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懿
摘要:博物馆中所收集和展出的文物均为历朝历代人类的文化遗存和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能够带给观看者美的感受。但是目前很多的博物馆,更倾向于对于文物历史价值的展现,而忽视了对文物艺术价值的展现,忽视了对公众审美能力的引导。很多的文物都反映了所处时代的主流审美取向,也是中华传统美学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博物馆需要利用文物具有的艺术价值引导公众感悟文物之美,提高公众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艺术价值;美学教育
国家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的“美”指的就是美育,美育是让学生能够拥有感知美和发现美的能力,学会正确地看待美与丑,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实际上,美育教育的效果不佳,尤其是公共美育教育的体系不成熟,这也是导致了当今社会的审丑文化和庸俗文化流行的原因。而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共机构,有引导公众审美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博物馆中所收藏的文物均是历朝历代不同阶层的遗存,体现了所在时代的主流审美,因此,博物馆需要挖掘文物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传播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
一、关于美学教育
美学教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美学教育一直存在,以我国为例,从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所佩戴的装饰品到新石器时期充满了生气、却又怪异的彩陶人面鱼纹盆均体现了原始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从商代的西周日己觥上诡谲神秘的兽面、夔龙等纹样到西周牛尊上面华美流畅的云纹和夔龙纹均体现了商周时期的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法制,了解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宗教祭祀、巫术、神灵的影响。所以,仔细地分析了解不同时代以及不同民族的艺术作品就可以了解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美学的感受是不同,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对于美更推崇的是意境美,追求人与万物的和谐和统一,而西方国家由于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导致他们更加侧重于直接描绘出生命、死亡等,以审痛为主。
美学教育是在西方形成了具体的教育体系,而西方的审美方式和审美观念于中国的审美观念有很大的区别,导致美育教育体系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不符,从而导致了公众美学教育陷入尴尬的局面。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传统的审美观念已经根植于我们的血液中,无法改变,因此无法全面的接受西方的美育教育体系,因此,只有在公众美学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公众去感受文物的艺术美,才能够提高公众的审美能力,而博物馆则是最佳的教育场所。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创建博物馆时所处的特殊政治环境和时代背景,导致了人们对于博物馆的认知就是认为博物馆是主要展示文物历史价值的场所。而这样的认知也使得了文物的艺术价值无法得到有效的展现,因此,博物馆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需要深入的挖掘文物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促进公众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
二、博物馆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展现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观看博物馆的一件文物展品时,能够感受它的美,但是由于人们文化素养、知识储备、表达能力、艺术素养的不同使得部分观看者可以准确地用语言用文字去描述出文物的美,而且还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让他人在没有观看过文物的前提下对文物的美有了基础的认知。但是有些人则受限于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使其只能感受到文物的美,却无法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审美知识的缺乏。要让所有的人都系统全面的学习审美知识是天方夜谭,而博物馆则需要在观众参观博物馆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文字对文物以及观众看到文物时所产生的情感进行定义,从而向公众传播基础的审美知识,促进公众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博物馆艺术价值的展现方式
目前,我国很多的博物馆由于专业讲解人员的缺乏以及其他因素导致很多人在参观博物馆文物的过程中会看到一些模糊性的词语,如“意境深远”“构图巧妙”“清新脱俗”“工艺精湛”“笔墨精妙”“古朴雅致”等词汇这些词汇,而这些词汇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可以理解,而且专业人士还可以从中了解文物作品所表达的其他内容。但是对于非专人人士而言,看到或者听到这些词汇时无法产生共鸣,导致很多观众只是走马观花,没有在博物馆中通过观看文物得到情感上的升华,也没有通过文物的观看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
(一)应用精准的美学语言传播美学知识
博物馆在展示文物或者讲解文物时,需要采取更加感性、精准的语言,要向观众传递文物蕴含的情感和时代精神,要让观众能够与文物以及与文物所处的时代产生共鸣,给观众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而这种体验让观众能够在其他场合面对其他文物或者艺术作品时,用准确的语言来形容出自己看到这件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和对于作品的认知。而要能够用准确感性的语言去描绘这件文物以及文物作品所包含的内容,则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一般情况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的专业为考古专业、历史专业等,但是大部分的工作人与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学教育。因此,在讲解文物时就会高频率的运用一些模糊性的词汇或者过于专业的词汇,不利于观众的理解,所以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不断学习美学教育相关知识,才能够在工作中向观看者传递文物作品的艺术价值,给观看者带来美的感受。
(二)应用文物的历史背景引导审美活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美学理念和审美观念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是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处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宗教信仰等均会影响到审美观念的形成。因此要了解一件文物,了解这些文物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就必须要了解这件文物所处时代以及所处时代的历史知识,如果要抛开文物所处时代以及所处时代的历史知识单独去讲文物的艺术价值是错误的。如“曾侯乙建鼓底座”,对于这件文物如果抛开其所在的历史背景,仅仅将其作为一件艺术品去欣赏,只能够看到不同的龙身相互缠绕,感觉到诡异、变化莫测,而如果能够结合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去看待这些文物就能够了解到,曾侯乙建鼓底座是当时青铜冶炼技术达到巅峰的作品,至今,用现代科技无法还原,足以证明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技术的绝妙非凡。又如“青铜神树”这件文物,如果将其作为一件艺术品,那么只能够了解到青铜神树的造型特征,而如果结合《三海经》和三星堆文明来讲解这个文物,就能够感受到古蜀人的精神信仰,感受到神树被赋予了神圣性,是古蜀精神信仰的一种体现。而观看者要从文物中感受到这些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常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这些历史知识则可以由博物馆进行主动的传输,而审美感知能力则需要博物馆主动的引导,引导公众对于文物进行审美感悟。
在公众对文物进行审美感悟活动的过程中,博物馆需要让观看者结合自己的认知、文化素养以及审美方式去感受商周的青铜器中的庄重、神秘之美,感受秦朝兵马俑气吞山河的气势和军士的威武雄壮,感受西汉长信宫灯的轻巧华丽,感受西晋青瓷的清澈优雅,感受南北朝时期石刻中蕴含的异域风情,感受唐三彩的富雅典丽,感受宋朝耀变天目茶碗中感受浩渺宇宙和宋代斗茶艺术的鼎盛,感受辽代覆面中一窥契丹文明这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后所孕育出独特的民族文化,感受明代玉器中的清新活泼和人文色彩……当博物馆展出不同朝代的不同文物后,给观看者提供有关文物的历史知识和背景后,在引导观看者进入审美状态后,就需要顺其自然,让观看者在审美活动中感受不同文物的美和背后所蕴含的内容。
(三)不拘泥于文物的真假
一般情况下公众会以博物馆所收藏藏品的质量、数量和真假来衡量一个博物馆综合质量,对于公众而言,在博物馆观看展览时,希望所观看到的文物不会出现赝品,希望能够从真品中感受到所蕴含的历史感,体会到文物中的艺术价值。因此很多的博物馆都会在准备主题展览时,如果博物馆对于某一个时期缺少相应的文物,就会采取四种方式,第一是向其他博物馆借用,在展览结束后归还,第二是在民间购买或者征集部分文物,来进行展出,第三是展览文物复制品,第四就是有意识的忽视这一时期的文物展示。
从博物馆的美学教育上角度来看,没有必要执着于真品,在博物馆中进行美学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艺术史展览,因为这种展览能够将古人审美情趣之美,审美方式的变化过程逐一展现出来,公众可以通过文物形象的了解古人不同时代受到不同影响,从而导致审美情趣发生的变化,能够带给公众心灵上的冲击,能够让公众在观看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但是,如果博物馆只是因为收藏的藏品缺少某一时期的文物,因此在展览的过程中会忽视这一时期的讲解,就会导致展览的效果降低。对于博物馆而言,如果频繁地向其他博物馆进行借展,会对珍贵文物造成一定的伤害,不利于文物的保护,而要在民间购买文物则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机遇,因此博物馆可以采取复制品的方式,当前相关技术可以对很多文物进行精准的复制。
四、结语
缺乏审美能力的人精神世界的空虚的,不知道什么是美,也不知道什么是丑,也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博物馆需要改变传统的理念,在展示文物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物历史价值的讲解,而是要强化美学教育,引导公众通过观看文物提高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戴石.博物馆美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博物院“体验宋服之美”系列课程为例[J].福建文博,2019(3):88-91.
[2]鄭茜.作为方法论的民族文物——民族文物价值认知的方法论意义初探[J].博物院,2019(4):59-66.
[3]周孟圆,杜晓帆.文物的价值在行动中产生——文物价值认定的前沿理念与经验[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1):15-25+108.
[4]肖琼,彭艳花.论博物馆的现代美学意义——以云南博物馆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33(1):25-30.
[5]孙华.遗产价值的若干问题——遗产价值的本质、属性、结构、类型和评价[J].中国文化遗产,2019(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