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林琳
哈尔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20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主要的发病群体为老年人,在临床上也比较常见,患者在发病之后的呼吸系统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而且会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加深[1]。在疾病的影响下,人体呼吸支气管的末梢肺组织残缺量大量增加,所以会导致肺泡间出现破坏的情况,而且肺组织弹性明显减弱,患者的肺功能遭到了严重的损害[2]。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肺气肿程度的不断发展,也会导致患者呼吸越来越困难,大多数患者在安静的情况下临床症状更加明显,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了严重的损害。引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吸烟,蛋白酶和抗蛋白酶之间平衡失调以及感染等因素[3],所以在临床治疗上,主要以纠正呼吸状态易致感染,调整肺功能以及消除病因的目的进行治疗[4]。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来说,要考虑到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情况,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必须要保证治疗的安全性。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药物联合的效果也比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要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药物联合治疗方式。该次研究也主要针对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药物联合治疗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集到的7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效果以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选择7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同意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来支持该次研究调查的进展。其中纳入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符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无精神病史以及意识障碍的患者。排除标准是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以及不配合该次研究调查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要多于女性,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7例;年龄范围在 44~73 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5.34±1.6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也要多于女性,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8例;年龄范围在43~74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5.36±1.5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解挛,平喘,化痰排痰以及低流量吸氧等治疗,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呼吸功能训练,这样能够给予患者最基础的临床治疗,有利于以下治疗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抗生素治疗,主要进行头孢呋辛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X20010521,0.25 g用2 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疗程:1周)静脉滴注治疗,2 g头孢呋辛钠融入10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进行2次。观察组患者进行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生素方式和对照组的治疗方式是相同的,除此之外,要选择地塞米松 (国药准字H20033553,0.75 mg/d, 疗程:1周) 和泼尼松 (国药准字H33021207,10~60 mg/d, 疗程:1 周)2 种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泼尼松主要通过口服治疗,2次/d,15 mg/次,地塞米松药物主要通过静脉滴注治疗,5 mg地塞米松融入到500 mL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周。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头晕、胃肠不适、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肺总量、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等肺功能总量进行观察分析。其中治疗效果主要根据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来表达。显效: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咳嗽,咳痰以及心悸等临床症状均消失,并且经过相关检查后发现身体的各功能指标正常;有效:患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咳嗽,咳痰以及心悸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经过相关检查后发现身体的各项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患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咳嗽,咳痰以及实际情况没有得到缓解甚至加重,并且经过检查后,身体的各项功能指标也没有变化。
将有关数据全部输入到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对比差异较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观察组在头晕、胃肠不适、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人数均为38例,其中观察组的肺总量、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等肺功能总量等方面的数据分别为(4.43±2.61)L,(2 600.5±100.6)mL,(92.1±2.6)L,对照组的肺总量、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等肺功能总量等方面的数据分别为 (5.16±2.74)L,(2 400.6±99.5)mL,(82.2±2.7)L,两组对应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肺总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肺总量要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要远高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进一步对比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该种疾病主要发生群体为老年人,主要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正在逐渐衰退,所以,老年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方面也比较困难和复杂[5]。患者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病之后,会出现肺部持续扩张以及不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情况,而且患者的肺间质还存在着损伤的情况,所以严重威胁着肺功能的正常运行,导致肺功能出现比较明显的障碍。该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威胁,而且患者患病之后需要治疗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该疾病还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会给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带来较大的创伤[6]。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程当中,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更加方便简单,也有利于被患者接受,同时也能够提高用药的安全度。但是单纯药物治疗,现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效果不够明显,所以目前大多数都通过药物联合治疗来实现治疗目的。其中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种[7],首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就是为了提高患者肺功能,正常运行,所以在临床治疗方面以吸氧,去痰,平喘,解痉挛等为主,也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较为有效的治疗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但是单纯药物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的过程当中,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缓解程度不高,特别是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后,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不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通过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可以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抗感染的作用[8]。该次研究所使用的头孢呋辛钠抗生素,属于一种二代头孢类抗生素,该药能够与青霉素、结合蛋白进行结合,从而抑制了细胞壁合成以及细菌中膈合成,能够有效的起到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从而能够进一步促使细菌溶解死亡,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抑菌效果。但是单纯使用该药就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耐药性,不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对于患者后期治疗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9]。但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自身就具有较高的抗过敏和抗效果[6]该次研究所使用的泼尼松糖皮质类激素药物,主要能够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减少组胺物质的释放。通过泼尼松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抗过敏的临床效果,而且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所造成的毒性以及不良反应比较少,在应用临床过程当中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率发生也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所以对于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4.74%)要远远高于对照组(73.68%),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头晕、胃肠不适、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也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最后,观察组在肺总量、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等肺功能总量数据为(4.43±2.61)L,(2 600.5±100.6)mL,(92.1±2.6)L 对照组在肺总量、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等肺功能总量数据为 (5.16±2.74)L,(2 400.6±99.5)mL,(82.2±2.7)L, 观察组的肺功能数据要优于对照组,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值得进一步对比。在乔琳[10]的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0.0%,在治疗后的PaO2、PaCO2方面,观察组也具有显著的提高。与该次研究相比治疗效果一致,均具有较高的疗效。
综上所述,通过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其中利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的效果更高,而且利用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少,患者在用药过程当中的安全性比较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