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仓 杨雪娇 李本大
摘 要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的有效模式。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如何在实践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成为重要课题。“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实践中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探究国家治理的新模式,推进国家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 新时代 “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 实践要求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研究》(L18BLW025);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全面依法治国视阈下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实证研究”(17YJA710013)。
作者简介:李新倉,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杨雪娇,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李本大,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297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四次提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强调国家发展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原则。 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国家治理新模式,探究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治理模式,这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经济目标。
(一)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创造性劳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解决了社会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源于社会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这就决定在社会实践中要重视人民利益,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要求在社会发展中重视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积极主动性,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尽享社会发展成果,进而推动社会全面改革,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二)增强国家治理现代化实效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发挥人民的创造性作用。党的十九大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人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坚持人本思想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求社会实践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具有高度契合性,两者都强调人的现代化,彰显发挥人的主体性功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增强国家治理现代化实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凸显人的主体性,建立“以人民为中心”制度保障体系,才能使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人民主体性,提高人民工作的满意度,增强国家治理现代化实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的生活满意度。公平正义是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违背公平正义就会制约社会发展。在治国理念上,公平正义体现在国家要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尊重公民权利,听取公民的利益诉求,妥善解决公民关注的利益问题;在法律层面上,公平正义意味着司法活动要坚持公平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有利于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在实践中践行公平正义,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功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带领人民创造幸福。
(四)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与“为人民服务”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我们在实践中重视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指向。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其中,共同富裕就是人民群众的富裕,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为了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在当前阶段,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其目的旨在解决人民贫困现状,针对不同地域采取扶贫举措,在坚持共享发展的基础上,实施精准扶贫,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实践,集中解决了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生存问题,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实践中要求坚持人民原则,将人民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目的归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人民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坚持人民原则,将人民作为逻辑起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新。 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将人民群众作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依靠力量,充分调动人民的主动性,使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人民主体性,促进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发展各环节,提高人民群众的治理能力。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社会治理的思想指引,强调国家治理要坚持人民原则,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追求人的现代化和全面自由发展。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基于这种全新的社会发展理论逻辑,“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国家治理现代化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功能。同时,建立人民有序参与的制度供给机制、依法而治的制度执行机制和人民满意的制度评价机制,使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人民主体性,建立“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地位,提高人民群众的治理能力。
(二)人民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的歸宿
实践证明,我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原则,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宗旨,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制定完善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度体系,规范国家机构管理程序,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国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不断完善民主形式,让人民参与国家治理,努力增进人民的福祉。同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国家坚持人民利益标准和要求,积极创造社会公平正义氛围,在保障公民个人自由发展的基础上,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效增强了国家治理。
(三)人民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评判标准
服务型政府是在坚持社会本位原则下,建设一切工作为了人民,承担为人民服务职能的政府。党的十九大强调指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指明了方向。在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这就决定政府公权力的行使必须以人民为逻辑起点。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政府行使社会管制的职能,政府通常通过行政命令等方式行使职权,忽视或损害了人民利益,人民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质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服务型政府建设就要转变政府职能,降低政府的行政职能,实现市场只能的回归。现代国家治理要求建构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立足于服务,其主要职能不再是管制,而在于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位人民群众服务。服务型政府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以人民是否满意为评价标准,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可见,在现代化国家治理实践中,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断优化工作管理方法,本着更好地为民服务原则,提高了为人民服务的质量。
(四)人民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依靠力量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人民。实践证明,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必须依靠人民,肯定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人民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尽享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来的成果,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同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中,正是这种社会实践提高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提升了人民群众治理社会的能力,促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列宁指出,人民是有意识的能动性主体。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要依靠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丰富内涵和重要的价值。在国家治理实践中,要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
(一)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要求在实践中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人具有不可臆想的创造力,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形成不可想象的创新和创造力,因此调动人民积极性,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形成创新创业精神,引领人民投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同样,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中,也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需要。在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做到:(1)拓宽人民就业渠道。就业事关人民生存问题,人民不能得到充分就业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政府加大人民就业培训,推进人民群众就业创业,通过提供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通过多渠道推进广大人民就业创业。(2)为人民提供多样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工作最大的目标,保障社会各领域的公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民生保障与改善休戚相关,为人民提供多样化服务,有利于推进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社会治理的效果,实现社会高度自治,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推进和改善“以人民为中心”制度性安排,促进社会和谐。
(三)扩大人民群众参与渠道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要求扩大人民群众参与渠道。新时代作为时代背景,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供实践路径。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实践中要求扩大人民群众参与渠道,主要体现在:(1)拓宽人民的意见征求渠道。意见征求渠道是人民表达利益的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人民意见征求渠道要具有多样性,可以采取田野调查法,通过座谈会或民主测评等方式,让人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发挥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热情,增强社会治能效果,人民群众的参与可以丰富和发展自己,提高人民群众社会治理能力。(2)拓宽人民的监督渠道。做到重要事项,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的重要事项要坚持全程公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全面推行群众监督员制度,让人民群众监督工作贯穿于事项决定的全过程,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注释:
袁艳萍.探析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本特征[J].法制博览,2019(7):281-282.
赵冰蕾.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8):4-6.
王高贺.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J].人民论坛,2019(8):92-94.
熊茉莉,宋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多重人民维度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7):121-122.
沈昊驹,范铭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三重逻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9(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