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霞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淮南市5所高校非体育专业的485名大学生体育服装消费行为进行调查。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并为体育商家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2016 年 5 月 6 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就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淮南市高校响应国家号召,定期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系列阳光体育活动,促使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由此也带动了体育消费市场。研究淮南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服装消费行为,对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促进体育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淮南市5所高校(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联合大学、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非体育专业的460名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服装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几年体育服装消费行为相关期刊,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大学生体育服装消费行为问卷,对5所高校(每所高校各发放问卷100 份,)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当场回收。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500 份,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为97%。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 SPSS17.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淮南市大学生购买体育服装的动机
购买动机是购买行为的直接动力。淮南市大学生购买体育服装的动机排在首位的是运动需要,占70.1%,排在第二的是款式新颖,占23.3%,排在最后一项的是喜欢品牌代言人,仅有4.7%,说明淮南市大学生选购体育服装的动机明确,追求体育服装的实用性,不盲目消费,体育消费观和價值观比较合理。
2.2 淮南市大学生购买体育服装的种类
体育服装的种类包括运动帽、运动外套、运动T恤、运动鞋、运动裤、运动袜六类。淮南市大学生购买体育服装种类最多的是运动T恤,占38.1%,其次是运动鞋,占30.7%,大学生对于运动帽的选择居于末位。
2.3 淮南市大学生体育服装的购买渠道
淮南市67.7%的大学生选择在实体店选购体育服装,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实体店选购体育服装时,可以接触到商品,可以试穿大小,而且商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也更加有保障。另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购物省时、省力、价格便宜,也有32.3%的大学生经常会通过微博、微信、淘宝网等一系列购物 APP渠道去购买体育服装。
2.4淮南市大学生购买体育服装的单价
体育消费金额的大小可以反映出消费水平的高低。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淮南市大学生能够接受并购买的体育服装单价在100~200元的有338人,约占总数的69.7%,单价在100元以内的体育服装,占15.3%,400元以上的占有18.7%,整体上呈现正态分布。由于大学生的生活费基本上依靠父母提供,在满足基本的吃、住开销后,零用钱有限,因此,在进行体育服装消费时,价格通常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2.5 淮南市大学生体育服装的购买频率
购买频率的度量是购买行为的指标之一,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购买次数。本研究中,淮南市大学生每半年购买一次体育服装的比重最大,占到 46.6%,其次是一个季度购买一次体育服装,占 27.4%,说明淮南市大学生体育服装的购买频率相对比较合理。
2.6 淮南市大学生对国内外体育服装的选择态度
目前,国内品牌体育服装企业努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发展民族品牌,打造自己特色的产品,与国外品牌体育服装竞争激烈。淮南市大学生倾向于购买国内体育服装品牌,占72.4%。虽然国外体育服装品牌款式时尚、面料舒适,会使大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优越感和满足感,但相对来说价格偏高,淮南市高校大学生认为体育服装的舒适度和价钱比品牌更重要。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淮南市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比较合理,购买体育服装的动机明确,购买的体育服装种类以运动T恤和运动鞋为主,大多数同学会在实体店购买,能够接受的单件体育服装价格在100~200元,购买频率以半年购买一次体育服装的人居多,购买国内体育服装品牌的大于国外品牌的比重。
3.2建议
高校应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理智消费观念,在引导大学生合理体育服装消费的同时,还要加强勤俭节约的传统教育。国内体育服装企业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投其所好,在服装款式和质量上下功夫,打造大学生喜欢的体育服装品牌。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