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患者卵巢、性功能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2019-10-19 04:21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466300豆晓蕾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附表性功能盆底

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466300)豆晓蕾

子宫肌瘤是一种多发于中青年女性人群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在育龄期妇女中发病率约为20%~30%,占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的52%。目前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微创外科理念的不断深入,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包括次全子宫切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已有报道[1][2],但对于两种术式对患者卵巢功能、盆底功能及性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收集于沈丘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和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为做好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沈丘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0例),年龄28~57岁,中位年龄40岁,患者中单发肌瘤51例,多发肌瘤33例;病程1~6年,中位病程3年。手术治疗方案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两组在年龄、病程、孕次/产次、体质量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手术方法 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法如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全麻,将举宫器置入阴道内,于脐孔、左右麦氏点进行Trocar穿刺,建立CO2气腹,置入腹腔镜行常规检查,双极电凝离断圆韧带、阔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切开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电凝切开子宫峡部子宫静脉和动脉,套扎宫颈峡部,取出举宫器,将套扎线牵紧,于宫体处切断,取出宫体,套扎宫颈,电凝止血创面,放置引流管和关闭手术操作创口。对照组给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麻醉方式同研究组,电凝切除骶韧带和主韧带,电凝钩打开前穹窿,沿穹窿环切除子宫,自阴道取出,缝合盆底腹膜和阴道残端,关闭手术操作创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随访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ml,离心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于术前、术后6个月评价患者性功能,共19个条目,包括6个维度:①性唤起;②性欲望;③性高潮;④阴道润滑度;⑤性交疼痛;⑥性生活满意度,分值越高表示性功能越好。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4]和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度系统[3]评估盆底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进行比较,两组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比较,P<0.05表示不同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卵巢功能比较 两组术前卵巢功能指标E2、FSH和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两组血清E2均低于术前(P<0.05),FSH和LH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且术后研究组血清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FSH和L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2.3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性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性功能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性功能各维度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性功能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3。

2.4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盆底功能比较 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压力性尿失禁、膀胱直肠膨出和阴道顶端脱垂发生率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4。

附表1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术后观察指标比较(±s)

附表1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术后观察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失血量(mL) 术后排气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n=44) 90.52±11.17 138.26±13.61 1.96±0.83 9.03±1.65研究组(n=40) 72.55±9.34a 104.52±8.87a 1.15±0.64a 5.43±1.18a

附表2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及术后卵巢功能比较(±s)

附表2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及术后卵巢功能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b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cP<0.05。

组别 时间 E2(pg/mL) FSH(mIU/mL) LH(mIU/mL)对照组(n=44) 术前 131.08±14.36 10.35±2.62 17.75±4.24术后 70.82±8.14b 18.94±3.37b 32.06±5.22b研究组(n=40) 术前 128.37±12.65 9.51±2.18 18.25±4.81术后 97.81±7.62bc 13.73±2.04bc 23.17±4.73bc

附表3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性功能指标比较(±s,分)

附表3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性功能指标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性欲望 性唤起 阴道润滑 性高潮 性满意度 性交痛对照组(n=44)术前 4.92±0.85 4.35±0.71 5.18±1.04 5.22±1.13 5.14±0.82 5.26±1.07术后6个月 3.18±0.62 3.25±0.58 3.59±0.72 3.36±0.62 3.29±0.57 3.48±0.66研究组(n=40)术前 4.76±0.64 4.48±0.93 5.04±0.96 5.17±1.08 5.09±0.75 5.15±0.87术后6个月 4.02±0.91 4.07±0.86 4.27±0.84 4.23±0.74 4.16±0.77 4.35±0.52

附表4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6个月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研究显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改变、流产、遗传、肥胖、雌孕激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是多因素、多环节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5]。子宫肌瘤多为良性肿瘤,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临床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流产、月经异常、继发性不孕、贫血等;此外,瘤体过快增长可引起排便不畅和挤压直肠、膀胱,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可发生恶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

既往此类疾病主要通过开腹保留子宫的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虽然手术易操作,视野清晰,但也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以及腹壁遗留有明显瘢痕等缺陷,部分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不易接受。刘娟[6]等研究显示,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7.02%,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也较低(78.72%)。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其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治疗方式,也不可避免对患者机体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影响,因此针对患者的病情选择对机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的术式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涂皎[7]等研究显示,腹腔镜次全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降低对患者性功能和卵巢功能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平均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性功能评分、卵巢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不仅将盆底中心位置的骶韧带、子宫圆韧带及主韧带离断,且下推膀胱和直肠及切除宫颈,因而改变了患者盆地结构,并对支配膀胱和直肠的神经也造成一定损伤,由此增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风险[8]。而研究组仅将患者子宫体部分切除,保留了宫颈和连接韧带,由此保证了盆底的完整性;同时,手术保留宫颈得以维持阴道正常结构的完整及宫颈的分泌功能,进而减少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利于维持家庭生活的和谐。但张晓青[9]等研究显示,对于一些经术中病理诊断具有较高肌瘤恶化潜在趋势的患者,术中应果断行全子宫切除术,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腹腔镜次全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对患者卵巢功能、性功能及盆底功能影响较小,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附表性功能盆底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运动与性功能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OSAHS患者性激素水平与性功能障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