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在田头 讲稿在枝头

2019-10-18 09:31喻思南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老谢南平葡萄园

喻思南

葡萄熟了!这几天,福建南平市考亭村的鉴湖葡萄园里挤满了村民和游客,好不热闹。大的、小的,红的、绿的、紫的……各式各样的葡萄,细数起来,品种有100多个。

葡萄园的主人,是70多岁的南平市农业农村局退休高级农艺师谢福鑫。在南平,老谢是个响当当的名人。别看这一亩半的品种园面积小,南平甚至整个闽北的葡萄,都与这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免费请农户品尝新品种

种葡萄,曾是南平人的一块心病。都说葡萄是个宝,味道甜、营养多。可它也娇贵,对环境挑得很——纬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北纬40度最佳;雨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阳光还得足够。南平纬度低、雨水多,土生土长的绿葡萄颗粒小、味酸,上不了台面,也卖不上价。

眼巴巴地瞅着葡萄市场,南平人不是没想过办法。为了给农民找致富路,当地尝试引进一些北方的品种,但试种都不成功。农民灰了心,觉得还是不折腾了,老老实实种稻子好。

1983年,谢福鑫被公派到日本学习巨峰葡萄种植技术,巨峰葡萄是欧亚两洲的葡萄杂交品种,卖得很俏。一年后,他带回了100株种苗。经过反复试验,谢福鑫的巨峰葡萄长熟了。看着一串串圆溜溜的葡萄,他甭提多高兴:“谁说南平种不出好吃的葡萄。”

谢福鑫成了福建种巨峰葡萄的第一人。可大面积推广种植不比试验,让农民种行不行?想到这些,他心里打起了鼓。

果然,刚开始农民并不买账。“洋葡萄听着虽好,可工序多、难伺候,我们祖祖辈辈种水稻,你凭什么说种得好就种得好。”有村民提出疑問。

“农民不喜欢听大道理,要的是眼见为实。否则说破天,他们愣是不相信。”谢福鑫于是在城郊的住宅边建了鉴湖葡萄品种园。每个品种他都自己试种几年,技术成熟、产量稳定后,免费请农户来品尝,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

“葡萄品种适不适合种、怎么种,得出初步结论至少要观察3年,想深入了解则要更多时间。”通过试种,30多年来,谢福鑫引进、筛选并向农民推荐近20个葡萄品种,遍布闽北田间地头。

考亭村村民是第一批尝试的人。尽管当时单价不菲,但数百斤巨峰葡萄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回忆起当时情形,村民廖从健说:“种葡萄,每亩地赚的是水稻的好多倍,早知道应该听老谢的,多种点。”

一个带一个,两个带四个……如今,谢福鑫所在的考亭村,葡萄园连绵千亩。在这样的示范效应带动下,整个闽北的葡萄产业,也从当初试种的几百株,发展到当前6万多亩,成了我国南方重要的葡萄生产基地,果品畅销上海、浙江、广东等地,闽北山区农民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

走村串户“三件宝”

在闽北推广葡萄种植,谢福鑫既是宣传员,又是科技特派员。2003年,谢福鑫退休不退岗,申请继续当科技特派员。走村串户,老谢有“三件宝”——单车、干粮、工具包。他说,单车好,乡间小道任意走;三个馒头一杯水,吃饭应酬省掉了;工具包最重要,带着剪刀和专业资料,随时随地都能示范、指导。

常年下乡,谢福鑫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脚泥。天色晚了,就在农户家过个夜,第二天接着干。长期在田间地头,他很熟悉果农的情况。哪家有多少亩葡萄,什么品种,需要哪些技术支持,他了如指掌。

下地指导,谢福鑫有妙招。碰到种植户不在现场,葡萄果园管理有不到位的地方,他就用防水记号笔,把技术要点写在薄膜条上,留下联系电话,系在果树枝头上。

“施用化肥过量,赶快用水冲洗减轻肥害”“葡萄叶被金龟子吃了,天一黑就打速效杀虫剂”“有黑痘病了,赶紧打杜邦福星”……看到记号笔写下的提示,农民就知道老谢来看过。当地农民说,老谢的课堂在田头,讲稿在枝头。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葡萄好多病害是雨水引起的。南方春夏雨水多,此时正是葡萄长叶、开花、结果的关键期,怎么办?谢福鑫教农民就地取材,建避雨薄膜大棚。南平多竹,长得快,竹片做的简易避雨棚,既生态又省钱,光这一项,每年每亩就能省出2000多元的病害防治成本。

南平山多,海拔高低错落。有2000多米的高山,也有不到百米的低地,气温随海拔高低不同。谢福鑫引导果农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点建葡萄园,这样就拉长了葡萄供应期。别的葡萄下架了,南平高山区葡萄鲜果正上市,价格自然高出一头。

总结多年实践,根据闽北山区条件,谢福鑫和南平农业部门一道,制定了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出版了无公害葡萄栽培手册。

延长葡萄产业链

考亭村村民朱坤华,年轻时在社会上闯荡,钱没赚着,时间荒废了不少。谢福鑫鼓励他种葡萄,送了他150株葡萄苗,帮助搭建避雨棚,教授果穗套袋。现在,朱坤华把30亩葡萄园打理得有声有色,一年收入几十万,成了种葡萄的农民专业技术人才和葡萄科技示范户。

众人拾柴火焰高。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技术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谢福鑫牵头组建福建省第一个农技推广志愿者团队——南平市葡萄协会,朱坤华是协会会员和葡萄示范推广组组长。

现在,南平市葡萄协会有1800多名成员,包括众多果农、30多名技术人才和400多名销售人员。朱坤华说:“有了葡萄协会,果农从技术培训、果园规划、果园管理再到销售、加工等环节,都能得到专业指导,种葡萄更有保障。”

谢福鑫还琢磨着,融合一二三产业,在延长葡萄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上做文章。

这些年,谢福鑫请国内外专家给闽北各地葡萄种植户培训葡萄果酿酒(醋)制汁,利用葡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如嫩枝、幼果等生产酵素肥料,利用冬季修剪的枝条生产食用菌。

现在,全市葡萄种植户几乎都会酿葡萄酒、制葡萄汁。连绵起伏的葡萄园,吸引八方来客,葡萄园休闲观光、采摘成为当地旅游的重要特色。

近年来,谢福鑫指导农民发展套种和林下经济。很多葡萄园林下种上了食用菌。收了菌菇,还能养鸡、养鸭、养鹅。“一块地,赚到了三份钱,多亏了老谢的好点子。”当地农民高兴地说。

现在返乡农民工越来越多,回家有事做,农村才有生机。谢福鑫编了一个顺口溜:“人在家门口,天天有活干,月月有收入,赚钱又顾家,家和万事兴,乡村就振兴。”

谢福鑫说:“我这辈子就喜欢下乡进村,和农民一起摸摸果树,玩玩泥巴。能帮助农民做点事,很知足。”

猜你喜欢
老谢南平葡萄园
葡萄园迷宫
南有嘉鱼
原来它不是小偷
不过是玩笑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感恩十步远
配电网电缆线路故障检测与故障源定位方法
飞絮慢慢落下
因为爱,所以“竞”拍
劳动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