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子
婚姻中的爱比爱情中的爱更厚重,它增加了责任感。
她被读者誉为“婚恋小说中最特别的一支笔”,也被誉为一位略显神秘的作家,因为除了作品,她本人很少在媒体露面,一直为人低调。
她创作了十几本婚恋小说,获过百花文艺奖,其中不少作品被改编成热播剧。描写亲子话题的《宝贝战争》,2008年曾连续8周位居新浪读书日排行第一,连续3个月月排行第一,点击率超过3000万。她创作的国内首部描写无性婚姻的作品《爱了散了》,一经改编成电视剧,在北京、上海等地播出时创下同期排行第一的收视佳绩。
她自己的婚姻故事是怎样的?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婚姻问题和热点,她又怎么看呢?近日,笔者专访了被称为中国“婚恋小说中最特别的一支笔”的作家瑛子。
对于瑛子来说,走上写作道路其实是在情理之中。上小学时,她特别喜欢作文课,老师时常将她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念,还每每把她的作文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里。
写第一部作品是在2001年。当时,她在青岛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业余喜欢写点短文在报刊上发表。
一次,她听同事讲了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那是一段异地恋,双方爱而不得,百般煎熬,其中很多细节震撼到了瑛子。她把这个打动了自己的故事写出来,于是就有了《不跟你玩》这部作品。
幸运的是,北京一位在报社工作的女友将这部长篇推荐到出版社,出版得十分顺利,出版社又推荐给了海润影视。当时海润影视公司的制片人马女士看完小说后,1周内便决定买下改编权。
马女士到青岛和瑛子签小说的影视改编合约,她对瑛子说:“你的文字功底这么好,能不能再给我们写个故事?写一个私营企业家族内斗的故事。”
瑛子对这种题材并不熟,但对方的建议给了她很大鼓励。于是,瑛子开始写自己的第二部长篇《午夜向日葵》。这是一个悬疑爱情故事,有一条刑侦线索,出版不久就有影视公司买去改编,拍出一部叫《心跳》的电视剧。也是从这本书开始,瑛子发现写作可以养活自己,于是她辞职,回家专职写作。
写作之初,瑛子并没有刻意地只写某一类题材,写作原则是只写自己熟悉的内容。她对题材和故事比较挑剔,泛泛的内容、不别致的、不能进入内心的,她不写。用她的话来说,“就像交朋友,我比较挑,不能走进心灵的人很难走近我,成不了至交。”
为此,当瑛子成名后,曾经有制片人和导演约瑛子写“翁婿斗”“隔代亲”等题材,因为不喜欢,她都婉拒了。
瑛子的前4部小说主要写悬疑情感,并且都改编成了影视剧。其中改编较成功的是《爱了散了》,当时北京、上海等多家卫视播出时一直占据收视榜首,2007年被评为十大国产情感剧之一。
瑛子一下子声名在外,那段时间,她的稿约不断,小说改编权经常被多家影视公司争抢。她原本可以照着这个路子写下去,但她自己却产生了“审美疲劳”。
随着年龄增长,见到更多幸福或不幸福的婚姻,感触越来越多,于是瑛子转换写作风格,开始写婚恋题材。《婚内外》《宝贝战争》《老公的秘密》《婚刺》《非常家庭》都是她在那一阶段创作的。当时,这些小说只要刚写完,瑛子的手机就会被打爆,那些陌生来电十有八九是谈影视改编权的。
可能有人会好奇,那么多婚恋小说的创意来源是什么?
在写作《爱了散了》时,瑛子起初是想写一个警察的故事,后来又觉得单写警察可能会枯燥,于是设计了情感线。当时刚好有一个陌生读者写邮件给她,倾诉自己婚前被蒙蔽遭遇无性婚姻的痛苦。
看到这封邮件,几乎一刹那,瑛子大脑里闪出灵感。在征得那名读者同意后,她把无性婚姻这个元素设计进了小说。
当时,拍摄同名影视剧的北广传媒改编这部小说时,看中的就是“无性婚姻”与“家庭冷暴力”这两条线索,认为这部小说不俗套,爱情故事感人。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发了无性婚姻与家庭冷暴力这两个话题的讨论,甚至出现了不少跟风题材。
很多人评价瑛子的作品三观很正,之所以如此,和瑛子的家庭背景有关。
她的爷爷做过军医,父亲是教师,从小,瑛子就被家人要求“做人要善良,做事要讲规矩”。体现在写作中,比如她倡导婚姻一定要建立在爱情基础上,而不能是双方利己主义的“商业”组合。
比如她倡导爱情和婚姻都是严肃的,情感要专一,容不得第三者介入和亵渎。不论男女,都要对恋爱的另一方有强烈的责任感,不是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去爱,更要考虑到对方的需求,让对方感受到爱。
比如她认为爱就要专一地爱,不爱了可以分手,但不能朝三暮四。所以说,高质量的爱情与婚姻,对双方人格与人品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和考验。
写作时“以爱为生”的瑛子,回到现实中,自己的婚姻生活也是过得有滋有味。
瑛子认识丈夫时才21岁,刚参加工作,在洛阳机场安检站上班。那年,他25岁,第一次见到瑛子时就想,这个小姑娘长得真好看,眼睛水灵灵的,和她在一起估计天天都会有好心情。
两人交往1个月后,大姐问瑛子:“听说你在和一名教员谈恋爱?”瑛子问大姐:“什么教员?”大姐说:“他是飞行学院最年轻的教员机长,你不知道吗?”瑛子这才知道男友的具体工作,在此之前她只知道男友在飞行学院工作,具体从事什么岗位,男友并未主动说过,瑛子也没问。
瑛子性格内向,而她的丈夫则相反,外向开朗,而且思维敏捷,说话幽默,一开口就能逗人哈哈笑。有一次,瑛子忘记了洗头,出门时觉得不好意思见人,她的丈夫就说:“没事,你这种‘节水典范’和‘环保卫士’应该受到鼓励和表扬。”类似这样快乐的生活细节贯穿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瑛子觉得特别有趣。
婚后,因为丈夫工作调动,他们一起去了青岛。丈夫因一些原因不再飞行,转而在航空公司做管理工作,后来受集团委派长驻厦门。瑛子就夫唱妇随地跟着丈夫去了厦门。
在瑛子眼里,丈夫是那种对工作和家庭都特别有责任心的人。他精力充沛,哪怕工作再忙,都可以把工作与生活平衡得比较好。瑛子只有在写小说时细心,生活中则粗枝大叶,连过马路这样的小事,丈夫都要叮嘱她注意看红绿灯。
平时,丈夫若晚上有应酬都会在早上出门时告诉瑛子,要是忘了,到单位也会抽空打电话给她。有一次,丈夫快下班了,瑛子准备做晚饭,于是打电话给丈夫。丈夫一本正经地说:“我今晚与一位美丽的女士有个重要约会。”丈夫因工作关系,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瑛子也没在意,打算一个人吃晚饭。没想到1分钟后手机响了,丈夫告诉她,他今晚的约会对象是瑛子,地点暂定瑛子家。
听完丈夫的话,瑛子忍不住笑了。
风风雨雨20多年过去,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婚姻中的相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经验与体验,对瑛子和丈夫而言,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就是在点点滴滴细碎的生活中,真诚而笃定地相处。
在瑛子看来,信任、尊重、呵护、包容,这些非常重要。关系要亲密,但不能密不透风;彼此要给对方空间和安全感,不能让对方不放心;要像挚友似的相互懂得,更要像父母爱孩子那样发自内心地爱对方。
瑛子周围有一些离了婚的朋友。瑛子认为,离婚的原因,一是许多夫妻缺乏了解,草率地进入婚姻,之后发现三观不合,性情不投,没法相处,于是一拍即散,彼此不耽误。
二是缺乏契约精神。婚姻就是契约关系,谈恋爱时,男女双方的契约是心灵上的,进入婚姻后,契约落实到法律层面。但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契约精神,一部分人只想享受契约带来的权利与好处,却不愿履行约束条款,不愿尽契约义务。
另外,现在社会对离婚的宽容度很高,尤其经济独立的双方,敢爱敢恨也敢离,遇到不对的人,不愿委曲求全。
有一次,瑛子接到一封读者来信,对方说看到别人婚姻失败的例子,自己有些害怕婚姻,不敢结婚,问瑛子该怎么办。
在瑛子看来,进入婚姻后,爱情并没有消失,只是男女双方由于越来越熟悉,爱情中那种甜蜜的心跳消失了。这是必然的,激情早晚要消退,但婚姻中的爱比爱情中的爱更厚重,它增加了责任感。两个在婚姻中相依相伴、共同成长的人,因为共同承担过风霜雪雨,会形成一种超越爱情与亲情的亲密关系,这种感情才更结实,更牢靠。
所以,她认为婚姻不是亲密关系的终点,只是亲密关系换了一种形式存在。
瑛子和她的丈夫,即使结婚多年,也依旧将平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两人经常一起出外散步,有时,他们还美其名曰“出外探险”。所谓的“探险”就是经常一起去走走附近没有走过的路,逛逛没有逛过的店。散步时两人还互相调侃,调侃的素材信手拈来。
一次,瑛子问丈夫:“一些很久不见的朋友都说我变化不大,意思是老化比较慢,是真的吗?那是他们习惯的社交用语吧?”
丈夫认真地说:“是真的,像你这种饼子脸,不容易显老。”瑛子问:“啥脸?”丈夫说:“大饼脸。”瑛子说:“再重复一遍。”丈夫于是说:“小饼,小饼。”瑛子说:“你重复头一句后半段,不容易显老那句。”丈夫说:“回头我去买支录音笔,录下这句,每天你想听几遍就放几遍。”
还有一次,瑛子买了一个“灵芝如意”的木雕作品,回家后才发现上端有个小缺口,顿时觉得不那么如意了,于是想回去换一个。
丈夫却说:“不用换,这样更好。”瑛子很纳闷,丈夫接着说:“就算是天然灵芝,也未必朵朵圆满。木雕因材施艺,自然之物有点欠缺不是很正常吗?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太满未必好。你看那些园林建筑,古代大户人家建房特意建九十九间半,故宫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都是这个理儿。”
瑛子又看了看那个“灵芝如意”,突然觉得不再有残缺,反倒很称心了。
类似这样甜蜜又温馨的生活细节,在两个人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上演。两个人还成立了学习型互助小组,丈夫经常向瑛子推荐一些他觉得有益的书籍,而这些书,瑛子都很爱看。
在瑛子的婚恋小说里,经常会出现一些婚恋问题,比如周末夫妻、房产等。她觉得把经济放在第一位的恋爱或婚姻,是没有质量的。为了金钱,把情感与身体委托于一段无法让心灵感到愉悦的关系,这种关系很容易崩塌,对关系中的双方都很不负责。
所以,当有读者为爱情感到迷茫来请教瑛子时,瑛子常说,不要为了金钱而放弃对爱情的追求。爱情是一种温柔的恩赐,它给人带来的身心愉悦,很难被其他事情所取代。珍惜愉悦的爱情,珍惜婚姻中更厚重的爱吧,它是唯一可以用最低成本换取生命中极大快乐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