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泓冰 王强
摘要:在经济一體化时代,电力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内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企业物资管理能力的提高,不仅促进了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物资管理在电力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工作体系。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
引言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为企业更有效地处理海量信息,进一步提升数据分析能力,针对企业内部的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然而,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也需要进一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各个方面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尤其是电力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要进行更加集约式的管理,采取集中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使各项管理操作形成集成物流和信息流。因为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仍然比较根深蒂固,导致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欠缺,在具体的工作中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着重处理。
1电力企业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缺乏对应的功能模块
现阶段,电力企业在物资管理过程中,已经基本构建了自身的信息化系统,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基本上有效实现物资管理的卡片管理、存量统计等相关功能。但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还不够健全完善,缺乏更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评价、保值增值等一系列相关模块,系统并不够健全完善,在物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也不够完善。所以,从整体上来看,物资管理、评价考核机制仍然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并没有着重结合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进行更大程度的完善,相关数据缺乏客观性和精准程度。与此同时,也特别容易导致在物资管理过程中出现购买重复,物资闲置等相关方面的问题。
1.2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数据缺乏更有效的可追溯性
尽管在实践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绝大多数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物资管理方面研发了相对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然而,在实际操作环节,其基础数据的来源缺乏可追溯性,数据的源头不够统一,有很多口径不一致的情况,有些数据甚至用手工的方式进行填写,使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出现人为操控数据的情况,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财务系统的自动化和精确化,缺乏相对应的管理基础。大数据的应用为电力企业提供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持,使物资可以从请购、审批、购买、验收入库、使用、报废等相关方面获取更丰富的数据,随着是资产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批量化,在具体的物资管理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价值密度低、易购的情况,呈现出大数据特征,在这样的情况下缺乏可追溯性,就会导致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共享平台无法真正意义上发挥具体效果,不能提供相对应的数据和决策支持。
2基于大数据的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2.1建立一套健全的电力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
针对目前的管理手段,进行现代化的改进,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尤其注重对物资流动状况的记录,保证物资购入与管理的透明化。对于企业日常的资金动向、采购计划、物资储备与产品的质量管理都要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物资供应的现代化管理。对于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对接及优化,让企业的员工可以根据企业的管理系统随时地进行信息的查询,而且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而言,可以根据这个系统时刻对人员的职能进行高效地监管。
2.2利用大数据构建合理化物资管理模型
①以单价十万元为衡量标准。某段时间内该种物资的购买单价如果在十万元之内,那么操作人员就可以把这种物资归类为B类;如果某段时间内该种物资的购买单价等于十万元或是高于十万元,那么操作人员就可以把这种物资归类为A类。
②以通用性为衡量维度,通用性维度以物资小类使用单位(二级企业)数量2家为界限,进行流通性指标标识,对系统中一定时间段内同一物资小类使用单位数量>2家的进行“+”号标识(结合价值维度,物资类别可进一步分为A+和B+两种);对系统中一定时间段内同一物资小类使用单位数量≤2家的进行“-”号标识,上述“+”和“-”分别代表物资通用性的强弱。
③以流通度为判断维度,企业库存供给率=单一企业库存物资小类现有量一单一企业物资小类一定时间段内采购量/单一企业物资小类一定时间段内消耗量。此时,企业可以提供的库存最大供给率就是该类物资提供商所拥有的最大供给率。如果该类物资的最大供给率大于零,同时最小供给率小于零,那么就可以视该物资具有高流通性;如果该类物资的最大供给率小于零,同时最小供给率大于零,那么就可以视该物资具有低流通性。
2.3大数据分析在物资采购计划的应用
第一,近年来,为了提高发电厂的维护费用使用率和降低库存资金的占用率,指导班组计划员有针对性的进行本品备件的采购大数据分析,建立常用的物资种类库,并及时捕捉跟踪日常材料的消耗和补充情况,使物资维护种类库越来越精准、越来越有指导意义,达到使用的价值,提报最佳的计划策略。
第二,由于各个电力企业使用的发电机组设备类型不同,所根据的大数据分析建立的数据库和指导建议更适合自身的企业,但大数据的分析模式可以应用到其他电力企业。因为电力企业的机组等级检修有标准化的要求和形成了规范的检修项目资料,所以根据大数据的分析模式对检修使用的备品备件进行分析,得出检修需要的备品备件物资的参考类别库,以此为依据,使检修人员在检修时避免出现漏项和添项的错误操作。根据提报的优化计划,大大的降低了检修的费用。
2.4定期培训物资管理人员,提升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在电力物资管理过程中,相应的物资管理人员要具备全局观,树立物资管理战略眼光,并能够进一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的相关因素,针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全新商业模式进行有效掌握。要着重针对物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具备充分的物资管理知识和技能,针对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进行着重探究,充分了解大数据、云计算等全新的处理流程和模式,充分把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物资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技能,不仅仅限制在掌握传统物资管理的各项操作技能,更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具备风险识别、预防网络风险等相关能力,以及确保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能力。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电力企业电力物资管理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企业要确保引进和培养更多更优质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构建素质更高的物资管理团队,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召开物资管理的讨论沟通会议,对管理人员进行新思想、新理念的培训教育,形成更加和谐良好的交流氛围,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对应的奖励机制,确保管理权力和决策权力能够有效地分配到相关工作人员,这样能够使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被充分激发,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电力企业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发展,大数据的时代对各个行业都有着变革性的意义,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实际生产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电力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和实现了企业的成本领先。有价值的数据和优化的策略提出了物资管理的优化建议,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实现了降低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官志华.大数据分析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7(9):132-135.
[2]官思发.大数据分析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情报杂志,2015(5):98-103.
[3]廖志星.新形势下电力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思路[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7):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