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做中学”实践策略

2019-10-18 07:08王彦惠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做中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王彦惠

【摘要】“做中学”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做中学”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做中学”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做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自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做中学”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49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它是小学数学基础教育的DNA.“做中学”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教师,“做中学”是落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于学生,“做中学”是以“做”为中心,在实践中观察、思考,获取数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体悟数学思维,积累学习经验,提升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然而传统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记数学、练数学、考数学,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做”“学”“思”并行的学习方式却是充耳不闻,视之不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学促做、知行合一”呢?笔者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以学促做、知行合一.

一、以生活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积极、主动、富有个性的生命体,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感知、记忆、深化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推理、验证的探究过程.思维需要激活,探究需要参与.“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兴趣是数学思维的源泉,也是数学探究的内驱力.当下数学知识沦为抽象、枯燥的代名词,主要原因在于学之乏味无趣,教之无从下口.如何改变其现状,需要教师利用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以生活为载体,以兴趣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潜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主动探究问题,体悟数学的“味道”,在乐学、善学中获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以生活为载体,笔者课前利用教室里的物品做了一個小超市,对每一件物品都标价,一个黑板檫2元钱,一盒粉笔3元钱……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你现有人民币10元,如何刚好把这十元钱花掉?学生看到熟悉的生活情境,兴趣高涨,纷纷拿出零花钱,比比、画画,很快得出了结论.这样的“做中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认识了人民币,而且启迪学生思维,有疑而思,加深了学生对加法的深层次理解.

二、以实践为契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数学本质上是抽象的,程度越高的数学知识就越抽象,理解就越困难.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速度往往比教师想象得还要慢.如果不让学生亲身实践,许多数学知识便如过眼云烟、昙花一现,很难植根于脑海.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转变理念,把教材中的数学变为生活中的数学,把抽象的数学转变成灵动的数学,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探究、争辩的过程中亲自感知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魅力,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和数学素养.学生在实践交流过程中同时也构建了数学思维模型,解锁了数学学习方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

比如,“认识钟表”这一课,教材只安排了2课时,当今小学生在这方面经验很少,只知其物,不知其用,教师势必要把大量的课时耗费在教学认识钟表数字上,学生的思维训练则无从谈起.认识钟表本身是一个生活色彩极强的问题,同时是一个需要长期经常性的练习过程.鉴于此,我在上课伊始,提供钟表实物,然后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你怎么知道现在是9时?再让学生拨一拨时刻、按时间规律画一画时刻.一节课的时间,学生不仅认识了基本的钟表数字,而且在比比、画画过程中理解了钟表的用法和24小时的数学表示法,教学事半功倍,学习收效斐然,课堂效率极高.

三、以合作为主线,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韦伯斯特曾说:“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学生在亲自实践过程中总产生这样那样的疑惑,惑而不能独自解,就需合作交流共同解.也就是说合作交流是实现“做中学”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学生既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过程,也可以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思想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中,生生之间共同实践、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时时处处都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课堂也会成为学生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才能的舞台.

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整理和归纳能力,我组织学生到校门口,观察过往的车辆并让学生数出一分钟内的车流量情况,可是一分钟过后,谁都没有统计出来,究其原因,车太多、车速太快.该怎么办呢?于是学生想到了通过小组合作的办法.学生自发分成了六个小组,每人数一种类型的车.一分钟过后,学生协作完成了任务,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样的“做中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做中学”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一位教师更应该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更新理念,变“讲中学”为“做中学”,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放开教师的手,解放学生的思维,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冯芳.做中学 学中做——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作用[J].福建陶研,2007(2):8.

[2]曹芳.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做中学”理念的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8):4.

猜你喜欢
做中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