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
“有人私底下问,初心在哪里,我不敢确定自己还有没有初心?我说那你就检测一下啊,他说初心还能检测?我说能检测,办法也不复杂,认认真真读一遍《共产党宣言》,看你会不会心跳加速,就知道初心还在不在!这个检测方法的原理是:初心至少不亚于初恋的感觉,心跳加速就证明初心在你身上还活着,还有生命力。”团中央第九次集体学习宣讲会上,靳书君淋漓尽致的讲述,赢得了现场阵阵笑声和掌声。在做客中央团校“青年论坛”时,靳书君把自己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宣讲的经验体会,概括为“用理论逻辑激扬青春旋律”,就是关注青年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媒介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寻求答案,思政课教师需要掌握透彻的理论逻辑,为新时代青年提供经典的解答。
靳书君先后攻读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2005年开始在广西师范大学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现任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团中央“青年讲师团”讲师、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基地导师、广西党的建设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基地办公室主任、广西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在1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传播、普及和思政课教学生涯中,靳书君深入了解青年个性特点和理论需求,他撰写的《非公经济青年创业人士政治认同调研报告》,获广西统战理论政策创新成果一等奖;他执行主编《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必读》和副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教师读本》,成为许多青年知识分子的案头书;他主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桂北地区长征精神体验教育“一日行”》,双双被评为首批广西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
《中华儿女》:看了你的书,听了你的课,感觉到无论是切入还是说理,都非常能抓住人。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班,有自己的理论功底,除此而外,教学方法、宣讲技巧,是不是最重要?
靳书君:实事求是地说,方法、技巧都是相对的,在理论功底积淀起来的前提下,很多方法、技巧就会油然而生,所以叫熟能生巧。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力不够,奢谈方法、技巧,那是投机取巧,容易陷入轻率、轻浮。其实即便是个人的理论功底和功力,对教学实效、宣讲实效而言,也不是最重要的根本因素。最重要的是青年的社会存在,是新时代为中国青年奠定的可能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度、深度和广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让当代青年的理论自信激增,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广泛传播和接受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宣讲方面取得成效,首先要归功于我们这个需要理论又必然能产生理论的伟大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首先必须能够进入青年生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才有可能激扬青春旋律。
《中华儿女》:那么乘着新时代中国青年在理论上越来越自信的东风,你特别强调用理论逻辑激扬青春旋律,“逻辑”和“旋律”,感觉一个特别抽象、一个特别生动,两者怎么样贯通起来?
靳书君:理论自信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了可能性、可行性,要变成必然性、实然性,离不开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和宣讲,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传授的不是青年日常生活的零碎知识,而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青年生活经验的表面现象,而是现象背后的内部联系。
我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感觉到,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实不实、硬不硬、真不真,是超乎各种方法、技巧的本根,因为这决定着教学宣讲能不能生成理论逻辑,逻辑明熙,才能说理通透,才能理论彻底,而理论彻底才能抓住人、说服人。恩格斯说,对一切自然现象的说明,实现“数学化”才最终达到科学。毛主席说,对中国问题的科学认识,最终要实现“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中国实际问题,就如数学方程式解答自然科学问题一样,需要严整的逻辑环节和严密的逻辑推演。新时代是知识爆炸时代,新知识一方面以井喷式翻新,一方面以破碎状呈现,在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花样的知识拼盘和嘉年华式的敲锣打鼓,无疑会很快淹没在知识爆炸的蘑菇云之中。只有通过严整的逻辑环节和严密的逻辑推演,才能让理论掌握青年,让逻辑激活旋律。青年生活素材用理论逻辑贯穿起来,才会让青年感到比抖音更辣眼,比灌水更解渴,比鸡汤更养心,比内涵段子的内涵更受用!
《中华儿女》:你在大学讲台上讲,和到农村、社区、企业一线讲,理论深度是不是区别对待?对基层青年是不是要浅显一些?
靳书君:理论逻辑讲求的是彻底,理论彻底才能掌握青年。我根据切身体会反而觉得:面向不同文化程度的青年,宣讲的理论逻辑没有区别,逻辑的深刻、彻底,恰恰是青年接受理论的助力而不是阻力,有所区别只是宣讲使用的生活素材。“有理走遍天下”,这里的“理”应该是理论逻辑。深刻彻底的理论逻辑,可以激活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生活素材,从而激扬起不同青年群体的青春旋律。所以,在这里,深就是浅,浅也是深,我归纳叫“深浅辩证法”。
《中华儿女》:你这套经验,有没有科学的依据?
靳书君:我认为这样做一符合马克思主义传播规律,二符合青年发展规律。毛主席说,马克思主义,你不找他,他不会自己送上门来,因为他不知道你需不需要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接受,是一个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双向互动的过程,思政课教师置身其中,就是引领青年从现实生活出发,找马克思主义要理论逻辑,这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规律。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天性赋予青年活力、激情、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充分肯定。同时,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这是青年成长的规律,我们要尊重这个规律。”用完整、彻底的理论逻辑,引导青年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拓展开来、提升上来,让他们的青春天性更率性、更理性、更有积极性创造性,就是尊重青年发展规律。
《中华儿女》:15年弹指一挥间,岁月流金,你打算继续“用理论逻辑激扬青年旋律”吗?是不是应该更多考虑个人的学术积累了?
靳书君:我在象牙塔里学马列学了整整10年,加上1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傳播,勉强做到了“学有所用”。我要求自己做到“学一返三”,学10年,回报30年,算一算至少还要在思政课教学和宣讲一线奋斗15年。我想这就是我当年选择专业时播下的初心吧!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青年日常补足精神的钙片,而不是像西方那样把马克思主义当药片,有了病态才想起。我渴望通过自己对理论逻辑的阐发,为我的学生和学员补充精神之钙,让他们的青春旋律更矫健、更坚韧!
至于个人的学术积累,这本来就是和思政课教学、宣讲互为表里的东西。没有深邃的学术钻研,哪来彻底的理论逻辑?2012年以来,我的教学和宣讲任务更重了,为此我不是放松了学术研究,而是加紧攀登马克思主义原理原著的思想高峰。近年来我主持的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术语史,一项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概念史,术语史研究项目结项鉴定为“优秀”等级。有人说,一个埋头故纸堆淘术语、淘概念的人,怎么能淘出讲台上的活灵活现?我说:唯经典,恒常青;用逻辑,扬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