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019-10-20 12:31方慕华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混凝土结构

方慕华

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的类型不断增多。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建筑中支撑整体建筑结构的重要基础材料,是影响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建筑耐久性等功能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和农村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城市化和农村的建设中土木工程建筑居多。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其中的关键,它对于保障土木建筑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故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针对施工中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通过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能够正常进行。

一、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势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我国建筑领域的主流结构,近年来一直被广泛使用于房屋建筑中。这种结构不仅强化了房屋建筑的构造,还延长了其使用年限。虽然近年来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不断提高,导致了建筑要求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不匹配,施工质量也因此大打折扣。但钢筋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的房屋结构相比较,仍具有很多优势。

(一)原料具有高强度的性质

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其主要原料有砂石、钢筋和水泥等。这些材料所结合构成的混凝土结构,往往具有很强的抗压性与耐用性,在房屋建筑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出现结构损坏。混凝土与钢结构通过融合所组成的新型建筑材料,将两种材料的特性汇聚为一体,极大地满足了现阶段人们对房屋建筑强度的要求。

(二)独特的结构设计优势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将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融合的新型复合材料。该材料的结构整体性、抗震性与抗压性都强于传统建筑结构或以上两种结构。在设计层面,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其他建筑结构,具有轻质量、高弹性等特点,能够满足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此外,由于该结构复合材料的特质,能够实现建筑设计的风格多样化,同时满足不同风格建筑的实际需求。自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出现之日起,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领域。

(三)便捷的制作与处理流程

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复合材料,其制作与处理流程十分便捷。所需材料均为市面上常见的材料,不会出现采购紧张的问题。而且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制作过程中一般使用先进设备,施工者只需进行技术操作便可完成。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十分小,环保效果极强。

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因素

(一)水泥的收缩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受到温度等的影响时,混凝土水分会流失和蒸发,产生自缩现象,最终产生裂缝。这就需要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中使用高效减水剂,加强其流动性与通畅性。

(二)混凝土储存及质量等级

混凝土的性能容易受到温度、运输与储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储存与运输时间过长,将直接导致混凝土的质量效果低下。混凝土的质量等级直接影响着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材料配比的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降低,甚至出现裂缝。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标准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施工技术控制也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比如混凝土投料的顺序、时间以及用量等。如果对这些环节处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从而造成混凝土整体性能下降。另外,混凝土的浇筑需要由专业的施工人员操作,否则,容易造成混凝土的养护出现问题。

(四)外界温度的变化

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混凝土受到温度变化影响后,其结构会受到巨大的影响。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的拉大将直接造成混凝土承受温度应力,使其结构出现裂缝甚至开裂,进而使土木工程建筑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降低整体建筑物的质量水平,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同时也会降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一)材料配比技术

在混凝土配制过程当中应当加强材料配比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是目前保障混凝土性能重要的技术之一,要求对于材料进行科学结合配置,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配置效率以及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某些地区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要专业技术工程师严格管理配制材料。第一,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选择合理水泥种类,要结合施工技术标准及施工要求选择好材料,例如在大面积的混凝土废纸的过程当中就应当选择一些优质的水泥材料,最好使用水化热较低的材料,同时工作人员控制好骨料质量,防止骨料出现减骨料反应的问题,另外要合理选择添加剂,要保障添加剂能够符合施工要求和施工标准。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应当注意配比问題,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工程项目施工混凝土性能。另外在搅拌的过程当中,应当采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搅拌,提升搅拌的效率。如果混凝土出现了分层的情况,应当二次搅拌,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混凝土材料整体质量符合工程项目的要求。

(二)温度控制技术

为了对混凝土结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在混凝土水化反应的过程当中,应当清楚地意识到水化反应本身是一个放热的过程,然而,由于混凝土本身会受到结构特征诸多方面因素影响,甚至很多混凝土内部热量无法完全释放出来,这样就会导致混凝土站内部和外部之间温度差比较大,由于温度差效应就会造成混凝土裂缝情况。为了避免裂缝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配制混凝土过程当中注意水灰比,应当将水泥用量适当降低,同时可以防止热量无法释放。除此之外,施工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借助矿粉或者煤灰粉的材料,有效降低放热程度,还可以有效避免结构性问题,进而提升材料强度和性能。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循环水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降温,尤其是混凝土的内部可以设置循环水管,通过采用水循环进而可以起到降低温度目的。

(三)养护防裂技术

为了切实保障结构稳定性以及整体性,应该防止裂缝的出现,裂缝会对混凝土的整体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工程都可能产生裂缝,尤其是在养护的过程之中裂缝较多。为了解决养护当中裂缝问题应该加强湿度以及温度的严格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切实保障配置混凝土过程当中温度和湿度的合适性,进而保障温度和湿度可以达到施工要求的施工标准。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外界环境湿度以及温度控制,应当使用湿度调节设备或者是温度调节设备,这样避免施工过程当中湿度或者温度突然改变的情况。另外,如果是不合适的天气开展施工作业,对于目前的施工单位而言,应当适当的减缓工作进度或者是暂停作业,这样就避免天气因素对混凝土整体结构和性能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混凝土的配比工作,尤其是要控制混凝土水分比例,同时要对于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进行优化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质量。

四、结语

总之,在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中,如何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成为其中的重点和关键,故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要强化对混凝土结构约束力的控制,提高混凝土约束力。同时在进行土木工程的施工中,要提高抗裂变的技术水平,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等现象,并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因施工细节等问题影响施工进度,以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谭卢阳.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8(01):105-106

[2]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研究及养护[J].科学之友,2019(03):69-72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混凝土结构
节能措施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开发
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浅析
探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