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摘 要:本文对幼儿园“真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进行了总结:一是认真观察幼儿行为,是进行指导的基础;二是找准最佳介入时机,是有效指导的关键;三是使用适宜的介入方式,可以提高指导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真游戏;教师指导;策略
将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促进了幼儿和谐健康成长,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但是在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教师指导方面的问题比较集中。本文站在课程游戏化改革的视角,对幼儿园“真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认真观察幼儿行为,是进行指导的基础
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要转变角色,由原来的高度控制者、主宰者转变为组织者、支持者、引导者,给孩子们提供更多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自己则认真观察他们的游戏行为,寻找恰当的时机给予支持与帮助,以推动游戏的顺利开展,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如在以“阅读书屋”为主题的游戏活动中,我们可以邀请孩子们和教师一起准备游戏素材,包括可爱的布偶娃娃、富有童真童趣的卡通图纸、有破损的绘本、小剪刀、胶带以及硬纸板等材料。在开展游戏活动之前,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思考“阅读书屋”是做什么用的?在玩游戏时怎样积极参与到这个主题活动中去?等等。接下来,教师就要引导孩子们亲自设计与布置书屋,在他们动手操作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并及时进行恰当的指导。有的孩子会把卡通图纸往墙上贴几张,往桌子上贴几张,目的是对墙面和桌面进行装饰。有的孩子则把有破损的绘本拿来修补。在游戏的过得中,有两名幼儿在讨论硬纸板的用途,其中一个说让他来当画板吧,说着就要拿笔在上面画画,此时教师要进行介入指导,并问:“这里是‘阅读书屋,你们再想一想,阅读书屋里弄一块硬纸板做什么呢?”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可以用硬纸板制作桌子或者是一些纸盒,桌子用来读书,纸盒则可以装一些图书或阅读时的书签等小物件。”
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扮演观察者,为孩子们“让”出了游戏的时间,通过观察分析来支持每一名幼儿的游戏行为,并进行正确的指导。
二、找准最佳介入时机,是有效指导的关键
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介入欲望,会随时进行介入,有时介入的早,影响了幼儿自主探究的深度;有时介入的晚,导致幼儿游戏提前结束了,这些都是因为教师没有找准介入的时机,从而使教师指导失效,或对幼儿游戏的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在哪些情况下介入,既不会干扰幼儿游戏,又为他们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呢?
如在建构游戏“我们的游乐场”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搭建,有的房子需要三角形的屋顶,有的房子需要长方形的屋顶,孩子们对于使用哪种形状来建造屋顶比较困惑。于时,此时教师就可以设计问题对幼儿加以引导:你们在大街上、电视上见过哪种形状的屋顶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他们说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接下来教师邀请孩子们按照自己见过的屋顶来搭建游乐场建筑的屋顶。由于教师掌握了恰当的介入时机,从而使游戏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在搭建屋顶的过程中,当教师发现孩子们总是发出“唉!哎呀!”等叹息之声时,就得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孩子们恰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搭建成功,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使用适宜介入方式,可以提高指导质量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找准介入的时机,还要使用恰当的介入方式,这样才能既快又好地推动游戏的顺利进行,为幼儿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如美工区“制作小汽车”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按照图纸很快就完成了汽车的制作,接下来他们就各自拿着小汽车在教室里玩耍,并玩起了“在道路上开车”的游戏,场面有点混乱,为了维持秩序,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并制作了一个交通信号灯放在教室中间,并开始指挥交通,一边指挥教师一边说:“这里是公交车的路线,请公交车司机把车开到这里来;这里是小汽车的路线,请小汽车司机把车开到这里来……”于是在教师的指挥下,孩子们按照交通规则开车,增強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也促进了他们社会交往,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教师发现孩子们游戏时很混乱,就大加责备,常常会打击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如果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介入游戏进行指导,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存在小学化的倾向,课程游戏化改革是治理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五大领域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组织与开展了大量的游戏活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但是在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面还存在着教师“高度控制”的情况,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并不能完全获得“自主权”,因此游戏的兴趣不高,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度降低。为了提高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质量,我们对“真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策略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并总结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希望给教育同仁带来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静.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的探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4):252-253.
[2]史巧文.一个案例引发对幼儿游戏的再思考.山西教育:幼教,2017(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