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君君 徐惠颖
1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03
2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本文分析益气通络降压方结合针刺辅治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对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70例气虚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症:头痛,眩晕;兼症:乏力,身疲,自汗,气短,刺痛,肌肤甲错;舌象:舌紫黯,或黯淡,或有瘀斑;脉象:沉取无力,细涩。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39~78岁,平均59.34±6.43岁;病程2~19年,平均10.35±2.34年;平均舒张压(DBP)92.32±4.12mmHg;平均收缩压(SBP)154.89±10.38mmHg;烟酒史:吸烟19例,饮酒12例。研究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38~76岁,平均59.15±6.86岁;病程2~21年,平均10.98±2.47年;平均DBP93.27±4.75mmHg;平均SBP157.49±11.25mmHg;烟酒史:吸烟21例,饮酒12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
2.1 对照组:卡托普利片(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036,规格12.5mg),口服,12.5mg/次,3次/d,共治疗4周。
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通络降压方结合针刺辅治。①益气通络降压方:黄芪20g,天麻、半夏、茯苓、钩藤、红花各10g,生晒参9g,川芎、陈皮各8g,葶苈子、桂枝、甘草各6g。28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②针刺:取合谷、神门、足三里、风池、曲池、三阴交、太冲、百会等穴进行,得气后留针20~30min,每周针刺3次,共针刺4周。
3.1 疗效标准:治疗后DBP降低>20mmHg但未达正常水平,或DBP下降>10mmHg且在正常水平内,或SBP下降>40mmHg均视为显效。治疗后DBP降低10~20mmHg但未达正常水平,或DBP下降≤10mmHg,或SBP下降>30mmHg均视为有效。治疗后SBP、DBP水平降低不明显或病情加重视为无效。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3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基质金属蛋白酶28(MMP-28)、内皮素-1(ET-1)水平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x±s)
3.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
中医学将原发性高血压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多认为其病因在于情志不畅、先天禀赋不足及劳欲过度等,其主要病机为气血阴阳失调、脏腑虚损、痰瘀阻络,久病累及诸脏,乃本虚标实证[1]。故中医治疗以化痰息风、益气活血、温通经脉等为主。益气通络降压方结合针刺佐治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确切,可控制血压水平,促进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