是假的,人家卡着我们脖子要债,又遇上自然灾害,但我们只要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将来一定会好起来的!”
60年到今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已整整走过了60年的辉煌历程。60年来,伴随着共和国发展的强劲足音,大庆油田如奔腾的血液,注入强壮的肌体,支撑着国家石油战略安全。
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战,铁人王进喜和战友交出了可喜答卷。1963年底,大庆已开发建设了146平方千米油田,建成年产原油生产能力600多万吨,当年生产原油450万吨,对我国实现石油的基本自给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963年12月,周总理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石油,不论在数量或者品种方面,基本上都可以自给了!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1964年1月25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通栏刊出毛主席的号召:“工业学大庆”。此后,“工业学大庆”运动便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大庆 精神”“铁人精神”成为新中国工业企业的价值追求,大庆石油会战实践中形成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优良作风和“两参一改三结合”等管理经验在我国工业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庆,不久前人们对她还很陌生。如今,人们在各种会议上,在促膝谈心时,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谈论着她,传颂着她。有机会去过大庆的人,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这个几年前还是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地,现在已经建设起一个现代化的石油企业;描述着大庆人那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没有经受过革命战争洗礼和艰苦岁月考验的年轻人说,到了大庆,更懂得了什么叫做革命。身经百战的将军们,赞誉大庆人‘是一支穿着蓝制服的解放军’。在延安度过多年革命生涯的老同志,怀着无限欣喜的心情说:到了大庆,好像又回到了延安,看到了延安革命精神的发扬光大……那时候,王进喜住在工地附近一户老乡家里。房东老大娘提着一筐鸡蛋,到工地慰问钻井工人。她一眼看到满身油污的王进喜,三脚两步跑上去,激动地说:‘进喜啊进喜,你可真是个铁人!’”这是1964年4月20日第一篇公开向全国报道大庆石油会战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的片段,它真实地再现了我国石油工业发生历史性转变的时代背景。
大庆,这座因油而生并因油而兴的城市,不但是共和国的骄傲,而且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脊梁。
到今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已整整走过了60年的辉煌历程。60年来,伴随着共和国发展的强劲足音,大庆油田如奔腾的血液,注入强壮的肌体,支撑着国家石油战略安全。有人做过测算,如果把大庆60年来生产的23.9亿吨原油用60吨的油罐车装满,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十几圈。而大庆因此为中国贡献的税收和各项资金超过2.9万亿元,多年稳居全国纳税百强排行榜首位。
大庆人凭着渗透到灵魂里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信仰,将大庆油田的历史浓缩为“辉煌”—27个“5000万”,12个“4000万”,许许多多的“第一”,刷新了一项项“之最”,演绎着中国工业发展的一次次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