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高職公共英语测试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存在诸多弊端,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能力。本文通过分析了解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了公共英语测试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以适应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 引言
教—学—测是完整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语言学习的情况和能力做出准确、恰当的评价,归结而言是为教学服务的。好的测试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激励作用;反之,不适合的测试模式会使学生对语言学习感到厌烦,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语言的学习。许多高职院校仍沿用期中(末)考试、阶段测试等传统的测试模式,这种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提出的高职英语“能力为本、行动导向”的理念不相适应,高职公共英语测试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2 创新高职公共英语测试模式
英语学习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应该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面的学习过程评价。为避免单一评价模式的片面性,按照“实用为主”的指导原则,高职院校应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公共英语测试模式,使测试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过程项目化。
2.1 平时成绩
此前,平时成绩评估内容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此三项内容占总评成绩的50%)。除出勤一项外,其他内容比较主观,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表现往往仅包含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多限于课后纸质书面作业,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更好地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纳入考核范围,平时成绩应包括出勤、课堂表现(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观点展示、上台演讲等)、课后任务(查阅文献资料、辩论、制作英语语法知识点PPT、分组讨论等),且比例调整为出勤10%,课堂表现15%,课后任务完成情况15%,共计40%。
2.2 期末成绩
期末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由原来的50%,调整为60%。大学英语考试以往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核方式死板僵硬,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客观、公正和全面,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课程的参与度。因此,期末测试评估最好采用多种形式,即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笔试内容覆盖面扩展为本学期所学到的每个单元,要注重考试内容的综合性与延续性相结合,试卷的难度要有梯度,否则考试一结束,学生往往后扔掉书本。考试的题型除选择、阅读、翻译、连线等常规题型外,还可适当增加包含听力、词汇和结构、遣词造句、口语、写作等题型。完善测试和评价方法,多运用描述性的评价来提高考试的指导价值。如:口语测试的结果,不应是简单的优良可差等级,而是针对学生语音、语调、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流畅性、准确性等进行具体描述;听力测试中可以适当添加总结概括等主观题目。
3 测试模式的实用性研究
笔者以所任教的汽车专业学生为实验班,试行了上述公共英语测试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应用,学生逐渐适应了新的测试模式。经常有学生在微信群中询问问题,小组讨论,提交自己制作的英语知识点PPT等。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调查问卷,以了解公共英语测试模式的实践效果。实验班全体学生通过扫描调查问卷二维码完成答题。问卷共设20题,内容包含了测试模式改革后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考核情况、学习效果、学习兴趣等方面。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学习效度方面:94.29%的学生认为使用改革后的测试模式后,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调动,英语学习的兴趣普遍增强,说明改革后的评价形式更受到学生的欢迎与认可;
(2)评价方式和比例方面:94.29%的学生认同当前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例安排,97.14%的学生认为此测试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且88.57%的学生认为其英语口语水平有明显提升;
(3)课堂表现和师生互动方面:88.57%的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测试模式,可以促使自己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91.43%的学生认为此次改革,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4)课后任务及作业:94.29%的学生表示自己已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同时督促自己在课余时间多接触英语环境,以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激发了英语自主学习意识。
(5)考试题型、比例方面:91.43%的学生认为此种测试模式降低了学生对考试的畏惧心理,97.14%的学生认为完善考试题型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程度;
(6)英语学习的作用方面:91.43%的学生认为,本学期的考核方式让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最终学习成绩。另外,91.43%的学生认为,此次创新有助于学生及时有效和有针对性地改进学生方法,提高学习效果。85.71%的学生认为,此次创新也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及时发现英语学习中的问题。
总体而言,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求知欲望有所增强,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可见,改革后的公共英语测试模式能够与高职英语教学相适应,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