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471000)张会兵
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重症疾病,可见于不同群体,对于小儿而言,由于其并未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与免疫力,因而将会对其造成更为严重的不良影响[1],因此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常规的治疗模式即为使患儿服用相应的西药,但此种方式将会对患儿的脏器造成不良损伤,并且将导致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的产生,以此需要慎重选择治疗方式[2];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临床医生主要使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3],现进行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呼吸衰竭患儿,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为6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3.5±4.9)岁;试验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为7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3.6±5.1)岁。纳入标准[4]:均符合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未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排除标准[5]:患有先天性哮喘疾病;无法积极配合治疗。患儿家长在了解相应的治疗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实验进行监督;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儿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患儿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附表 两组患儿给氧2h后的血气情况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例如使患儿服用氨茶碱片(国药准字H34020884,安徽辉克药业有限公司),采用口服方式,每日3次,每次服用剂量为3~5mg/kg,连续服用1个月。除此之外,医生还需要随时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试验组予以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当患儿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后及时连接呼吸设备,通过采取鼻塞的方法使用CPAP氧疗器等呼吸设备,将气源管与患儿的鼻腔及氧源进行连接,以便对患儿进行持续性的给氧治疗;呼吸设备的初始压力调整为0.3~0.4kPa,临床医生需要加强对患儿的观察力度,依据患儿的实际病情发展及时对呼吸调节法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及时对氧流量进行调节,以便能够保持合理的压力,避免患儿产生不良后果。待患儿的病情逐渐稳定后,临床医生需要适当地降低呼吸设备的压力,待患儿完全清醒且稳定后,则改用面罩方式使患儿进行吸氧,最后将呼吸系统完全撤除。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呼吸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两组患儿给氧2h后的血气情况,包括PaO2、SaO2与PaCO2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把研究得到的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x2检验和t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67%)明显比对照组(65.12%)高,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儿给氧2h后的血气情况比较 试验组给氧2h后的血气改善情况明显较优,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
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疾病,临床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持续性的给氧。由于小儿缺少抵抗力与免疫力,因而不适宜服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因此,为对患儿形成保护,临床医生多主要采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方式[6]。
CPAP氧疗器是目前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设备,其治疗方式主要为通过维持呼气末一定的正压以对呼吸道进行扩张,以便能够有效的增加功能残气量,并且在较大程度上确保肺泡具有稳定性,同时扩张萎缩的肺泡,进而能够有效地对肺泡通气功能进行改善,并缓解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现象,增加患儿的PaO2,减少其PaCO2[7][8]。依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可知[9],在患儿患病早期便予以相应的治疗,则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对呼吸设备的依赖,并且能够有效地使患儿的病情恢复稳定,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告知患儿家长,一旦发现患儿出现此不良症状,则需要及时送至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使用该器械进行治疗具有无损伤与方便安装等特点,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对患儿造成不良损伤,并且能够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及避免使患儿产生不良后果;同时该种治疗方式与器械能够有效地降低患儿高氧的吸入时间,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氧中毒与慢性肺支气管纤维化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确保了患儿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与常规的插管治疗相比,该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对患儿的呼吸道黏膜造成不良损伤,并保护了患儿气道防御机制,使得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拥有舒适的体验。但临床医生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患儿的呼吸道进行良好的管理与加温湿化工作,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患儿治疗的依从性[10]。通过实验数据显示,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7.67%,并且治疗后的血气情况获得显著改善,主要原因在于临床医生能够有效的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氧流量与压力值进行实时调整,从而确保在患儿的接受范围内,并且在进行治疗前,临床医生对患儿的呼吸道进行良好的管理,从而确保治疗过程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够获得显著效果,可成为今后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方式。但临床医生仍然需要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并且在治疗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从而能够更进一步地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血气情况,并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