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法下的《最蓝的眼睛》

2019-10-19 20:32詹莲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精神分析莫里森

詹莲

摘 要:托尼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最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她凭借处女作《最蓝的眼睛》,确立了其在美国黑人文坛上的地位。该作品中许多动机和现象都可以置于精神分析的角度进行解读,从而更全面的理解角色的内心冲突,和对作品的深层认识。

关键词: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精神分析;深层认识

一、创作动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力比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寻求释放。在其文艺观中,文学是性欲的升华,文学的本质是作家性欲本能的升华。作者群体有着异常强烈的本能欲望,又具有异常强大的审美和升华能力。他们可以通过文学创作,将这种本能转移升华为被社会道德所允许的,具有价值的艺术创新活动。所以作者的创作动机跟自身的经历和发泄欲望是有关联的。这本书的作者托尼莫里森,她的母亲,如她书中所著,同样在白人家做女佣。同样是现实生活中在白人家作女佣的黑人妇女的女儿,她熟悉母亲工作的流程,母亲的情感,她有现成的材料。相似的经历和感受,对于塑造人物的真实性、逻辑性、共鸣性有巨大的帮助,使作品更具说服力。这是她出生和成长的城市,在这里她接受教育,结识朋友,开始接触到她作为有色人种和主流人群的差异。书中描绘的某条街道,某个商铺,某座教堂,都是她曾进出过的。某个人物,在现实中也有原型。莫里森曾说,这部书的创作灵感,就是基于她和儿时朋友的谈话。那位朋友最大的愿望即是一双蓝色的眼睛。因为熟悉,所以描写才能如信手拈来般真实。她知道众多黑人小女孩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况,她们爱吃的冰激凌,爱收集的玛丽珍糖纸,爱讨论的白人女星,还有受欺负和歧视的悲惨经历。而且,众多日后成为了作家的黑人女性,她们也多在童年有过被强暴的经历。莫里森也难逃此劫。这段不堪的往事深藏在她们心中,像一座火山,喷发出了许多创作的火花。通过创作,她们一方面在描述别人的事件,一方面在发泄自身的苦闷,并希望能引起读者的深思。真正的悲剧,是能预料到其悲惨结局却仍无能为力的状态。就像莫里森用四季来创作此书,也揭示了命运的最终归宿注定了人类的悲剧,就如同自然界的生死循环,日复一日,无法更改。而作者用看似平静简单的语言,用“自我”和“他者”的双重眼光,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人类最深沉的苦难。

二、精神层次理论

在佛洛依德的精神层次理论中,有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的概念。它们也存在在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人本身的神秘,内心的强大,使得意识就像是整个心灵冰山尖上的一角,只向世人展示了它宏大世界中的沧海一粟,而更多的东西,则潜伏在巨大的冰山下,轻易不得展示。只有在醉酒,催眠或梦境中,由于个体自我检查机制的松懈,而被自身觉察。所以在《最蓝的眼睛》中,乔利常以一个酒鬼的形象出现,是有自身逻辑性的。童年情窦初开时遭遇的手电光,白人对他们交合的嘲笑,对心爱女孩达琳的无力保护,寻找生父希望的破灭,母亲的疯癫以及对他的抛弃,这一切都将他推向了酒的深渊。因为只有在酒精的麻痹下,他意识的检查机制才得以松懈,他才能抛掉一切令人恼怒的现实,在幻想中寻得一丝温情。他的一切行动是受潜意识所趋,对于普通人来说的正常生活,他只有于酒中寻得。然而他也正是在这些麻醉物中丧失了本性,成了毁灭自己亲生女儿的罪魁祸首。这一切也揭示了黑人宿命的无奈性。

他的老婆鲍林同样卷入了无奈的深渊。她享受在白人家做女佣的生活,喜欢被人赞扬,实质是在转移她潜意识中坡腿的自卑心理。她沉溺其中,以女主人的姿态幻想,以病态的苛求对待工作,并不允许任何人的破坏,即使是她的亲生女儿-血缘亲情在压抑过久的病态心理面前也不值一提。她努力维持秩序,使自己不从潜意识中自己构筑的“白日梦”中苏醒。且她“最好的时光是在电影院里”[1]P.313,精神分析学中,密闭黑暗的环境,也是人自我检查机制放松,其他感觉弱化,而潜意识易浮出水面的场所。鲍林还会做梦,梦中的场景即是她所希望的一切:健康的腿,美好的爱,和平的生活。佛洛依德的释梦理论中,梦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对愿望的达成。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扭曲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大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三、性本能理论

佛洛依德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爱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慮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但死亡本能会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会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会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弗氏揭示人的死亡本能,同时也是对人性本质的揭示,说明人有着潜在的危险性,并且施虐狂是死亡本能的代表。出于发泄的目的,破坏性本能习惯上是为爱欲服务的。乔利与鲍林之间就是这样一种情欲的存在。乔利恨鲍林,“但她是他可以触及因而可以伤害的为数不多的人”[1]P98。他对她的感情是复杂的,有爱,有欲,也有恨,并在其中徘徊。他有过温存的时候,也有不顾家,醉酒,打妻子的时候。他自身就是一个弃儿,他对生活和爱的唯一方式就是发泄,以一种变态性情欲的方式。他用拿锅盆的手打妻子,也用这双手温柔的抚摸她。包括最后对自己女儿的强暴,他想好好爱她,他觉得她瘦弱的身体需要他,然而爱的因素已经在他的无知和酒精的麻痹下变味,最终酿成苦果。

弗洛伊德还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他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在《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也重视童年生活对人的影响。她花大量的笔墨介绍各角色的早期经历。她善于先以客观的笔调对角色的过去经历娓娓道来,然后在此基础上,从这些经历对他们分别的影响来刻画一个个立体的人,这样塑造的人物会更完整,真实和符合逻辑性。他如今为何是这样的人,为何做这样的事,一切事物的动机,都可以回归到真实可遁的自身中去寻求答案。正如莫里森本人,她儿时的生活,她的经历,让她有这个意图,也有这个基点,很好的完成了这部作品。所以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俗语,可见童年,过去对塑造人物感情,性格,道德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托尼莫里森著.最蓝的眼睛[M].石琳,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9.1.

[2] 曾梅.托尼莫里森作品的文化定位[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7.

[3] 佛洛依德著.佛洛依德[M].杨韶刚,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10.

[4] 霍夫曼著.佛洛依德主义与文学思想[M].王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87.12.

猜你喜欢
精神分析莫里森
莫里森酒吧拉票遭民众痛批
美貌只值两块饼干
加拿大游客穿T恤:我不是莫里森
澳总理将对美进行“亲密”访问
戒烟公司
漂泊中的追梦人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疯狂背后的生命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