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旅游管理方面的应用问题探析

2019-10-18 09:17刘兵燕
求知导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

摘 要:文章从我国旅游管理项目管理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基于信息化视角我国旅游管理项目管理的对策,旨在为我国旅游管理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意见,以此来推动旅游管理项目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进行,同时实现对旅游管理项目资金的合理应用,进而推动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视角;旅游管理项目;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7-0075-02

一、我国旅游管理项目管理的问题

进行我国旅游管理项目管理的问题的全面研究,主要可以将研究内容总结为项目建设风险较大、合同签订不够规范、项目管理工作失衡和超时超概算问题四点,具体的研究内容可以总结归纳如下。

1.项目建设风险较大

大部分旅游管理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发展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项目建设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将会贯穿在整体项目建设过程中。为此,旅游企业有必要在旅游管理项目立项阶段对其建设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以此来判定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由于旅游企业不能对建设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项目自身具有保密性等原因,导致项目风险并不能得到有效规避。

2.合同签订不够规范

部分旅游企业缺少对合同签订工作的重视性,这导致建设方和施工方在签订合同时,经常会出现合同不规范、条款不清晰、缺少部分条款、签订时间不够明确、执行时间不够明确等问题。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具体体现在旅游管理项目管理工作上是预算编制体系不完善,导致项目管理人员部分情况下只能通过主观判断来进行决策,这难以保证项目预算指标的统一性,进而降低了项目造价的合理性[1]。

3.项目管理工作失衡

第一,项目管理工作不够全面,由于旅游管理项目建设规模较大,涉及诸多下属部门,这增加了项目管理工作的多元化程度和管理难度,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便是项目管理工作不够全面,这会导致旅游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如果出现资产负债调节不平衡的问题,还会导致项目财务结构失衡。第二,存在专款不专用现象,旅游管理项目的建设资金全部由国家拨出,这便限制了项目建设资金的支出范围,即专款专用,但是实际上,部分旅游管理项目的建设资金支出并不合理。

4.超时超概算问题

第一,超时问题,由于旅游管理项目自身存在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再加上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可预知因素较多,有很大的概率会引发项目超时问题,并且部分旅游企业并未重视项目不能按时完成这一问题。第二,超预算问题,这一问题是常见的旅游管理项目问题,导致概算金额不够合理且不够接近实际成本,同时,财务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并未结合实际情况对概算体系进行调整。超时问题和超概算问题发生的最主要原因,都是项目初期工作人員没有做出准确调整。

二、基于信息化视角我国旅游管理项目管理的对策

进行基于信息化视角我国旅游管理项目管理的对策的全面研究,主要可以将研究内容总结为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全程追踪审计以及提高全员项目管理意识四点,具体的研究内容可以总结归纳如下。

1.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旅游管理项目的科学规范开展,旅游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项目管理部门和会计部门也需要建立良好的网络沟通体系,通过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体系来实现对整体旅游管理项目的有效规范。此外,旅游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信息沟通体系,因为旅游管理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人员调动和人员更换问题,各个部门通过对风险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及时对风险问题进行沟通和解决,进而有效地降低旅游管理项目风险。

2.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我国旅游企业有必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并结合不同的旅游管理项目建立全面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这不但是旅游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我国审计工作的需要。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建立信息化系统不但需要结合旅游管理项目实际需求和旅游行业发展形势,还需要适应国际竞争,更需要符合我国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的双重要求。

具体而言,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和技术,建立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的完善预算流程,建立包括完善预算功能的网络系统,建立网络报销系统费,建立会计核算系统,建立全过程预算控制系统等。并且考虑到旅游管理项目管理工作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可以建立全面化项目管理体系,具体包括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立项、项目设计、项目建设、项目投资、预算分配、分析反馈等,以此来实现对旅游管理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真正实现对旅游管理项目财务走向的动态化监管,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化管理。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还能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失误概率,管理人员可以在高效率完成项目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开展项目管理方式创新。

3.开展全程追踪审计

由于旅游管理项目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项目管理人员通常会选择应用就地审计方式,即在项目建设场地,对项目建设的相关资料和档案进行统一审计,其中包括了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审批报告、招投标文件、签订合同、质量检测报告等,这样的管理方式容易降低实际审计效果,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为此,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对旅游管理项目进行全过程追踪审计,具体是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建设,再到项目竣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对项目开展工作进行审计,以此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进而提高旅游管理项目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2]。

具体而言,在旅游管理项目立项阶段,管理人员需要对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审批报告进行审查,并做好对项目概算工作的评价;在建设阶段,管理人员需要分别审计各个建设环节的设备应用、材料采购等工作,以此来确保建设资金和建设资源的良好应用;在竣工阶段,管理人员同样需要对各个建设环节的建设质量进行审计。总之,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全方面、多角度的审计工作,确保旅游管理项目的规范进行,同时避免贪污腐败问题。

4.提高全员项目管理意识

要想实现对旅游管理项目的系统化项目管理,旅游企业需要向全体员工宣传项目管理理念,以此来提高全员财务意识,令全体员工参与到项目管理工作与监督工作中,推动项目建设绩效考核、财务风险控制、项目管理工作的进行。第一,旅游企业需要动员全体员工,并在企业内部打造项目管理意识和财务风险意识氛围。第二,旅游企业可以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项目管理意识上升到个人利益相关高度,以此来激发员工参与项目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实现整体化项目管理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旅游行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这对旅游管理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将深入分析现代旅游管理信息化功能的需求,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随着房地产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公司的管理结构也在持续扩张,管理难度大幅度提升,为了推动旅游管理的集约化、市场化发展,必须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更加先进的旅游信息管理机制,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新时期旅游管理的需求,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同时还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充足的数据信息。而功能需求则是旅游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设计旅游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的过程中,必须保障其各项功能条理分明、层次清晰、相互独立,避免出现功能较差的情况。同时信息系统的功能指标体系构成必须满足系统实用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如此才能使所有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旅游管理信息化系统中构建的功能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实现对旅游管理各方面内容的全面覆盖,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以及满足广大客户对系统的需求。 旅游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设计实用性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选择的指标和方法都应尽可能做到简单方便。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评价指标体系或是评价方法过于烦琐,出现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其次,数据要便于获取。信息化系统功能指标所需的各项数据必须做到便于采集,这样可以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提供极大的方便,但必须保障信息来源渠道的可靠性。最后,整体操作要具有规范性。严格控制数据的准确性,保障所有数据都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我国旅游管理项目投资力度在不断增加,这对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此,旅游企业需要系统性地分析旅游管理项目管理工作问题,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化体系采取项目管理对策,以此来降低旅游管理项目中的财务风险。

參考文献:

[1]邹晓娟,陈瑛.基于信息化视角我国军工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17):181-182.

[2]汪彩霞.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1):262-263.

作者简介:刘兵燕(1981—),河南宜阳人,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
应用政府管理会计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项目式学习从娃娃抓起
绿色管理 时代所向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中国力量闪耀国际项目管理舞台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基于Flex(Open Scales)、触摸屏的项目管理GIS系统研究与实现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