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娜
【摘要】: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总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并形成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生产、生活习俗。在世界史上被描绘成“逐水草迁徙”的蒙古族游牧业,看似无规律的游动生活,其实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牧草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
【关键词】: 蒙古族 游牧文化 游动
蒙古族自古以來游牧在草原上,其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游”字上,通过“游”来完成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建设,因此是一种是动态的文化模式。“居无定所,逐水草而进”,居住可移动的蒙古包,选择水草优良的草场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最典型的外部特征。由于蒙古族信守敬畏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独特、行之有效的放牧经验和知识。蒙古族牧民通常根据草牧场的植被状况以及空间范围和五畜的生态特征,采取了依据气候、季节、水草的变化而游动放牧,并把畜牧业的发展控制在草牧场承受能力之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草牧场又不使其破坏。牧民们为了有效合理地利用草牧场,有利于草牧场的恢复,他们选择了四季轮牧的游牧方式,把草牧场划分为四季营地、三季营地、两季营地。季节营地的划分是游牧业最明显的特点。营地是集中放牧牲畜的地方,是牧民对草牧场的惯称。即:四季营地分为,春季草牧场-哈布日扎,夏季草牧场-卓斯楞,秋季草牧场-那木日扎,冬季草木场-额布勒折。三季营地分为,夏秋季草牧场和冬季草牧场。两季营地分为,夏季草牧场和冬季草牧场。春季放牧时首先整顿畜群,把产仔的、怀胎的、瘦弱的畜组一群选择阳坡、背风暖和、近处的草场放牧,把膘情和体力好的畜组一群选择较远的草场放牧。春季放牧时顶风出牧,顺风归牧。其次,春季是青草萌时期,放牧先放阴坡,后放阳坡或平地,逐步由枯草过渡到青草。夏季放牧时选择牧草生长快,种类多(最好有野韭菜,野葱、野蒜等草场),草质软的高岗地或离水源近的草场放牧。秋季要求多汁、干枯较晚,结实丰富草场放牧。冬季放牧时营地要求植物枝叶保存良好,盖度大,植株高,而且是不易被雪埋的区域。放牧的主要方式是先放远坡,后放近坡,或者先放高处,后放低处。每一季营地驻牧期间,牧民还要根据草牧场与牲畜状况,做多次倒场。牧民倒场是有规律的,由冬季草牧场迁往春季草牧场的时间大约在5月份左右,由秋季草牧场迁往冬季草牧场的时间在11月份左右。但是在同一季节牧场中也要经常倒场,不会在一处地长期放牧。雨水正常的年景一般要移动8-10次,多者达到25次左右,草牧场不好的年景移动的次数到达40次左右。牧民每年迁徙移动的轨迹形成一个大游牧圈。这个大游牧圈形成的原因与水资源的多少、草牧场的优劣、自然灾害的大小以及去年迁移中畜群留下来的粪便都有关系的。牧民以牲畜粪便作燃料,放牧地当年的牲畜粪便湿不能利用,所烧的牲畜粪便是前一年留下的,经水洗、风干,自然发酵后,有机养分已随雨渗透土壤中。这就要求游牧路线一般不轻易改变,年年基本都一样。蒙古族牧民除了这3 种轮牧方式外,在水草不足或遇到自然灾害时,需要走“敖特尔”,意为“移场放牧”。走“敖特尔”实际上是跨圈移动。冬季营地的灾害主要是“黑”灾、“白”灾,无雪导致吃水困难,多雪覆盖则导致牲畜吃草困难。走“敖特尔”既能做到在灾年使牧畜安全度过,又能有效地使草场休养生息。与此同时,牧民们要根据草场、气候、季节、畜种的不同特点采取合理的放牧方式。如,牛、马、驼等大畜,冬春季要选择牧草种类丰富,生长茂盛,能避风的北山南麓,低洼地放牧。夏秋季节,选择地势高、干燥通风、水源近的草场放牧。绵羊、山羊必须四季都有人跟群放牧。春季是接羔季节,放牧要早出晚归,将羊群赶到近处阳坡。为防止羊只乱跑抢青造成乏弱,一般放牧员走在羊群前面,挡住头羊,将羊群稳定。初夏牧草全返青,是抓水膘的时期,把羊群赶到较远的牧场,使其充分利用草场各种营养丰富的牧草。盛夏气候炎热,为防止羊只密集成堆,将羊群放于宽敞透风、蚊蝇少的梁地牧场。秋季气候凉爽,牧草结实,把羊群再次赶到较远的牧场,延长放牧时间,抓好秋膘。入冬后,因气候寒冷而选择避风向阳或低洼的牧场;夏秋季节,每日2 次饮水,冬春隔日饮水。
“逐草而居”,虽然是蒙古民族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游牧区域具有绝对随意性,各地区的草牧场要划分区域,各部落要在固定的区域放牧。因此,蒙古民族的季节迁移、转换营地基本都限于在特定的区域内进行,以一个区域为核心构成放牧空间是草原上通行的习惯。例如在《蒙古史》中有这样记载“各部落各有其地段,有界限之……”。
总而言之,蒙古族的移动性游牧方式既是协调人、自然与牲畜三者关系的自然法则和适应自然的结果,更是主动保护草原的选择,它确保了牧草和水源的生生不息。因此,蒙古族游牧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生态气息。
【参考文献】:
【1】《科尔沁右翼中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