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慧
摘要:随着近年来城市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不断扩大了城市规模。人民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对现代城市交通系统日益提高了要求,逐渐产生了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等很多问题。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建设中应提高重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都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科学建设不仅对于贯彻绿色出行及环保理念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使城市交通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本文基于日常生活较深入地分析了城市慢行交通体系规划,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urban social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city has been expanding. The people have improved the material living level, and have increasingly increas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which has gradually produced many problems such as shortage of resources, traffic conges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roads and traffic,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low-mov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urban slow-mov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not only is important for implementing green trave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s, it but also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urban traffic pollution problems, and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green and sustainable moder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rban slow-mov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planning based on daily life and puts forward some targeted suggestions.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慢行交通体系;城市发展
Key words: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slow traffic system;urban development
中圖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5-0051-02
1 概述
随着日益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开发建设迎来了高峰期,交通系统明显体现出便捷、机动化等名显优势,但未能引起重视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建设的程度。随着不断发展的城市建设,逐渐在交通畅通性、出行安全及汽车尾气污染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使上述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应基于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及宜居城市建立具有城市特色的慢行交通系统,积极倡导居民绿色环保出行。
2 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
2.1 国内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蓬勃发展的世界经济产生的明显变化就是显著提高的机动化水平,逐年降低自行车出行作为一种主要方式的比重。近年来,将自行车出行方式进行选择的人日益减少,不断减少与自行车车道、停车区面积等相匹配的配套设施,明显增大了选择自行车出行方式的难度,呈现出恶性循环的一个怪圈。而且,交通堵塞、交通出行导致的污染等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大城市日益意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开始规划建设绿色环保的慢行交通体系,虽然很多城市采取相应措施,但国内出行人群中选择慢行交通的比例还不够可观,其主要原因为:
一是慢行交通缺乏足够的配套设施。人行道、不完善非机动车道等,缺少良好系统,不具有良好的连接性,一些都不能区分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不具有较强的衔接性,使健康出行方式的选择明显降低了舒适性。不就有良好的衔接性,严重威胁到出行安全,因此不能采用机动车出行方式进行调整。二是慢行交通还需要进一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路面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与交通通行能力实际相结合,为衔接公交系统提供自行车交通工具,其停靠地点的安全性,是否便捷等是对选择使用者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诸如大雨等极端天气的紧急应对措施不足,使推广慢行交通的难度明显增大。三是慢行交通设计不够合理。处理交叉口和路段衔接,通常情况应进行慢性交通体系科学规划,但在实际中部分区域对慢性交通的空间未完全进行预留,未实现有效连接,即便设计慢性交通,由于缺乏实用性,导致与没有设计的情况几乎相同。四是慢行交通不能有效接驳公共交通。在地铁站、商业区等中心区域,随处可见的非法营运的摩托及非机动车辆无法彻底杜绝,产生该情况,确实使比较严重的打车较为困难、亟待提高公交换乘体系的完善性、自行车难以完全覆盖交通等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地应对措施。五是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严重缺少交通绿道。一些城市尽管在城市交通体系设计中考虑到绿道,但随处可见连接性及有关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六是不重视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纵观国内省会及发展速度较快城市中的繁华区域街道,普遍存步行交通体系的运行环境亟待完善等情况,未考虑专门慢行交通道路的设置,容易产生交通流混乱问题,甚至直接导致交通出行安全性不高和交通效率显著降低等问题。七是慢行交通缺乏一定的安全性。行人与机动车之间易受到相互影响,针对行人安全在交叉口等区域对行人短暂停留的安全区域的设置严重不足,产生严重的交叉混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问题。八是有关政策缺乏正确指导,宣传指导力度不大。
2.2 国外城市慢行交通的优化措施
巴黎因具有发达的轨道交通体系而备受关注,与其相适应的慢行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十分完善。市民可随意切换两种交通出行方式并及时实现,便于快捷高效。由于合理配置这些地点,巴黎是世界上使用公共自行车比例最高的城市。日本东京地铁体系在世界上具有最大的客流量,可顺畅流转如此庞大的人流量,主要依赖慢行交通体系较为完善。曾因汽车闻名于世的哥本哈根,对便捷环保、绿色出行十分重视,由“自行车之城”将“汽车之城”的称号所取代。城市拥有的自行车数量甚至超过总人口,自行车出行率高达50%。其主要原因并非制定适应于自行车出行的有效措施进而确保慢行交通系统的实施,而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相应限制小型机动车的出行,自加强建设安全的行车系统并加强必要的养护等有效举措。被称为自行车之都的阿姆斯特丹,实施的“白色自行车计划”在阿姆斯特丹森林公园内提供白色自行车供游客免费使用,自行车道42公里使游客自由骑行,在观光中是一种享受。美国第一条长约4500公里的生态绿道与东海岸休闲、文化遗产旅游及户外活动相结合,连接了15个州,23个城市及122个城镇的国家公园、大学及文化历史遗址,越来越多的通过这一生态绿色道路系统参与步行或骑车上班、散步、慢跑等活动的人日益增多。
3 慢行交通体系设计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开放,构造有机空间的发展措施
城市景观空间的科学规划,街道慢行空间建设的多样化,采取对城区公共活动空间的疏通方式,使街区空间的构建日趋開放和多样化,结合实际应用相应调整原有封闭街区边界,通过连接主要公共空间体系等方式提高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老城区慢行空间的畅通性。将人性化的大众活动功能植入公共景观空间,空间功能活化体系的构筑以人为本,进而使形成的空间骨架具有整体性。由功能区块间的疏离地带转变为城市公共活动带,并与河道地景变化相结合,在城市慢性交通体系空间建设中加强规划,以提高广大群众出行的便利性。
3.2 构建复合型慢行功能圈层的功能发展措施
将多种实际功能需求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进一步激发和拓展城市空间的生命力。构建慢行城市空间具有多圈层复合特症,对功能复合理念强调,构建的慢行城市空间模式适度复合功能。有效服务半径依托公共交通及自行车站点,使塑造的慢行城市空间实现功能复合。
3.3 鼓励规划建设慢性交通体系
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建设中应提高重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都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科学建设并非对于贯彻绿色出行及环保理念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使城市交通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将自然景观进一步融入城市空间实现统一,遵循各自不同的需要构建慢行交通网,在功能上加强渗透性使道路增大密度与步行出行相适应。城市主要慢行生活圈层的建立应围绕公共功能设施、滨水及小区中心轴带,在出行中鼓励采取低碳环保方式。
3.4 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文化展示措施
为使市民文化活跃,在形象上对城市现有及传统步行街区进行优化,在建筑形态及相应景观设计过程中有机结合街区定位而进一步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基于地域文化特征对慢行空间进行规划建设,在生态休闲及绿地公园等区域逐渐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慢行空间特征将不同特色文化主题应用于慢行交通规划设计中,积极创设特征显著的文化展示区域。
4 慢行交通体系建设
4.1 慢行交通区域划分及规划建设
慢行区域一般应规划在大型商服、城市中心、商务行政办公、文化体育设施、居民生活区及公园绿地等区域开展相关建设。
4.2 步行交通系统规划
步行交通系统的完善及畅通性对于城市发展基于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规划步行交通过程中应提高合理性和系统性,与城市步行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地规划,进一步确定步行交通体系慢行节点的主次,严格遵循滨水、生态等不同环境特点的区域分别与各慢行区及慢行节点进行衔接。
4.3 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将功能区划有机结合自行车出行特征进行分类划分,与功能区交通特征相结合,针对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规划措施:一是公交接驳区。采取自行车与公共交通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出行,针对临近主干公交网站区域范围的自行车道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完善,并将公共自行车停车场设置在轨道网站周围。二是活力区域。为使短距离出行方式采取自行车这一交通工具实现,严格遵循区域划分特征建立并在应用过程中逐步改善自行车道路网络。三是景观休闲区。为使自行车休闲、健身等需要得到满足,新建公共绿地、大型公园、滨水绿化带及环境优美的自行车通道并不断完善,与景观之间充分考虑其融合问题。
5 总结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交通畅通在城市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其合理性和系统性至关重要,城市道路交通一般由快速交通与慢行交通构成,二者在发展中应保持同步。慢行方式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出行方式,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慢行交通体系的发展需交通网络及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对城市慢行交通体系有机结合绿地景观系统提高重视,将自然景观逐步与城市生活空间相融为一体,按照不同层次分别建立慢行交通网,进而使构成慢行交通体系的交通性功能逐步向交通与休闲相融合转变,进而形成更舒适、宜居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杜力.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几点思考[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5.
[2]姜洋,陈宇琳,张为力,等.城市自行车交通复兴发展在机动化背景下的策略研究——以哥本哈根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12.
[3]申婵,刘明林.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综述及其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6,15.
[4]张东明,李友文.国内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现状分析及优化建议[J].价值工程,2016,21.
[5]佚名.绿道引领森林生态城市建设新风潮[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7,8.
[6]陈文文.绿道,还你翡翠生活[J].浙江林业,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