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平
摘 要:新媒体技术引进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的教学软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方面也丰富了许多,在教学理念上强调“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倡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因受一些客观原因的影响,长期以来“分数就代表教学效果”的观念依然存在,人们简单地把“教育”等同于“知识”,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节约课堂时间,常常会运用自身经验帮学生做出选择。长此以往,学生失去自我思考、自我探索的能力。本文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为例,谈谈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深度学习
教学是启迪心智,培养人才的活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发展、发挥学生的个性天赋、激活学生的潜能,而不是牵引,更不是灌输呢?成为我们当下课堂必须思考与研究的问题。笔者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与大家共同探讨。
学情分析: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但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知是模糊的、片面的、不严谨的。对于几体图形的探究也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也积累用“看、数、量、比”探究二维平面图形特征的方法。但是二维平面图形单一的图形分析思维却给三维立体图形的图形内部之间关系的探究思维方式造成负迁移。学生不知道往什么方向去探究立体图形的特征。学生三维立体图空间观念的建立需增强。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2页的例1、例2及练习一第1-4题的内容。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从二维的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图形研究,从单一的图形分析期到图形内部之间关系期的探究,这些都是学生认知的一次飞跃。这是一节立体图形研究的起始课,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比较,发现长方体的特征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发现长方体特征的过程,体会到“看”“量”“比”是探索立体图形特征的有效方法。探索正方体的特征时,能主动把探索长方体特征的方法进行迁移,学会图形内部之间关系期的探究思维,积累学习几何与图形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考经验。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经历“实物-图形-抽象”的认识过程,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2. 在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学会探究立体图形特征的方法,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3. 建立数学认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学习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探究立体图形特征的方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最近中央电视台有一档非常火的节目,给大家带来一段。请看视频《是真的吗?》。有关科学的知识、做科学研究要重于实践、善于发现,用事实来讲道理。今天咱们就用这样的方式来挑战立体图中的几个知识,如果是真的就大声说“真的”,如果是假的,就说“假的”。
一、 链接生活,唤醒已知
(一) 根据课题,唤醒已知
交流:说说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引出话题一:你认为长方体具有哪些特征?
(二) 基于前测,认识面、棱、顶点
1. 呈现问卷调查的结果,提取信息。依据“面、棱、顶点”信息分类。2. 观看视频——介绍面、棱、顶点。
要求: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长方体,边看边指。
【媒体应用说明:1. 借用新媒体电视节目视频《是真的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探究的模式和方向。课件呈现生活中“长方体”的物体,唤醒经验。利用微信小程序“问卷星”进行“长方体知多少”的课堂前测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准确把握学情,使基于已有认知的自主探究,有了真实可靠的依托。2. “面、棱、顶点”的概念教学,利用新技术flash动态介绍,加上学生动手比划操作,使枯燥概念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深刻。】
二、 分享交流,验证特征
(一) 验证长方体的特征
谈话:你们课前调查中关于面、棱、顶点的这些说法是真的吗?下面就开始我们今天的求真之旅。交流:
1. 验证长方体“面”的特征
(1)通过“数”,验证长方体6个面。借助手中的长方体,动手数一数“面”的数量。学生用2只手当成2个“面”,全班一起动手比划“左右面、前后面、上下面”建构6个面围成的长方体的空间感。(2)通过“看”验证长方体面的形状。(3)通过“量”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 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从生活长方体抽象数学的“长方体”
提问:它有面的3个特征吗?课件出示:冰箱图
明确:(1)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抽象图用虚线表示,表示出另外三个面。(2)辨一辨:面就是长方形,画成平行四边形是透视原理。(3)比一比:电脑课件动态演示,长方体相对的面重叠验证面的特征。
3. 验证长方体“棱”的特征
(1)课件推送平板上的直观图,学生结合长方体的实物模型,通过“数”验证12条棱。(2)反馈。将大屏幕的直观图12条棱用3种不同颜色的笔描出来,观察理解“相对的棱”。明确:4条为一组,有3组,一共12条棱。(3)学生自主验证“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①量一量。②推理。根据长方体面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推理每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4. 通过“数”验证长方体“顶点”的特征。
5. 深化长方体特征的理解。
判断白板绘制几何体、“旋转”“改变尺寸”及手中大小胖瘦不一长方体,深化理解。
【媒体应用说明:1. 借新技术,找切入点。尊重学生已有经验,以“问卷星”前测调查中有关的、有价值的信息切入,以“是真的吗?”问题引领为主线,学生通过“看”“数”“量”“比”等方法进行一系列自主验证的求真之旅。正是“取之于生,用之于生”,真正做到現代教学所倡导的“以学为导,以生为本”。2. 突破难点。学生自主深度学习,有时还是需要老师的助推。比如:长方体的“棱”,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数棱的数量也是比较不清晰的。这样,我们就借助新技术的“希沃课堂”推送课件功能,将长方体的直观图推送给学生,让学生结合直观图,对照手中长方体实物进行棱特征的研究,助力学生深度学习。3. 突出重点。通过新技术希沃课件中几何立体图形的“旋转”“改变尺寸大小”等功能,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体大小变了,形状变了,但是本质特征不变。4. 促分享。在棱的特征探究时,利用授课宝拍摄现场直播,动态展现学生课堂研究学习的过程,利用白板画图功能,及时反馈课堂的动态生成。利用新媒体希沃画图功能,用3种不同颜色画棱,使学生对棱的特征探究生动、直观。】
(二) 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1. 小组合作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交流,话题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
探究:同桌合作,用刚才研究长方体的方法“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独立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填写研学单。
形体面棱顶点
正方体1. 有( )个面。2.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我发现:
3. 哪些面完全相同?我发现: 1. 有( )条棱。
2. 哪些棱长度相等?我发现: 有( )个顶点。
2. 汇报探究成果。
3. 归纳正方体的特征,形成思维导图
(三) 理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两张思维导图。
引出话题三:有人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你们认为对吗?
交流明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集合图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媒体应用说明: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能力的培养,提供学习单让学生运用长方体研究的方法,自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运用新媒体希沃白板中思维导图建构正方体的特征。两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思维导图,在学生在自主对比中,很轻松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既巩固了知识,又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也突破传统板书太多,黑板不够大的问题。】
(四) 认识长、宽、高及棱长
1. 结合直观图,认识长、宽、高及棱长。
2. 通过想象,认识长方体的“三线图”。
【媒体应用说明:想象力培养、建构空间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几何与图形领域课所必需的内涵。认识长方体的三线图,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更是一种挑战。但是,我们借助新媒体希沃白板蒙尘、擦入功能,将长方体直观图中一些“棱”隐去、呈现,让学生在反复想象中,建立空间感,助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对于三线图的认识,也就不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在这样新技术的助力下,动态中去想象、建构,水到渠成。】
三、 拓展应用,深化认知
游戏——“猜猜我是谁?”
师: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你们能想象长方体原来的样子吗?判断、说想法。
1. 课件出示:长10米,宽2.5米,高3米
立式空调 公交车 教室
2. 课件出示:长6 cm,宽6 cm,高6 cm
骰子 微波炉 魔方
【媒体应用说明: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评价与诊断,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这是旧教学环境技术所不易做到的。但是,在本课中,借助希沃易课堂的“平板反馈答题”,就能快速轻松即时形成大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分析的统计图以及各答案选择的同学人数和相应名字,这样的教学诊断分析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再借助新媒体课件将练习中的公交车以魔方的3D效果展示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原本机械性、枯燥的练习进行大变身,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 欣赏分享,总结延伸
欣赏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感受它们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1. 高楼大厦 2. 集装箱轮船 3. 卫星
【媒体应用说明:本环节运用集装箱轮船航行、卫星发射等视频进行剪辑,打破课堂的空间、时间的局限性,开阔学生视野,展示科技魅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学好知识、发明更多高科技的思想教育。】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颗灵魂去唤醒另一颗灵魂。”指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要做唤醒的功夫,而不是强行地灌输知识。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從心灵深处唤醒孩子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促使孩子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地建构。教育过程要唤醒孩子内在的心灵能量,解放孩子的智慧,发展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的生命创造力。当孩子的求知欲望与生命的力量被唤醒,孩子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孩子自然会得到成长力量,并一定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方向。愿我们的教育能努力做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的:“教育的智慧在于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