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019-10-20 12:46张传成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分析

张传成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势,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得到充分优化,形式多样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在先进的施工技术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最为突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出有效作用,本文将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展开分析研究,为我国建筑事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分析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之下,人们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运而生,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由预制与装配两个环节构成,在施工要求下对原材料实施加工处理,为我国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先进的施工技术,推动装配式建筑结构更好地发展。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一)使用现状

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发源地在西欧,该建筑形式的产生旨在解决住房紧张问题,在同一时期,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企业中得到了应用,因其受经济水平的影响,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发展不容乐观,直到21世纪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方才发挥出作用,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近年来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所提升,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并在南通建工总承包有限公司、上海万科集团、上海瑞安集团等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可分为专用型及通用型,从实际情况来看,通用型使用频率更高。将通用型结构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利于建筑物使用性能的提高,以此来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另外专用型结构则在居民住宅建设与厂房建设中发挥了作用,从一方面来看,在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更加便捷、操作简单,且轻质墙板比例相对较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筑施工的有效性;另外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可使施工周期大大缩短,加快工程施工速度,对交通、环境不会造成过度影响,有利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从另一方面来看,施工人员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对技术要求不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质量严格控制。与传统施工技术比较,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安全水平相对更高,与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质量轻、运输方便、使用简单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常运用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作为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中的关键环节,需实施简单的焊接与建筑。

(二)常见的施工技术

常见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包括:预制内剪力墙的施工技术、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技术、预制窗体的施工技术,详情如下:

(1) 预制内剪力墙的施工技术。为了充分保障施工质量水平,在预制装配式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将各个预制构件连接在一起,在安装作业时应提前预留插筋以及螺栓孔。通过这种方法可提高整体稳定性,加强构件与剪力墙的紧密连接,这对于预制构件连接精度的提升大有裨益。

(2) 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技术。预制叠合板安装作为预制装配式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实施环节,是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为确保工程施工水平的提高,施工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合理调整安装方向,严格把握安装距离,一般情况下,叠合板与作业层应保持30cm距离。为了避免偏差的发生还应对叠合板安装方向积极调整。在安装预制吊板时,施工人员在预制吊板安装中,应对吊装安装方式合理选择,对叠合板进行保护,为了提高吊装紧密度,还应将模数化吊装方式应用其中,并将临时支架设置在叠合板底部,确保其稳定性。

(3) 预制窗体的施工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窗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装配时,施工人员应将螺栓与螺母连接起来,在具体施工中应对窗体方向及时调整,确保螺栓的顺利插入,通过这一手段使预制窗体稳定性的得到全面提升。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为了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有效进行,还应对各项施工技术加以了解,对各个施工环节引起重视,加强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全面掌握,详情情况如下:

(一)装配式构件混凝土浇筑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作为一项重要的施工环节,也是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

在对混凝土构件实施浇筑前,还应对该构件所需模具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此后还需对钢筋成品进行检测,为混凝土构件浇筑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重要基础。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前,还需对相关构件进行观测,一旦发现形变问题应对其实施补强处理,待构件完工后还应对其开展养护施工。

(二)装配式构件运输环节

与此同时还应对装配式构件的运输过程加强管理,首选应对合理的运输设备进行选择,并对其实施加固处理,在构件运输中还应做好保护工作,提前制定运输计划并予以落实,为避免构件质量问题的发生在运输过程中应杜绝紧急刹车。

(三)装配式构件存放环节

除构件运输外,构件的存放也是不可忽视的,施工人员应根据构件特点选择合适的放置方法,如:顶面、楼板类构件的存放通常选择竖向放置,而梁体构件在放置时应选择横向方法。在对构件进行放置时,应对地面提前压实处理,以防洼陷情况的发生,通过这一手段可为构件质量提供保障。

(四)装配式构件的连接

在装配式构件连接中,常用的方法相对较多,主要方法包括:现浇式、机械式。现浇式构件连接过程中极易出现狭窄状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现浇混凝土应用其中,确保其达到一定强度,提高整体工程的质量。

三、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发展

在建筑工业化建设中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作为主要内容,设计人员在施工设计中应对不同区域特点加以考虑,对预制装配结构进行开发,不仅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还可提升预制率。在具体实施中还应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式来进行,确保受力构件更好地发展,使劳动力大、周期长建设方式得到转变。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与常规构件设计相比要求更高,据此设计人员应对各构件特点加以把握,确保其稳定性、安全性的提升。

为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更好地开展,在工程施工前可将BIM技术应用其中,根据建筑施工中极易出现的问题来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对构件参数进行处理。例如:施工人员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中应采取吊装方案来模拟,在工程施工中运用BIM技術可对施工动画进行模拟,为吊装施工提供有效指导。通过数字技术可将房建整体结构得以表面,避免各种矛盾与冲突的出现,为建筑工程施工按期完成奠定基础。例如在建筑施工中,利用BIM技术使工程情况虚拟化,对施工计划安排表合理制定,一一明确人员的自身责任,确保相关工作的有效实施,此外还可根据项目实际特点来调整工程计划,确保工程的有效实施。

四、结语

综上笔者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颠覆了传统施工技术,其应用优势逐渐明确,该结构使传统施工安全水平低、施工周期长、质量缺乏保障等问题得到一一转变,是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使其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 董月琴.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 (2) :138+141.

[2] 刘海第.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居舍,2019 (6) :57.

[3] 赵晓妮.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 (49) :19~20.

猜你喜欢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分析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研制
浅谈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