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

2019-10-20 05:21邹兢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应用

邹兢

摘 要:建筑工程中很容易出现渗漏情况,能够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一方面能够对于建筑所具有的结构功能构成影响,另一方面能够影响到建筑应用安全稳定性。所以,为了积极的防控此种问题的出现,应该严格的重视好应用科学的、先进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水平提升,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

一、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会运用到多种不同形式的施工技术,每项施工技术的运用均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联系。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必须要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有着详尽的了解,并依据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来提前做好相应的施工技术运用方案,保证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具针对性,对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会提升建筑工程今后的使用效果,最大限度避免渗漏问题在建筑工程的出现,对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有着关键作用。

二、建筑物产生渗漏现象的位置

①屋面部位。建筑物屋面的设置若没有科学处理浇筑层以及屋面之间的防水渗漏节点,会引起渗漏问题,包括刚进质量没有达到标准或者墙体产生冷缝隙问题,导致建筑物的屋面存在渗漏风险;②门窗部位。因为门窗部位作为建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关键位置,因此若混凝土被雨水长期冲刷,容易产生结构裂缝问问题。与此同时门窗部位应该设置门框和窗框的设置,不可避免的产生设施和墙体之间的缝隙问题,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性能;③厕浴部位。一般而言建筑物的厕浴位置会设计一些水管,且水管往往被设置在墙体之内,在水管出现破裂的情况下会出现水流入室内的现象,影响到墙体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另外,对于建筑物的住宅设置,安装浴缸设施,也会出现渗漏的可能性;④建筑物地下室部位,现阶段的诸多建筑物会设置地下室,并且地下室因为地理部位的因素,加之建筑物的大量管道会设计在地下室体系中,因此地下室作为出现渗漏现象的一个位置,需要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

三、影响建筑施工工程的渗漏因素

①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的材料问题成为影响到建筑物渗水问题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的建筑施工期间,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充当房屋建筑的常用材料,如果在实际的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和混凝土质量没有和实际施工标准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浇层以及浇筑环节相互脱离的现象,引起施工结构出现裂缝;②建筑管理。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若建筑管理的规范性没有得到彰显,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施工技术的执行效率。包括对于厕浴间管道的施工工作,一般情况下管道设置成墙内铺设的状态,然而在实际的墙体施工期间尚未给予墙内管道加以科学分割,势必会引起某个区域内的管道碎片无法有序的进行堆积,导致管道堵塞的问题出现;③建筑施工标准。对于建筑工程的具体工作,施工建设和标准性规范存在不相适应的现象,重点是孔洞设置一系列环节,在具体的工程执行中如果没有按照施工标准加以作业,会引起工程出现槽缝,产生建筑施工风险。在长期的建筑物作业期间,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潛在的风险会持续性恶化,继而出现建筑物外部渗漏相关问题。

四、防渗防漏技术分析

(一)屋面防渗技术

屋面防水防渗透技术是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首先,相关施工单位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注重施工前期的材料选择,依照工程的实际施工标准选择出符合工程施工规定的防水材料,并且针对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加以有效的控制;其次,在屋面防水施工的施工流程方面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控,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将屋面排水系统加以有效的设定,对排水管道防水层的处理加以重视,以此来有效做好屋面防渗透工作,充分避免屋面产生不良的渗透问题,在建筑的天沟入水口区域需要额外增加一定的坡度,屋面找平层的设计需要依照屋面的标准厚度,大约超过25mm以上。在最后的施工区段当中,必须要充分注重屋面的压光处理,整个屋面的施工厚度以及施工高度,需要符合工程整体的设计标准。

(二)外墙防渗技术

在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过程中,针对墙面产生局部渗漏问题需要相关施工单位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墙面防渗漏处理方法,建筑体的材料使用比如空心砖,必须要提前进行湿润处理,以此来有效提高外墙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外墙施工过程当中,如果遇到强降水天气,必须要采取相应的防水处理措施,否则将会直接造成整个墙体出现不良渗漏问题。在混凝土材料方面需要尽可能运用一些水化热较低的施工材料,充分保证整个建筑外墙的施工刚性程度,降低外墙产生渗漏的可能性。在施工完成之后需要针对墙体的缝隙以及边角区域的缝隙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使用水泥砂浆来进行粉刷和填补,不断提高整个建筑外墙面的结构完整性,通过这种施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上提高整个建筑外墙的防水和防渗透性能。

(三)门窗防渗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施工过程中,针对门窗的施工频率以及施工次数相对较多,针对防水防渗透的性能要求相对较高,在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建筑体的整体美观性以及居住过程当中的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进而也使得门窗施工环节的防水防渗透性能必须要达到规定的防水标准,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美观性能。针对这一施工标准,重点要求相关建筑施工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施工技术以及理论知识,充分保证整个门窗不但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同时还具有更好的防水防渗透性能。在门窗施工环节当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依照图纸当中的设定要求,针对防水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且对防水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把控,在门窗防水防渗透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门窗缝的处理,有效防止缝隙出现突出问题,可以使用防水砂浆来进行修复,并且充分保证窗体和阳台之间的高度上符合工程施工要求。

(四)厨卫间处理

由于厨卫间容易和管道直接接触,因此容易发生渗漏现象,笔者建议施工单位除了对基本的厨卫进行基本防水之外,还需要做好管道以及卫浴设施的防水处理,降低墙面渗水现象,保证洗漱池以及马桶等位置处理安全。

(五)地下室防水

对于地下室防水而言,其应当注重防水涂层的处理,建议施工人员要结合防水涂层,优化整个地下室混凝土建筑结构的穿墙以及给排水管道处理,对于特殊的地下室混凝土构件,需要进行防水涂层处理,减少因为空气水分解除以及地下水渗漏造成的湿度、渗水问题。其次,在处理地下室混凝土构件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其浇筑的时间和湿度,不能够让其长时间暴露在空中,若其中的混凝土构建存在裂隙问题,相关单位就要结合地下室空气以及土壤中的水汽问题,优化其渗水处理问题,减少混凝土构建中的裂隙以及施工问题,加强对其温度管控,避免因为温差问题导致混凝土膨胀,降低渗水问题。

结束语:总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建筑施工涉及到较多复杂的工序,也无形中加大了各部分防水防渗工程施工的难度,所以需要相关人员对防水防渗技术合理的选择,同时施工人员还应该通过自身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施工操作中严格的遵循相关规范要求,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振.分析房屋建筑渗水漏水原因及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J].江西建材,2018(02):91-92.

[2]卢涛.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措施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14):69-70.

[3]周少凯.解析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3):108-109.

[4]王庭.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01):32-33.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应用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浅谈建筑施工协调管理(2)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