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太“柔”,会没出息吗?

2019-10-20 13:47陈妍妈妈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交友乌鸦狐狸

陈妍妈妈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天生缺少童年玩伴,也缺少与同龄人良性互动的机会。社交能力越强,学习生活的阻力越小。但这种能力,并不如吃饭睡觉般与生俱来。将儿童社交知识教给孩子,是父母必要的一课。

“乌鸦听了狐狸夸赞自己的话,非常得意地唱了起来。她刚一开口,肉就掉到了地上。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个无影踪……”“妈妈,我觉得狐狸这样欺骗乌鸦不好,结局应该改一下:狐狸吃掉肉后,出去找到另一块肉送给了乌鸦。”

“求问老师:我儿子特别温柔善良,听不得结局不好的故事,总要让结局皆大欢喜才行。我担心孩子的性格太‘柔,以后进入集体会不会被别人欺负呢?”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的邮箱里经常会接到一些父母写的私信,满满的育儿困惑。无独有偶,我家邻居说,她两岁多的孩子在家活泼淘气,可是一到小区楼下或是游乐场,他就变腼腆了,甚至有些软弱。别的小朋友推他,他都不哭也不生气,手里的玩具被抢了也无所谓,自己又颠颠儿地找别的玩具。这种不争不抢的性格,让邻居担心他上幼儿园了会被小朋友欺负,不懂得反抗。

孩子进入幼儿园等小集体之后,面临着与人交往的问题,父母对此很是挠头。“性格太柔软”,算不算是一个短板?每次看到这样的问题,我都很感慨,现在的父母不容易,孩子也不容易啊:淘气一点儿,爸爸妈妈担心他们会变成横行霸道的熊孩子;乖一点儿,又担心他们性格软弱,在外受欺负。

保证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长,是每位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以上两位妈妈都是责任心很强,并且非常耐心有爱的好妈妈。她们的孩子心地善良、情感细腻,还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在4岁孩子的眼睛里,世界应该是单纯美好的,所以孩子既愿意相信乌鸦会同情饥饿的狐狸,也愿意相信狐狸骗来了乌鸦的肉之后,也许想起它窝里还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小乌鸦时,会良心发现,另找一块肉给乌鸦。而邻居家的孩子,也可能只是为了让别的小朋友认可自己,即使吃点儿小亏也不在意。

愿意相信美好、不愿发生冲突,这是4岁的孩子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正常的反应,不是“性格太柔”,更不是“为人软弱”。如果孩子认为狐狸骗了乌鸦的肉,应该拿枪把狐狸打死,你才要多关注一下孩子的心理了呢!

真实的世界里有善良的乌鸦,也会有坏坏的狐狸,所以纵然孩子天性善良,父母也有必要给他们的善良增加一些锋芒。

首先,父母可以帮孩子设定交友界限。有个青春期的女孩因为怕被朋友取笑,所以不敢拒绝朋友留她过夜的邀请。她打电话向家里求助,她的爸爸得知此事后,打了个电话给女孩朋友,说家里有事需要女孩回家。这样既帮助女孩守住了交友界限,又保全了她们朋友间的面子。

充分信任孩子,保证沟通畅通。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事情。所以父母一定要充分信任和理解,这样才能让孩子卸下心理防备,把交友的困惑與父母分享。

让孩子有个健康的好身体。谁也不能保证孩子不会遇到有害的朋友,防止被欺负,最原始有效的方法就是强身健体。孩子长得健康强壮,这样也会将同龄人的欺负与捉弄挡在门外。

其实,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先天与后天两个因素,性格不存在好坏,无论内向还是外向,每一种性格都是合理的。“不争不抢”和“被欺负”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这还会成为孩子以后学习工作生活的保护色。在家活泼、在外温顺,一来孩子有分寸感,懂得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二来,孩子到了幼儿园也会更受老师喜欢,也更容易在学习方面获得自信。

人类作为高等生物,在几百万年前,便已进化出了“恐惧”这种情绪,这种情绪看似消极,实则可以保护人类远离那些足以致命的伤害。孩子回避残酷的事实,躲开可能发生的冲突,正是为了不与矛盾正面交锋,这不是“柔”,也不是“懦弱”,而是孩子在努力维持着心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猜你喜欢
交友乌鸦狐狸
00后交友到底有多“野”
见财贪心起,交友要小心
小乌鸦
乌鸦喝水后传
狐狸和猫
狐狸
狐狸便当
乌鸦搬家
交友天地
交友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