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9-10-20 01:11刘芳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9期
关键词:围术根治术胸腔镜

刘芳

【摘  要】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渗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1/15),对照组共发生肺炎、吻合口渗血、肺漏气等各类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4/15)。结论:针对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围术期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4-7484(2020)09-0207-01

目前肺癌是一种发病率、致死率增长最快恶性肿瘤之一,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胸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肺癌的治疗效果,延长了患者的寿命,提高其生存质量。手术过程中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必要措施,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系统护理,可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以30例接受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分析我院近三年收治的30例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57.6岁;肿瘤分期:21例I期,9例II期;腺癌24例,鳞癌4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癌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排除肿瘤无法切除者或远处转移者,排除胸腔镜无法进入者,排除合并其它系统重大疾病者。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类、癌症类型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性护理措施,执行医嘱为主。观察组则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肺癌患者术前会由于对疾病、手术缺乏了解而产生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其对疾病形成客观认知;讲解切除病灶的意义、效果、胸腔镜的技术优势等,提高患者的信心,缓解其不良情绪。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吸烟的患者,要严格禁止戒烟。(2)术中护理:术中要营造一个良好、温馨的环境,术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疏导其紧张、恐惧心理;手术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术中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协助患者摆放舒适体位,取侧卧腰桥卧位,选择舒适的胸部软垫;于骨隆突处放置软枕;麻醉后导尿,尿管可涂抹利多卡因乳膏,避免患者苏醒后由于异物感而躁动不安。(3)术后护理:术后继续强化患者戒烟意识;指导患者掌握腹式呼吸、咳嗽咳痰的正确方法,定时雾化吸入;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定时挤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等,避免引流管发生扭曲、堵塞、受压等异常情况,准确记录引流量。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管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肺不张、肺炎、吻合口渗血、肺漏气等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研究数据录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1。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渗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1/15),对照组共发生肺炎、吻合口渗血、肺漏气等各类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4/15)。见表2。

3 讨论

目前胸腔镜根治术是治疗肺癌较为理想的方法,其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其 也存在一定风险,导致肺漏气、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围术期科学、系统、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措施。常规护理多为功能性护理,侧重点在于疾病的护理,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系统性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理念,从心理、生理等各个方面照顾患者的感受,提高手术效果。本研究观察组采用系统围术期护理干预,其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针对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围术期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燕.预见性手术护理配合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 ,2019,32(11):128-129.

[2]欧琳.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和手术配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4):251,254.

[3]褚小珊.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的护理方法研究及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4):70,81.

[4]王艳,吴菊花.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护理配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0):23-24.

[5]陈玲.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护理配合与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4):49,52.

猜你喜欢
围术根治术胸腔镜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围术期中的价值体会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