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管理的思考

2019-10-19 20:38罗翠麟
家长·中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考幼儿园管理

罗翠麟

摘要:学前教育管理改革是园领导与教职工管理理念的改革。其中园领导更新观念、擺正地位是前提;加强沟通,改变作风是关键;关心支持、合作发展是催化剂;参与改革,共同发展是良策。作为领导,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实现高效、优质的幼儿园管理,推动幼儿园良好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思考

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离不了幼儿园管理的改革,而实现这一改革的关键是学前教育管理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也就是领导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因为幼儿园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能否有效地调动起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其职业能力,所以,作为管理者的园所领导,应采取多种措施,充分激励教师这一主体力量的积极性,以实现园所发展及自我发展。

一、更新观念,摆正地位

一所高质量的幼儿园,就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需要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大量的事实证明,教师一般不在乎工作的苦和累,不计较领导在工作上的无意疏忽,而十分重视领导是否尊重自己的人格,是否真诚相待。因此,作为管理者的园所领导,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感受到管理者的真诚;其次,领导者要做到以身作则、胸怀坦荡,心里装着每位教师,以宽容、接纳、善意的态度对待教师,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女同志在一起共事,难免会发生些琐碎之事,这就要求管理者做好协调化解工作,消除误会,发动教师人人为工作尽职尽责,齐心协力,共同进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照章办事,做到赏罚分明、启动合力,将教师统一于一个整体,形成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沟通,改变作风

(一)平易近人、虚怀若谷

以开放的姿态和胸怀对待教师,不摆领导的架子或以权威的姿态去指手画脚,不给教师精神上增添压力,主动接近教师,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教师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沟通环境,并创设机会如:利用节假日、午餐时间、教师座谈会、学习机会等,和教师进行语言沟通,给教师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关注教师的闪光点;对教师工作中的小过失要包容,要了解教师的动机和想法,注意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教师。更不要在别人面前数说教师的短处。这样不仅会伤害教师的自尊心,还会改变教师对领导的看法,引起教师对领导的强烈不满,降低领导在教师心目中的威信。

(二)以身作则

人除了追求物质价值外,更重要的是精神追求,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做到以情感人,以德服人,而不以官压人。 因此,管理者要创设机会,听取教师的想法,为教师着想,使每个教师都能感受到美好的前程,促进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三、以人为本,合作发展

人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说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激发积极性的原动力,是人们不满足现状时的心理状态。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因此,管理者在做人的管理工作时,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了解教职工最根本的需要,并以此入手,通过有效的方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促进全员工作开展。 教师的需要有两种,即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精神需要高于物质需要。由于教师的经历和处境不同,教师的需要自然也不尽相同。根据教师的不同需要做不同的处理,对于教师的合理需要,管理者要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给予解决。许多领导整天忙于事务,没有时间去了解教师的需要,也就无法知道教师想什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怎样做出适宜、正确的行政决策。无法给予教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就不能很好地促进工作,所以管理者应合理安排时间,使自己能从具体事务中抽出身来,了解他们的工作需要,并对他们的家庭、心理需要了如指掌,做到有的放矢,给教师提供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并处处以身作则,用理解鼓励来关心教师的生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四、参与改革,共同发展

现在学前教育管理多数是自上而下的层次式目标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教育实施过程中和策略、计划、规则等都是上传下行,使教师被动地根据领导要求和规定完成教学任务,忽略教师在其中可发挥的积极作用,使教师觉得有一种强迫意味,是一种监督控制的状态下被动地工作。这就容易形成“我们是替领导干的”观念,所以作为领导必须做到:

1.引导参与。管理者要合理安排工作,做到知人善任。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统筹兼顾,合理使用,引导其共同参与。并让他们以不同形式参与制定幼儿园的目标,商讨幼儿园发展计划与改革措施,以积极推动工作进程,并增强教师的工作动机,使教师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地位,产生满足感,增强事业心;可以使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关系和谐,产生向心力,增强团结,它能增强教师的义务感与责任心。 2.集思广益,激励参与。这是现代科学化管理所要求的一种管理形式,领导要善于合作,要与教师一起努力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改变以往当家作主的姿态,实现现代化管理手段。使管理形成一股合力,让教师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干劲,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将幼儿园前途与教师工作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每个教师都有参与决策的机会与权力,以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及“主人翁”的意识。3.抓放结合。领导既要善于抓大权,统领全局,又要将权力下放给教师,充分依靠教师,和教师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施民主管理的要求。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让教师参与计划要由下而上形成。因为幼儿园的工作是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决定的,而孩子的真实需要只有第一线的教师才能切身了解。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自己的工作怎样配合,如何安排以及制定园领导工作计划。这样可促进教师学会对工作负责,实行自我决策、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并使教师产生一种积极工作的态度,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前教育管理改革是园领导与教职工管理理念的改革。只有充分实施以上措施,才能实现高效、优质的幼儿园管理,推动幼儿园快速发展。

(责编  唐琳娜)

参考文献:

[1]王泓.浅谈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J].文学教育(中),2016(8).

猜你喜欢
思考幼儿园管理
爱“上”幼儿园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想念幼儿园
管理的另一半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