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2019-10-20 05:21曲学军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土质土层房屋

曲学军

摘 要:地基施工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有着重要基础作用,文章对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展开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施工

房屋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必要场所,在如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房屋建筑的建设高度与复杂程度逐步提升,因此也对如今的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则需要提高地基施工技术水平。地基作为对房屋建筑的基础支撑,需要在施工中保证其承载能力、稳固性及耐久性,才能为房屋建筑工程提供保障。

一、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的技术难点

我国大部分地区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状态都介于软塑与流塑环境,由饱和黏土构成,鉴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所以地质类型也较为复杂,在地基施工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

(一)地基容易变形沉降

地基施工中最常见的难题便是变形沉降,尽管地基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但如果外部压力超出了地基的承载能力,便很容易发生局部变形或是沉降,而地基的变形沉降便会带来地表裂缝问题,对地基内部空间不断挤占,最终导致地基要高出房屋建筑的水平面,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与进度。

(二)地基硬度过低

地基的稳定与否很大程度上尤其强度与硬度决定,而部分软土地基由于自身内部土质疏松且富含大量水分,所以难以达到维持房屋建筑稳定的要求。倘若无法对地基展开良好处理,便会对房屋建筑的施工稳定性带来威胁,为房屋建筑安全埋下隐患。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的主要目标

(一) 提升地基土质性能

地基最为主要的性能在于承载能力,而这也是发挥抗震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提升地基的地震承载能力,避免地震中不会出现倒塌、裂缝等情况,则需要通过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去提高地基土质性能,确保地基稳定。

(二) 提升地基抗剪性能

地基坑开挖过程中极易出现坑底隆起或是边坡失稳的情况,而且在房屋建筑使用中也有可能因为侧向土压力或是偏心荷载导致房屋建筑失稳,而这些都是因为地基剪切力遭到破坏的主要表现。因此,为了确保剪切力不受破坏则需要提升地基的抗剪性能,而这也是地基施工技术应用的目标之一。

(三)降低地基压缩性能

由于地基需要对房屋建筑的所有重量进行承载,在后续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压缩情况,主要体现在房屋建筑的沉降或是地基的沉降方面,而沉降有可能是大范围也有可能是局部情况。当然,除去建筑物本身的因素之外,也可能是因为大量降雨等外界因素导致出现的地基沉降。为了预防这一问题的出现,在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便需要以降低地基压缩性能为目标,为房屋建筑施工奠定基础。

三、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

(一)排水固结法

在对房屋建筑展开地基施工之前,为了有效解决地基沉降问题,一般会采取排水固结法去进行地基施工。尤其是当房屋建筑建设在软土地基环境中时,为了保证施工效果的良好凸显,会更多采用排水固结法。通过排水能够将软土地基中的土层含水量降低,而含水量降低之后土地便会出现沉降,此时我们待沉降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土地的承载能力便会显著强化,之后再展开地基施工便能够防止房屋建筑竣工之后发生沉降问题。具体来讲,排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电渗排水。在土壤当中插入直流电金属电机,从而让土壤中所含水能够由阳极逐步向阴极渗透转移,之后便从阴极慢慢排出; (2) 砂石挤压法。将砂石填充如软土层中,之后利用砂石天然的孔洞缝隙性质,将软土层中的多余水分排出来,同时还可利用碎石形成的压力对地基进行挤压,进而与砂石层相会配合去保证水分彻底排出。倘若要展开深层排水,则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以挤压、降低密度等手段去排水,确保软土地基的地质能够变硬,其承载能力相应增加。此外,还能够通过建设排水井去更好地排出水分,将挤压设备合理设置在软土地基的核实部位,从而将所挤压出的水通过排水井由抽水泵排出来。

(二)置换土质法

置换土质的地基施工技术方法主要是将承载能力较差,不符合地基建设标准的软土层进行置换,可选用质地坚硬的土层取而代之,从而有效增强地基承载能力。该技术方法指的是对房屋建筑建设区域内的软土展开换填,具体来讲流程便是先将软土层挖除,然后利用砂石、土或是矿渣进行回填,目的便在于将原本软土地基中的不稳定因素得到改善,从而符合地基施工的标准,消除房屋建筑的安全隐患。

(三)振冲法

一般来讲,在已有房屋建筑地基进行二度加固时,会常用到振冲法去进行处理,该技术方法的主要实施有振冲桩法与振冲密实法两种。当然,两种方式的选择并非随机,一定要外界施工环境相结合去合理选择,其中在砂土地基施工中我们会更常采用振冲密实法。一般来讲,如果地基黏粒量小于10%,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则可选用振冲密实法,因为这一方法的使用可以明显降低地基出现液化问题的概率,对地基空隙也有明显减少,从而确保地基中的土层密度提高。而倘若地基中的黏粒量大于30%,也意味着该区域内土质黏粒量偏低且含水量少,所以如果我们继续选用振冲密实法将难以获得良好效果,所以可选用振冲桩法。振冲桩发在对砂土地基、素填土地基、粉土地基等进行处理时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主要是利用碎石进行填充去提高地基重量,之后再在其中添加钢筋混凝土,以这类坚硬骨料去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最后通过振捣去保证地基的密实度。

(四) 强夯法

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地基质量的影响,而地基往往會因为内部水量丰富、土质疏松而难以快速粘合。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对房屋建筑地基施加一定的强度进行夯实,从而保障软土地基中的多余水量顺利排出。比如在房屋建筑工程的现场作业中,施工人员便可采用机械重锤设备,借助机械重锤所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去给予软土地基一定的压力,使其多余水分能够排出,从而降低软土地基的内部含水量,整体位置便会有所下降,呈现出结实状态。

四、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发展方向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向来是研究重点,业内人员需要对此严加关注且重点探讨。而随着如今地基施工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地区地质的不同也会带来地基施工技术选用的不同。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地基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也会向强稳定性、强抗压性发展。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重视如下几点: (1) 加强地基施工技术的改革推进与创新研究,采取更为先进且符合时代特点的科学技术去展开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 (2) 将房屋建筑施工与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相结合,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或其他高新技术的融合,从而提高地基施工的科学性与便捷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使用会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形成直接影响,因为一旦地基发生问题,便会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甚至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业内的研究重点,促进地基承载能力的提升更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向,唯有将提升地基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满足建筑承载能力作为目标,才能够助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志峰.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 (16) :155-156.

[2]王真强.房屋建筑地基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J].科学技术创新,2019 (13) :129-130.

[3]胡非.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 (03) :113-114.

猜你喜欢
土质土层房屋
会建造房屋的石蚕
公路土质路基工程施工探讨
公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施工对策研究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
不同土质和埋深工况下送电工程土石方费用研究
暴雨过后房屋渗漏,接水“神器”们责无旁贷
大口径自来水管道施工中顶管技术的选择
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机械组成特征研究
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