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康才 董秀娟 涂燕玲 姚军 陈惠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放疗科 (江苏 南京 211100)
内容提要: 目的:总结出胸上段食管癌IMRT(调强放射治疗)最佳的体位固定方式。方法:整理本院在2013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5例Ⅱ和Ⅲ期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头颈肩热塑罩组、体罩组、真空垫组各15例)的治疗摆位数据,把三组患者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监测下获得的5次摆位的偏差值,输入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头颈肩热塑罩组在X轴、Y轴、Z轴平均偏差及标准差最小,较其他两组的摆位偏差具有统计学的差异。结论:头颈肩热塑罩相对其他两种体位固定装置摆位偏差小、重复性佳,治疗精度更高。
2012年初本院引进了美国医科达型号为Precise的直线加速器,其附带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治疗前在治疗机架0°和90°用微量的兆伏级X射线透过患者的肿瘤靶区及其周围,最终在一侧的非晶硅探测器上留下影像学的验证照片,该验证片能够和治疗计划系统生成的对应角度DRR图像进行对比,仿佛给摆位增加了一双“眼睛”,从而在摆位精度上给了使用者可以更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检查整理2013年8月~2017年12月在本科室接受根治性放疗的胸上段食管患者45例,采用头颈肩热塑膜、体膜、真空垫固定各15例。所有病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经过食道钡餐造影、CT、MRI、癌性标记物CRT、病理等相关检查确诊。其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8~65岁,平均54岁。按TNM分期,其中Ⅱa期21例,Ⅱb期19例,Ⅲa期5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能够完全配合放射治疗,平均分割放疗次数≥25次。
仪器设备:医科达pricess直线加速器、飞利浦16排大孔径CT模拟机、Tengfeiyu公司;T形底板(含A、B、C、D、E、F6个头枕)、滕飞宇公司体板、头颈肩热塑膜、体部热塑膜、负压真空垫、型号为APPLLO的三维激光定位灯、恒温水箱等。
软件资料:医科达Precise PLAN放疗计划系统、医科达放疗执行系统、医科达iVewGT图像验证系统、DICOM3.0网络接口传输系统。
1.2.1 体位固定装置的制作
热塑膜的制作:检查床上放好头颈肩T型底板或者体板,无论哪种热塑膜定位都要选好适应患者头颈部形状的头枕(A、B、C、D、E、F选择其中最佳一个)。嘱患者上床仰卧,头颈肩热塑膜固定患者双手垂直贴近身体两侧,体膜固定患者双手抱肘置于头部(注意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热塑膜软化后从恒温水箱取出,快速沥干水分,置于患者的头颈肩部或者体部,4个塑料边框固定在底板上,用手指轻压热塑膜使其与人体表面帖合(个人特征性部位如鼻尖、鼻梁、眼眶、喉结、下颌、颧骨、耳廓、锁骨、胸骨、肋弓、肚脐要注意成型),热塑膜底侧贴好白胶布,用记号笔注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头枕型号等,待其全冷却后卸下,热塑膜至此制作完成。
真空垫的制作:准备一个未被使用的真空体垫,打开气嘴使其从负压状态慢慢吸入适量的空气,在软硬适中的时机放于检查床上,嘱患者上床,头部垫一软枕,身体舒适自然的仰卧于真空垫上,双手抱肘置于头部,此时用气泵开始抽真空,注意把真空垫两侧推向患者体侧,尽量契合患者胸部、肩部、髋部的外形,待真空垫变硬后,停止抽气,重复热塑膜制作步骤最后的记录工作。
1.2.2 模拟定位与计划设计
进入CT模拟定位室,嘱患者上床,用对应的体部固定装置固定患者,通过APPLLO三维激光灯定位,并且描画参考中心,随后进行CT扫描,扫描层厚5mm,扫描完毕把图像传至医科达Precise PLAN计划系统,随后医生勾划靶区,物理师进行计划设计(同时计算出实际中心X、Y、Z三个方向相对于参考中心的位移参数),把DRR图像传送至iVewGT图像验证系统。
1.2.3 EPID验证
患者首次治疗前,医生、物理师到场,在三维激光灯的辅助下,根据物理师计划计算出的三个方向位移参数,把患者体位固定装置由原始的参考中心移至实际的肿瘤治疗中心,并且与加速器的机械中心重合。拍摄0°EPID射野验证片,与0°的DRR图像进行对比,校正误差,90°重复上述步骤。医生满意后在三维激光灯的定位下描画实际治疗中心,并且记录三个方向的偏差值。以后的每周一拍一次验证片用于验证摆位偏差,并且记录相应的X、Y、Z方向偏差值。对于其中任意一次任意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大于5mm的重新摆位拍片验证。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5次验证的偏差值(绝对值化)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结果采用±s的形式。体膜组、真空垫组对头颈肩组三个方向的偏差分别采用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
如表1所示,观察三组患者的摆位偏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头颈肩组在三个方向的摆位偏差都是最小的,较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的差异。
表1. 三组患者摆位误差值比较(n=15,±s,mm)
表1. 三组患者摆位误差值比较(n=15,±s,mm)
分组 X、Y、Z三个方向上前5次的摆位偏差(mm)X轴(左右方向)Y轴(头脚方向)Z轴(腹背方向)头颈肩组(A组) 2.12±1.12 2.31±1.34 2.25±1.28体膜组(B组) 3.80±2.15 3.65±2.28 3.71±1.99真空垫组(C组) 4.78±2.97 4.65±3.01 4.86±3.13 P(A组与B组比较) <0.05 <0.05 <0.05 P(A组与C组比较) <0.05 <0.05 <0.05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1]。食管做为一个管状空腔脏器上端衔接咽(下颌上仰的角度对于咽部的位置影响很大),下端衔接贲门,其位置的相对不固定性成为放疗中靶区位移产生的主要因素。文献报道:照射中体位移动3mm,疗效下降3.3%;移动5mm,下降18.4%;移动6mm,下降33.1%[2]。即使是微乎其微的1mm患者治疗效果也会打折扣。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式[3-5]。颈、胸上段食管癌的治疗,由于周边毗邻组织器官多而复杂,因此手术难度较大,放疗为首选的治疗方式,IMRT是目前主流的放疗技术。胸上段食管癌的患者放疗存在很多摆位的不确定因素(下颌上仰的角度、双上肢摆放位置、肺的呼吸移动度),头颈肩面罩在摆位时患者的下颌角上仰的角度确定,双侧肩膀位置固定,双侧上肢固定放置于体侧,而用体罩和真空垫固定时患者的下颌角的上仰角度是不固定的,双手抱肘置于头部的位置具有随意性,本研究认为偏差的差异性来源于此。随着新设备的不断推出,在放疗AI时代全面来临之前,EPID在目前很多单位目前现有的机器均有配备,应把它有效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监测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度。通过回顾性分析45例胸上段食管癌在EPID监测下的偏差对比情况,得出头颈肩热塑膜是胸上段食管癌最佳的体位固定装置,是计划精确实施的有力质量保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