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剧论视角下大学生在不同网络社交平台的自我呈现

2019-10-20 23:52湛晓晨王浩曾秋月孙唯真喻阳
广告大观 2019年7期
关键词:微博微信

湛晓晨 王浩 曾秋月 孙唯真 喻阳

摘要:该文意基于拟剧论的视域下,浅谈拟剧论在新媒体时代的突出变化和变化背后的原因,聚焦于微信与微博这两种新媒体社交平台,并通过对比大学生群体在这两种不同社交平台所进行自我呈现的异同,联系社交平台不同的自身特性和传播受众等,分析大学生在微信与微博自我呈现不同的原因和影响。

关键词:拟剧论;网络社交;自我呈现;微信;微博

一、新媒体时代“拟剧论”的新应用

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所提出的“拟剧论(Dramaturgy)”是从“符号互动论”演变而来的,其直接来源是舞台表演理论。

(一)“拟剧论”的主要观点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大舞台,而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是演员,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表演。我们十分关心自己在其他人面前的形象,并运用各种手段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这一过程被称为“印象管理”,它是“拟剧论”的核心。而当现实与预想的表演方式不符时,那么可以摒弃预定的剧本,鼓励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适当的表演。

“前台”即人们将自己意图呈现的形象展示的地方,“后台”是可供人们将自己不想示人、真实的形象状态贮存的平台。“前台”与“后台”并无严密的界限,可相互转化。比如,一对恋人在房间内争吵,此时有朋友来访,恋人并不想将此事示人,便呈现出相亲相爱的状态,这时,原本的“后台”已经转变为“前台”。

(二)新媒体时代“拟剧论”的突出变化

舞台上表演者的身份多重化。不同于过去面对面社交中表演者身份的固定化,现在只需注册一个账号,我们可以在不同平台甚至是同一平台展现截然不同的形象。比如,经过包装,一个中年阿姨俨然可以成为一个花季少女。

表演区域变得随机化和灵活化。与以往近距离社交不同的是,现代社交集中于一台微型智能手机中。无论我们之间相距多远,无论我们隔了几个时区,眨眼的功夫,一条微信就能从墨西哥湾抵达红海。

观看表演的观众变得“被动化。传统社交情境下,观众就位于在我们的附近,我们无法避免眼神的交流与碰撞。而如今,收看我们“表演”的观众位于移动终端的另一方,我们的面部表情变化以及肢体动作无法被察觉到。

(三)“拟剧论”适用范围变化的原因

首先,新媒体用户可以对自我呈现的时效进行控制。微博、微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同样可以随时随地删除信息,如果不想让其他人看到很久以前发布的内容,可以设置允许外人访问的期限等。

其次,新媒体用户对于是否呈现真实的自我拥有自由决定权,“匿名”同样被支持。用户既可以选用自己真实的照片作为头像,当然不这样做也是被允许的;用户可以对一件事情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同样也可以选择服从他人的观点。

最后,新媒体用户还可以对接受自我呈现的受众进行选择。对于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发布的内容的时候,可以将对方屏蔽,进而对方无法接收该内容。同样,如果只想让少数人看到自己发布的内容时,可以设置“仅对谁可见”,这样就会在无形中减少了一些误会和冲突,为用户带来了切实的便利。

二、微信——逐渐被大学生冷淡、疏远的社交平台

(一)微信平台上“自我表演”情况概述

分享失败,即网络形象破灭。微信,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用户可实时发送语音,图片,文字,视频,还可以通过扫一扫,摇一摇添加朋友,并可以将自己的心情感受分享到朋友圈,他人可通过点赞,评论来表达对此的看法。微信自誕生以来就广受大学生群体的追捧,目前,微信平台俨然成为了大学生“表演”的“主要舞台”。微信朋友圈作为用户分享自己日常点滴生活以及对于整个社会的观点和看法的平台,对于展示用户本人的形象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我们深处其中,既是一名演员,又是一名观众。我们想方设法让自己分享的内容足够吸引观众,提升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进而赢得他人更多的关注。反之,如果自己分享的内容没有让观众产生共鸣,那么也就意味着分享失败,甚至会在他人心中产生厌恶与疏离感。比如,当同龄人都在表达对某人的“深恶痛绝”时,如果你表达了对他的支持,那么你很可能会被认为“不合群”,甚至会被“孤立”。

“冷淡”与“无力”并存。在社交活动更丰富的同时,“表达态度”却变得更加“高能耗”。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约三成的人从来不会在微信上发布任何东西,而在剩下的愿意在微信分享内容的人群中有八成的人会在发布之前,格外考虑所要发布的内容。在通过对大学生在朋友圈中的行为的调查发现,“只浏览不点赞或评论”的人数占比超过半数。此外,在206份有效问卷中,有133人选择会对微信好友进行分组,并在发布内容时设置“可见”或“不可见”的人。同时,在“是否会在朋友圈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一选项中,有八成的人选择“不会”。在微信头像的选择方面,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不会选择自己真实照片作为微信头像”。国内某艺人曾说:“与其在微信上点赞讨好别人,还不如好好睡一会儿觉。”

的确,我们越来越不愿意在微信上社交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这个最具备“敢想敢做”精神的群体,在微信平台上表现得如此谨慎甚至是保守呢?对此,我们进行了探究。

(二)微信平台上不同行为的背后原因

首先,微信已经由最初的“熟人圈”逐渐变成了一个“半亲近”的社交平台了。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商场或者在逛街时,常常会有人以推销某种商品、或能够给你带来福利为理由,提出添加你的微信;或是在某些具有共同爱好但彼此并不是很熟悉的群聊中,有人会以“我也喜欢……,交个朋友吧!”为理由发出好友申请,对此,大学生群体一般会因为没有什么顾虑而同意了对方的好友申请。因此,我们微信列表中就出现了一些我们与之交流甚少甚至从未见过面的“好友”,选用自己真实的照片作为头像的确不太合适。

其次,大学生群体与父母老师等代际间存在着无法忽视的年龄代沟。微信是大学生群体沟通亲人以及老师的主要途径。由于双方巨大的年龄代沟,一些新兴事物以及时尚用语并不为家长和老师所知,所以很容易出现对某事物的误解,进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有一篇文章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女大学生在朋友圈中发了一张自己喜欢的“爱豆”的照片并配文“我老公又帅了!”随即,父母在下方评论“这是你老公?啥时候结的婚?”这本是女生开的玩笑,但父母却深信不疑而闹出了笑话。

最后,社会中同龄群体的价值趋向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龄人对自己的看法无疑对大学生的行为举止产生了塑造和规约的效果。当同龄人都在表达对一件事情的不满时,如果自己却表达出对此事的认同,那么很可能会被同龄人误解为是在“装清高”,还会被定义为“格格不入”,甚至会被群体孤立。如今,我们或多或少地都在经历着“理所当然”的“价值绑架”,不遵从群体主流价值观念的人会被当成“异类”,虽然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态度本身并没有错。大学生既不想失去长期维系的社交关系网络,同时也不愿意被当成个“怪人”,所以,这就导致了大学生群体在微信中呈现出“与其发声,不如不发”的有违常理的状态。

三、微博——大学生自我呈现随意度较高的网络平台

(一)微博平台上大学生使用状况概述

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国内网络社交软件的市场扩大,使得人们的交往更加便捷,国内QQ、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社交软件在年轻人行列中受欢迎程度极高。网络社交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交空间,在这个新的社交空间中,人们常通过对信息传播的选择和呈现方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自我角色塑造。不同网络社交平台,由于信息受众、平台性质和网络社交方式的差异,人们对于自我也进行着不同程度和角色的塑造。

微博,是指一种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媒体、网络平台。

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59%的人会在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上分享日常生活或心情的文章,84%的人会在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上发表相应内容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个平台的受众,20%的人表示自己更喜欢在微博平台上(并不仅限于微博平台)分享自己日常生活的照片及其他。

(二)微博平台上传播状况概述

传播对象方面,微博的传播对象以陌生受众为主,是弱人际关系,用户粘度较弱,用户之间的联系并非很紧密,即为弱联系。由于微博不同于微信和QQ,并不需要形成双向的好友确认关系,所以微博的传播对象往往是熟人与陌生人相结合,一部分是微博互相关注了的好友熟人,一部分是单方面关注了传播者的陌生微博粉丝,或者由于关键字搜索、同城推荐、热搜推荐和带了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标签而成了传播对象的陌生人,尤其是在微博的热搜榜和超级话题中,陌生的关注者和发表微博者数量基数很大,在热搜榜和超级话题下发布微博的传播对象便大多是陌生受众。并且在微博中,由于用戶自我呈现的观众大多是陌生人,用户使用微博大多时候并非为了同熟悉的人沟通与交流,多数情况下,用户参与的都是与自己个人生活关联不大,也就是公共事务,通过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评论来表现自我,“社交”的内涵较弱。

传播媒介方面,微博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信息平台,如同门户网站,更侧重于大众传播,是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裂变式传播,信息的传播者也完全无法预知信息的发送和接受,并且微博不同于朋友圈的是,微博支持直接二次转发或多次转发,因此可以进行大规模的传播,且范围很广泛。

传播内容方面,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最基础的还是用户发布与个人有关的内容,比较偏向于生活化,可以是发布一些旅行时的、美食的、健身时的照片,也可以发布一些所见所得、所思所想,甚至只是一些关于心情的只言片语,由于微博的传播对象大多是陌生受众,所以更具有随意性,由于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传播对象以熟人为主,用户粘度较高,所以一些用户不愿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发布的内容,会转而选择将其在微博发布出来,这也体现了用户在不同的社交平台想要展现的自我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由于微博属于开放性的扩散式传播,传播内容上公共性话题也占比很大,可以涉及很多方面的话题,比如可涉及政治、经济、娱乐文化、国计民生和社会热点事件或人物,传播信息具有公开性和随意性等特点,比如,微博的实时热搜榜就涉及很多方面的话题,虽然大多数时候由娱乐明星的热搜话题占据榜单的大多数,但是榜单中也不乏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事件等话题,在这些话题下,用户可以发表自己对于该事件的想法,用户之间还可以在话题下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

传播效果方面,由于微博中的传播对象更多的是陌生受众,并且允许二次转发和多次转发,因此传播内容可以经过大范围转发从而在社会上形成舆论压力,但是在微博转发或评论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谣言或灌水现象,导致真正的传播内容被混淆或者弱化,因此微博的信息在可信度上可能会不如微信或QQ的信息。

传播速度方面,微博的传播是即时性与延时性共存的,微博博主发布消息后,传播对象可以进行实时查看,同时也可以延迟阅读,并且这个延迟的时间甚至可以比较长,接受者通过主动刷微博来接受信息,大都由接受者掌握接受信息的时效性。

发布信息类型方面,微博可以发布图片、视频、文字、链接等内容,还可以进行直播,类型比较多样。

(三)大学生在微博平台的自我呈现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动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进行“自演自导”式自我呈现。大部分微博用户的微博粉丝数量很少,甚至没有粉丝关注,这些用户使用微博、通过微博进行自我呈现往往不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也不是为了社交,而是享受这场“独角戏”,在这个比较自由的平台之上,随心所欲地展现自我,“独角戏”的演员和观众都是用户自身,既可以满足用户本身的表达欲,还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发泄负面消极情绪,因为对用户来说,相对于朋友圈和QQ空间,微博才是最放松的表达平台,这也就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朋友圈和微博发布内容往往不同,所进行的自我呈现也就不同。比如许多大学生用户只单纯在微博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情,并不追求旁人的认同和关心,只是纯粹的自我表达,有时甚至偏向喜欢发布一些比较消极悲观的感言来舒缓压力,或者发布一些关于追星的内容,因为朋友圈的内容面向家长亲戚、老师朋友同学等等,大学生用户往往会规避发表过于消极的言论或追星的内容,而在朋友圈塑造自己比较积极阳光或严肃的形象,而在微博会更加随意和真实。并且由于微博平台支持直接二次转发,大学生用户也会转发一些自己认同的别的博主的微博内容,内容往往比较丰富且涉猎范围较广泛,与朋友圈的较单一内容形成差别。还有,许多大学生用户在微博发送内容的数量往往多于朋友圈,因为觉得频繁更新朋友圈可能会惹人嫌,从而不希望在朋友圈表现得太过活跃,便将表达欲抒发在微博平台,哪怕是发布多条内容自说自话,也并无后顾之忧。

其二,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用户在微博平台了解信息的渠道往往是通过微博热搜榜,在如今新媒体的大环境下,一个热点事件够不够“热”往往体现于它在各类网络平台上的数据,微博的热搜榜就是体现之一,比如事件话题在微博热搜榜占据的位置排名、时间长度、讨论热度等等,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事件的热度,因此用户使用微博,可以紧跟时事热点,更及时地了解到更多的热点信息,有時候还不仅局限于了解信息而已,甚至可以参与话题讨论,与不同意见的用户展开辩论,与相同意见的用户达成共识,这些可以说也是网络生活丰富多彩的表现之一。比如许多大学生用户喜欢利用微博平台来了解时事热点,参与热点事件的讨论,以紧跟潮流,或者利用微博平台追星,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通过微博平台不仅能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偶像的实时讯息或微博动态,还可以为偶像做数据、打榜等等,更可以通过微博超级话题的平台与其他粉丝相互交流。

(四)弊端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学生的确会考虑如何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下呈现自我,但是由于这样或多或少的担忧,也造成了朋友圈和QQ空间一定的现实问题,如隐私悖论现象显著存在,情感倾诉欲望降低,甚至会减少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自我呈现。同样,由于在微博中无所顾虑的发表评论、看法,可能会触及一些网络使用规范,用户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反而会对自我形象的呈现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何一些网络社交平台被“定义”、被“符号化”,比如在微博上才可以讲真话,无须在意其他人的态度;而在微信和QQ空间上就要设置“分组可见”等等现象,找出大学生们的顾虑根结所在,从而改善这种在不同网络社交平台上表现“真我”和“客我”的现状,真正帮助我们大学生群体正确理性地进行自我呈现。

结语

国内用户规模较大、极具代表性且大学生用户占比较高的两个网络社交平台——微信和微博。虽都为网络社交软件,却有较大差别。微信属于关系型社交平台,主要功能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定位是通讯工具,主打熟人社交,QQ和微信相似度较高。而微博属于内容型社交,社交圈子主要由兴趣主导,主要功能是发布内容,社交人群更广,接触的对象中陌生人较多。往往人们在这两种平台下呈现出的角色也不尽相同。

尤其以年轻群体即大学生为主,开始习惯于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自我呈现,并且普遍存在在不同的网络社交平台进行不同角度的多样化自我呈现的现象,符合拟剧论内容。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的个人主页都可以算作个人自我呈现的“前台”,用户在发布各种信息的同时,构建着不同的人物特性,实现自身的形象管理。根据国内广泛的调查,用户在使用微博和微信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自我呈现存在较大差异。

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即参与互动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人们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左右他人,以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

参考文献:

[1]  孙艺. 微信及微博用户差异化的印象管理行为探析[A].媒体观察,2019.

[2]  吕晟. 新媒体环境下“拟剧理论”的新发展——以微信“朋友圈表演”为例[J].传播与版权,华南师范大学,2018.

[3]  韩金. 朋友圈“打卡”:社交媒体时代的理想自我建构[A].新媒体研究,2019.

[4]  王凤仙,徐光寿,王志军. 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研究[A].高校辅导员,2018.

[5]  雪莉·特克尔. 群体性孤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6]  靳瑜. 基于微信、微博探析新媒体用户行为差异[A].传媒论坛,2019.

[7]  刘威. “拟剧理论”下用户使用微博与微信的对比研究[A].新闻知识,2019.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猜你喜欢
微博微信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微信
微信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
微信
微信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