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学史回顾

2019-10-20 02:44许昕婕
文教资料 2019年21期

许昕婕

摘    要: 古典名著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界一直致力于更好地进行古典名著阅读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智取生辰綱》作为今天初中阶段的《水浒传》选文,对于启发学生阅读整部《水浒传》有启发意义。笔者根据其被教材选录及教学的情况,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智取生辰纲》的教学史分为政治教育时期(1949—1977)、能力培养时期(1978—2000)、素质教育时期(2001—),为《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提供历史依据。

关键词: 《智取生辰纲》    政治教育时期    能力培养时期    素质教育时期

古典名著阅读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和了解整部名著的第一步,名著导读成为先今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许多一线教师和专家纷纷献计献策,分享教学经验,但是名著阅读教学效果并没有太好。笔者认为,应用历史的眼光了解名著选文的教学历史,以史鉴今,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强化名著阅读教学的效果。《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优秀的艺术表现力为当代中学生语文学习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选文基本固定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三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在2001年课程改革之前一直作为人教版初中语文的必选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则更多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智取生辰纲》在教材编写历史中曾经作为高中课文,之后又被编入初中教材,并且在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替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成了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唯一一篇《水浒传》选文。《智取生辰纲》的教学史研究可以为当今古典名著阅读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方向。

一、政治教育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人民教育出版社肩负起编写教材的任务,在1949年至1966年期间,共编写了五套中学语文教科书。分别为1950年《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和《高级中学语文课本》;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课本《初级中学文学课本》《高级中学文学课本》《初级中学汉语课本》《高级中学汉语课本》;1958年《初级中学课本语文》《高级中学课本语文》;1961年《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1963年《十二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这五套中学语文课本无不选录了《水浒传》。但是仅有1950年、1958年高中课本选录了《智取生辰纲》一课。1950年《高级中学语文课本》中,《智取生辰纲》一课的课后练习题仅有一题:“本文描写的人物,哪几个写得最深刻、最生动?老都管和杨志的矛盾是从哪里产生的?老都管为什么要公然反对杨志、干涉杨志?”[1]问题只涉及课文情节。由于1950年教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套教材,在课文编辑及课后练习的安排上还比较浅显,但是经过几次修改、再版,这套教材逐渐完善。1958年教材《智取生辰纲》的课后练习题开始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性质。“一、这篇课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二、晁盖、吴用等人为什么要智取生辰纲?是怎样智取的?三、就本课编复杂的段落提纲”[2]。这组练习题明显增加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在1958年《高级中学课文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对本课的教学指导还提到教师应讲解文中语言。“教师在分析语言精练生动的同时,应该特别指出今昔语言(即使是口语)不同之处,告诉学生不要机械地使用”[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十七年中,语文教育和政治教育紧密结合。1958年《高级中学课文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对《智取生辰纲》一课的中心思想是这样概括的:“歌颂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由于他们站在与人民为敌的立场,因而遭到失败,而吴用等人的胜利,却是必然的。”[3]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智取生辰纲》一课在这十七年中教学必然是以突出政治教育为主的。

“文革”是我国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内,人民教育出版社停止出版教材,各省自编教材以政治性文章为主,笔者仅查阅到1973年辽宁省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有《智取生辰纲》一课。教学参考书将本课教学目的定为“了解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罪恶和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与斗争智慧”[4]。可以看出,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水浒传》受到了严重的批判,但是仍有部分学者及编者在教材中肯定了它的价值。

二、能力培养时期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目标的制定更加注重语文性。1978年至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三套语文教科书,分别为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高中语文课本,1986年阅读、写作课本,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在这三套语文教科书中,仅有1978年教材的1982年修订版和1986年《阅读》课本中选录了《智取生辰纲》一文。

1978年课本是“我国当代教育时期的第一套教材,它在当时对于稳定时局,拨乱反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上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这套课本有不少毛病”[5]。1982年、1987年、1990年人教社对这套教材组织进行修订,渐趋完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套较为理想的教材。1982年修订本中《智取生辰纲》的课后练习题明显增多,共有四个大题涵盖了语言、情节、人物、写作手法多个方面的练习。在这套练习中首次提出明线暗线的写作方法,并且首次在练习中要求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其他章回。这些问题对之后《智取生辰纲》教学起了启示作用。1986年《阅读》由于是分编型教材,教材编写和教学重点与合编型教材很不一样。《智取生辰纲》一课在这套教材中附加了金圣叹评语。在自读提示中,编者直接指出:“评点法是阅读的一种手段,很有用处。”[6]课后练习都和评语有关,例如要求学生找出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景物等的评语,并评价金圣叹的评语和批语。可见,在这套教材中,《智取生辰纲》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学习评点法。

这时期除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配套教学参考外,各省市各出版社纷纷出版了优秀教学案例及教学参考资料,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上的改进。1984年出版的《中学语文参考教案高中二、四、六册新编》收录了广东韶关教育学院老师的教案。在这份教案中,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分析作品的写作技巧,二是理解作品的思想倾向是赞扬起义英雄的智慧和力量。”[7]在1985年出版的《中学语文微型教案下》中,强调着重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吴用“智取”的过程。人物刻画、情节结构、环境描写是这时期的教学重点。

早在1958年,语文教育界就强调要加强学生的双基培养,但是由于社会等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新时期,培养双基的呼声渐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注重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课后练习题和教学参考能够看出,比如对人物刻画、情节结构、环境描写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三、素质教育时期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新课改的目的是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因此,“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这套教科书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8个实验区投入实验”[5]。新课改之后,语文教育开始重视语文素质教育,反对片面重视能力的培养,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观点,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语文课程标准》的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8]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等。

2001年《智取生辰纲》一课被编入九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题量减少,仅剩三题,并且加入了写作训练,“这篇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叙述故事的,课文标题却是‘智取生辰纲,试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改写这个故事”[9]。之后的2017年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智取生辰纲》同样被编入九年级上册,但是题量有所增加,共有五道大题,吸取了1978年教材和2001年教材课后练习题的内容,涵盖了人物、情节、写作手法、语言、写作等练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涉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在教学参考书中是有明确要求的。“引导学生站在特定的历史背景角度,也要联系生活实际,辩证分析梁山好汉的行为,提高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10]。培养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针对杨志和其他群体形象,启发学生点评,通过合作、探究探讨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10]。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由于在2001年之后,《智取生辰纲》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固定下来,因此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并不丰富,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值得学习。《“浅入深出”亦功夫——〈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及反思》中王祥老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及兴趣及时更换切入方法,引起学生兴趣。《〈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中,以“说读”的形式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主问题探究方法对课文进行解读。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深入浅出,长文短教——〈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体会》中作者抓住“智取”为教学重点,不面面俱到,重在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总结与思考

通过对《智取生辰纲》一课教学历史的梳理可以发现,《智取生辰纲》在不同时期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思潮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在今天提倡素质教育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形势下,名著阅读教学必须拥有新的教学方法。并且,在今天提倡整本书阅读的前提下,不能仅仅分析文本本身,应该以文本为支撑点,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

参考文献:

[1]周祖谟,游国恩,杨晦.高级中学语文课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138.

[2]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41.

[3]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48-49.

[4]辽宁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辽宁省中学试用课本语文第6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36.

[5]郭琦.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的流变与前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17-18.

[6]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二室.阅读第五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270.

[7]黄岳洲.中学语文参考教案高中二、四、六册新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8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

[9]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47.

[10]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