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琴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指导思想下衍生出来的高校精准资助模式为解决教育公平、激发教育功能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本文从高校资助的历史溯源、高校精准资助的内涵与外延以及高校精准资助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价值三个方面阐述新时代背景下精准资助理念在高校的价值诉求所在,探讨高校如何利用精准资助使其立德育人理念落叶生根,发挥强大助力。
1 高校资助的历史溯源
我国高校资助经历了从建国初建、文革破坏到改革开放获新生等重要过程,直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校从普遍性资助到选择性资助,从直接资助到间接资助,从政府承担到多元化资助,不断迈向成熟、趋于完善,成为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成果。
建国初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百废待興,这一时期的教育建设主要依赖于苏联的教育建设经验,确立由中央调控、国家办理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此相对应,教育经费全部由国家负担,同时,为了保障当时的工农人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政府制定了免费上大学和提供“人民助学金”的资助政策。1952年《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工资及人民助学金标准的通知》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这一政策的正式实施。虽然我国的教育体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严重破坏,高校从1966年停止招生,直到七十年代才恢复了高考制度,但是免费上大学和“人民助学金”政策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教育开始从免费制逐渐向收费制转变,“人民助学金”的受众学生范围逐渐缩小,直到1986年完全取消“人民助学金”,而采取奖学金和代学金制度。同时,学费减免、困难补助、贷款、勤工助学等辅助措施相继出台,结合教育领域自身的改革,高等教育助学金模式逐渐过渡到奖学金与贷学金并存,学校资助与学生自助并举。
进入20世纪末,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贫富差距等问题逐渐凸显,贫困学生人数上涨,他们或根本无力承担学费,或付出惨重的代价才得以获得入学机会,而1999年高校的大范围扩招更是给我国高校资助带来极大挑战。原有的资助制度显然已经不能解决这一境况,于是,我国政府及时调整高校资助模式,开发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学生可在入学之前通过贷款解决学费问题,毕业之后履行还款任务,初步形成高校“奖、贷、助、补、减”的多元资助体系。随后,为了发展和完善这一资助体系,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2007年,国务院)等政策,开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新举措,在最大程度上激励了贫困学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资金来资助在校学生的模式也随之越来越成熟,最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积极参与、学生自立自强相结合的多元混合资助体系。
这些资助政策的变化和发展历程正是我国教育制度对不同社会现实,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做出的反映,彰显了建国近七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和不同年代下公民的不同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切实反映。从中更体现出政府在教育领域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在培育人才、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努力和成就。
2 高校精准资助的内涵与外延
在全国开展扶贫攻坚的关键时刻,高校资助制度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做到学生资助既能服务国家脱贫攻坚这个大局,又能服务党的教育方针,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作用的发挥有待于对高校资助制度进行重新定位,保证在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帮扶之外,更加加强资助育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时提出了“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高校资助工作在国家扶贫开发大背景下能否做好对贫困学子的帮扶工作,关键也在于能否切实落实精准资助。
2.1 高校精准资助的内涵
从发展性角度分析精准资助,相比较于过去的资助制度,其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资助对象要更精准;二是资助方法要精准;三是资助效果要精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
资助对象要精准指在认定资助对象的过程中要有精确的判断标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是高校确定资助对象的一个重要依据,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不断完善贫困家庭认定方式的努力,这份工作的成绩将有助于高校精准确定资助对象,更好发挥资助作用。
资助方法要精准指的是针对不同资助对象可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资助方式。和以往简单的给予经济帮助不同,高校精准资助应当更加发挥好勤工助学、提供就业机会等间接性方式的作用,让困难学生既能在受资助过程中通过努力解决经济困难,又能获得学习成长的机会,增强自身的各方面能力。
资助效果要精准指在资助的后续过程中要对资助对象进行一定的跟踪管理,及时获取资助效果的反馈。积极跟踪资助效果一方面能检验当前资助制度有效性,帮助不断改进和完善资助方式,另一方面也能巩固困难学生的发展成效,避免因资助过程的中断导致受资助学生的发展受到阻碍。
简单来讲,精准资助的基本内涵仍是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发挥资助制度的济困作用,而使这一济困功能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正是国家和政府积极探讨精准资助新模式的目标和方向。
2.2 高校精准资助的外延
育人是高校资助的重要功能之一,对贫困学生进行济困帮扶服务于育人目标。精准资助的育人内涵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资助更加注重对困难学生的质量培育,包括学生的学习教育以及健全的人格培育;二是彰显教育公平精神,体现高校不断提升资助准确性和科学性,实现立德育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首先是高校精准资助模式下,更加关注被资助学生的质量培育。高校相关主管部门的资助工作不再局限于激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课堂知识,而是开拓了培育学生就业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等技能锻炼,以及感恩他人、自立自强的人格培育等活动,如湖南省某高校开展“自强之星”演讲比赛,让贫困学子分享自己的励志故事,一方面给予他人榜样力量,另一方面锻炼自己的表达演讲能力,在资助过程当中取得良好效果。
其次,高校精准资助模式是教育公平精神的彰显。以往由于资助制度的不成熟,导致部分困难学生不能真正得到有效资助,一部分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同时给教育公平带来一定的职责,不利于高校履行其立德育人的教育理念。认真做好精准资助是确保资助工作科学性的前提,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推动力。
无论是出于经济帮扶的基本功能,还是教育育人的外延性作用,精准资助的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工作过程中时刻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是高校做好精准资助工作,助力国家扶贫攻坚大局的保障。
3 高校精准资助的价值取向:以生为本,立德育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瑰宝,经历历史洗礼仍然在今天发挥着其理论指导作用,引领人类前进的方向。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时刻牢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近年来,更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便是在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基石上对我国民生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考虑,高校精准资助作为教育领域的扶贫帮困更是有助于从源头上解决我国贫困家庭的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保证朝着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进方向。
高校精准资助的对象始终是需要资助的学生,在资助过程中要时刻秉承“以生为本”的价值理念,践行每个人都有获得教育的权利。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市场化”因素在不同领域的滋长和蔓延,以及改革开放之处先富带后富的政策倾斜,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出现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多个领域失衡。贫困家庭的孩子与富裕家庭的孩子接受着不同层次的教育,从幼儿园时期开始,直到接受大学教育,无不受到家庭条件的制约。这样的现象无疑违背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初衷,也偏离了马克思预想的人类最终将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美好期望。在这样的背景下,精准资助模式的开发和研究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转机。
资助人数方面:2017年共资助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275.69万人次,资助资金1050.74亿元,其中,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7.66万人,占当年报到新生总人数的15.11%。资助范围方面:2017年将预科生纳入高等教育资助范围,民办高校实行同等资助政策,研究生奖助政策更加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实现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及预科生全覆盖。解决了以往贫困学生因不满足资助条件或不在资助范围而无法得到资助的问题。资助效果方面:资助育人被纳入“十大育人体系”,明确将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构建起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的长效机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晶,是不断完善原有机制体系,结合现实需要解决相关问题产生的成果。
精准资助模式的诞生无疑是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在其历史进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但现实情况下,它仍然面临着挑战:一是相关辅助工具有待进一步开发,如大数据利用技术还不成熟,资助效果后期跟踪工具不完善等;二是育人功能效果不显著,资助对象个性化发展不明显;三是由于当前社会仍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阶段,社会贫富差距仍将长期存在,高校资助工作将处于长期性工作任务当中。如何化解这些难题,将资助济困目的与资助育人功效最大限度發挥出来,使全体社会成员既能共享发展成果又能努力奋进,仍需要相关部门在实践中不断获取经验,在正确领导下朝着更加完善、科学的方向迈进。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