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方武?王玮
摘 要 本文对BIM技术在机电综合管线工程中的关键过程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项目实例,对BIM应用具体流程及要点进行了阐述,为类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BIM技术;机电管线;深化设计;轻量化;碰撞检测
前言
随着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利用传统的二维图纸进行机电管线综合设计、施工和优化的局限性日渐呈现。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在施工前期针对性地进行碰撞分析检查,及时发现二维施工图纸中的“错漏碰缺”等错误。通过加强施工过程中BIM轻量化的管理,解决了由于分包班组“各自为政”而导致的管线安装混乱、检修空间狭小,净高高度不足等问题,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返工,在提高管线综合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工程成本[1]。
1BIM应用关键过程应用分析
(1)根据业主要求的净高高度及各子系统检修频度确定管线的排布方案。基本避让原则如下:有压让无压,小管让大管,冷水管让热水管,安装多附件管道时要注意管道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日后的检修及更换管件。
(2)搭建各专业模型,需要建立统一的构件命名,确定模型精度标准。在熟悉各专业设计图纸及管线布置的原则上,利用Revit软件进行结构、建筑、机电各专业模型的搭建。可以根据分项工程设置相应的工作集,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专业模型,通过链接完成整体模型建立工作。完成之后与图纸进行对照,确保各专业模型与图纸一一对应。
(3)碰撞检查及优化调整。BIM模型创建完成后,进行一次初步的碰撞检查,主要是机电各系统之间与结构建筑之间的碰撞。大型建筑工程内部的机电管线数量通常非常多,可以以楼层作为单位进行逐层的碰撞检查。根据综合管线排布的原则及相关的设计验收规范、现场结构、预留孔洞的实际位置,严格控制各专业间管线的距离。在满足设计及验收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排布原则、结构空间、支架设置空间、现场作业及后期维修等空间要求,通过可视化的调整,进行各专业的综合排布,直观的反应管道布置情况。
(4)在利用BIM软件实现一系列的应用与调整后,建立一个整体的管线综合模型,并上传至BIM平台进行轻量化处理,班组可在移动设备上实现模型的浏览查看,便于指导施工。
2BIM技术在机电综合管线深化中的实际应用
2.1 工程概况
房投商务大厦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体育场路以西,胜利三路以南,体育场路与鸦宜铁路交会处,是一座集综合服务、办公于一体的公共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50421.18㎡,总高度50.15m。主楼地下2层,地上10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楼地下2层,地上4层,采用钢框架结构。
2.2 BIM应用重难点
(1)项目机电安装工程总体体量大,系统多,专业齐全,管线多层叠加、交叉现象非常普遍,让传统二维设计手段非常难以应付。另外本项目喷淋系统支管为穿梁设计,进而致使裙楼钢结构的钢梁开洞的准确定位十分重要;其次由于地下室的机械车位的限高的要求,其复杂的机电系统和管线排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装修的质量和效果。
(2)由于设计单位在前期设计阶段对机电管线综合考虑不足,加上业主多次调整主楼功能分区方案,导致机电管线深化设计方案必须跟随建筑、结构以及装修方案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2]。
2.3 BIM解决方案
(1)BIM模型创建。BIM团队主要利用Revit、Tekla等系列软件进行BIM三维模型的创建。由于项目机电体量较大,BIM人员分别建立了土建、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各专业模型,给各个构件赋予了与图纸相对应的尺寸、型号、材质等,然后将各专业模型链接在一起形成整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调整。
(2)碰撞检查优化调整。根据项目特点,在各安装专业建模前初步制定管综方案,事先拟定大致标高,避免各专业标高重合,以此为基础建立模型并进行碰撞检测,出具碰撞报告,查找错漏碰等问题。在保证机电系统功能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地下室机械车位的高度情况,对各专业模型进行整合和深化设计,一些涉及净高尤其是与机械车位相冲突的位置,及时通知业主协商解决方案,直至通过合理的布置实现综合模型零碰撞。
(3)地下车库管线优化。具体实施中,我们首先确定了电气桥架的位置,贴梁底铺设,然后根据管线排布原则按照各个系统调整设备管道,并预留检修空间,最终确定优化方案,强弱电桥架分别排布在消火栓环网的两侧,风管底部净空为4m,满足风管底喷头的安装高度,且不影响机械车位的安装。优化设计后,强弱电的距离符合规定,不会产生干扰,且桥架贴梁底通过,水管居中风管左右铺开,管线排布整齐美观,管道翻弯情况减少,既节省材料又简化施工,有效满足了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4)BIM轻量化应用。在完成系列深化设计工作之后,本项目建立了BIM轻量化平台,将模型无损上传并进行轻量化处理,使各专业分包班组都能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实时信息交流沟通、协同工作,有效避免了返工现象的发生[3]。
3结束语
在房投商務大厦工程机电管线综合深化设计过程中,通过BIM建模、碰撞检测、调整、分析,轻量化等一系列工作实现了机电综合管线的精确化设计,有效提高了后续现场安装效率,减少了施工中因返工造成的人、材、机浪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鹏.大型地下室机电管线综合的BIM技术应用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4):125-126.
[2] 赵鹏,章明友,郭天成.浅谈BIM管线综合排布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44):20-21.
[3] 席海华,孙成伟,钱晨.BIM技术在科技馆项目管线综合优化的应用[J].建筑工人,2018,39(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