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里“最长1枪”

2019-10-18 05:07毛亚楠
方圆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上海滩老杜皮特

毛亚楠

因为患上帕金森病影响发挥,老赵萌生退隐江湖的念头,此时经纪人老杜手里恰有一大单可赚,老赵想在这“最后一单”里圆满收尾。然而干这一行的人都知道,往往就是这“最后一次”容易出事

导演徐顺利第一次拍电影就把故事放在了1935年的老上海,可见其野心之大。有必要说说当时的历史背景。

“一·二八”事变之后,尽管闸北一带开始慢慢凋敝下来,但上海大多数地方仍在发展前进着,租界的存在让市中心免于日军刺刀的统治,使之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畸形繁荣景象。笔者曾在一本有关1934—1935年度上海的英文版旅游指南里见识过这座远东第一大都市,称其为当时的“梦想之都”都不为过。

然而繁华背后是政局的动荡,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各派为了达到消灭异己的目的,常常把暗杀当作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暗杀成了民国时期最为光怪陆离的一幕。

要说民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杀手,大概是有着“暗杀大王”之称的王亚樵,他抱持着暗杀救国的理想,创造了多起搅动上海滩的惊天大案。除了像王亚樵这样自成一派的民间杀手,为政府效力的杀手也大有人在。这些人是乱世豪杰还是杀人恶魔,历史自有定论。

电影《最长1枪》将目光聚焦在这个时期的杀手群体上,试图勾勒出一幅民国的杀手版图。

乱世迷局

众人皆知好演员王志文对剧本的挑剔,一个细节是,“杜月笙”曾是他特别想演的人物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自知再也演不出年轻杜月笙的状态了,就果断放弃了这个愿望。而如今年过五十的他能够接受《最长1枪》里杀手老赵这个角色,说明这个角色的感觉必然与他的人生经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暮年杀手的身份决定了人物身上的那种沉淀和厚重,王志文的表演在豪放的同时又能够自如带出各种细腻感受,他天然的潇洒赋予了杀手老赵迷人的特质,其中的内敛神秘又与时代的复杂性契合一致。

电影一开始,老赵即出手不凡。一截还未提速的火车车厢里,执行任务的老赵挨个拉门查看,不时说着“对不起,走错了”。三四个车厢后,发现目标人物,走了两步便掏枪折返,只听枪声闷响,片刻后老赵走出,消失于画面中。

他是杀手经纪人老杜口中“行当里最好的工人”,有着从未失手的纪录,他疾恶如仇,杀的全是大CASE、大坏蛋,但平日里却是一家修表店的修表工。一个老来单身之人如此拼命赚钱,背后必有所执。因为患上帕金森病影响发挥,老赵萌生退隐江湖的念头,此时经纪人老杜手里恰有一大单可赚,老赵想在这“最后一单”里圆满收尾。然而干这一行的人都知道,往往就是这“最后一次”容易出事。

除了对时代背景的了解,理解《最长1枪》必须要厘清导演精心编排的复杂人物关系网,理解这些角色做派、言行举止的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与味道。演员李立群饰演的杀手经纪人老杜可看作是这个关系网的一个交集,他一边手握杀手资源,另一边又靠着有暗杀需求的雇主养活生计。

有句话说,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如果没遭遇过暗杀,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有地位的人。所以来找老杜办事的人,十有八九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经老杜之口人们知道,法租界内爱尔兰商人皮特与来自宁波的黑帮头目波波反目成仇,二人的恩怨搅乱了以王老为首的商会秩序,甚至触及了法租界长官佛凯的利益。在這个“谁都可能混成老大”的局势下,出现了极为戏剧化的一幕:杀手老赵接到了老杜介绍的两个订单,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个订单的目标却是另一订单的委托人。

乱世迷局之下,杀手老赵该如何完成任务?牵涉其中的大大小小的人物纷纷登场,颇有浮华众生之相。

还原华洋杂处的租界文化

导演徐顺利设计出身,其所在的远山广告公司在电影海报设计方面一向表现不俗,曾创造过《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我不是潘金莲》等经典案例。《最长1枪》是极具个人风格的电影,导演的个人气质、美学喜好等都完整而真诚地呈现在每一帧画面中。

据说,为打造“包浆的上海”,《最长1枪》将十里洋场搬至墨尔本当地的议会大厦、布洛克拱廊、丽晶剧院等地标性西式建筑,景物自带的复古感与民国时期高度吻合。小细节上,老赵钟表店里所有的工具、摆件也都是从很多地方一件件淘来,力求还原真实。更令人惊喜的是,曾经著名的汇丰银行门口被人们用掌心磨得锃亮的狮子脚掌亦出现在镜头中。徐顺利说,“真材实料,观众才能感受到当年上海空气中弥漫的那种东西,那种独特质感”。

而从人物角色的状态上可以看出,《最长1枪》对当时租界文化的研究做足了功课,几乎做到了百科全书式的展现。

无论是波波、皮特、王老、佛凯这样的上层人物,还是杀手阿挂、唐、巡警老周、报童这样的底层人,每个人都具备其所代表的阶层气质。而当年的上海滩,的的确确就是这样一个鱼龙混杂、华洋杂处的景观。

从爱尔兰来到上海经商的皮特代表了租界辟设之后,从异国他乡来到上海寻找机遇的外国人。他在片中不止一次高呼“我爱上海”,是对他衣食住行十分满足的真情实感。的确,在爱尔兰,皮特是个穷光蛋,但在上海却能穿得起50块钱一件的大衣。这是对“外侨要比华人高级”的租界阶层法则的展现。

而波波所代表的上海黑帮的上层人物,都非常注重端庄,从言行神态到衣服着装,极有做派。影片中有两处是他与日本浪人有交集的部分,一口黑牙的波波一边在泳池掌掴一个日本人,声称不做汉奸,另一边又以日本浪人重点保护对象的身份出现在王老召集的商会晚宴现场。此处可作为当时日本侵略者向租界内渗透的展现。

法租界长官佛凯则是当时专门负责管理辖区事务的代表。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国4个在华法租界中开辟最早、面积最大也是最繁荣的一个,当时的上海法租界已发展成为条件设施最高级的住宅区。佛凯干的实在是一个肥差,因为他“两头吃”,所以时刻担心皮特和波波的矛盾会触及自身的利益。

熟悉租界文化的观众,会更易捕捉到主创者的用心。其实片中小人物皆具点睛之笔。比如巡捕老周这个角色,最后为何会死在老赵手上?其实,不仅仅因为他发现老赵的身份后威胁老赵要钱,更主要的是立场问题。老周背后的巡捕房,当时是法租界公董局的下属部门,表面上负责公共安全,实际上还有打击共产党的背景,所以有着抗联身份的老赵不得不将其解决掉。

余皑磊饰演的杀手唐也是一个可以分析的角色。他表面效忠于皮特,又觊觎余男饰演的雪儿。通过皮特与唐的对话人们得知,唐有着背信弃主的不耻历史,而他的这种趋时精神不仅没有遭到皮特的鄙夷,反而对此津津乐道。唐的这部分本质上也是租界文化熏蒸之下的产物,杂糅的环境既可以使人先进高明,也可以使人丑陋窳败,奴性媚外。因此唐身上所代表的是租界文化的末流表现。

如此看来,表面上剧情是冲着老赵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单去的,但实际上这只是最终的去处,而这个过程中牵涉出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才是电影真正想要展现的部分,这同时也是电影为何叫“最长1枪”的深意。

纯粹性的消亡

如果说片中每个出场的人物都可单独作为阐释的主角进行分析,则不得不面临影片指向的问题,即发生在民国上海滩的这些爱恨情仇、帮派斗争的故事,到底指向什么核心?

还是要从当时的上海滩的生态上说起,人们说租界文化是上海滩的催化剂,为当时孤岛一样的上海带来了短暂生机,但同时也意味着传统的凋零。片中皮特有句话点明了题意,“要是中国的古话管用,上海就不会有租界”。因此在笔者看来,《最长1枪》指向的主题是对传统伦理走向没落的惋惜,一种纯粹性消亡的无限伤感。

礼崩乐坏之下,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有人彻底滑向深渊,像唐;有人坚守底线,像遵守承诺的老赵、懵懂善良的年轻杀手阿挂、重义的俄国杀手鲁克;有人挣扎着复仇,像雪儿……

就是因为纯粹的稀缺,人們才会被最后完成任务的老赵而触动着,他挣扎着刺向波波的身影,是一辆即将报废的火车终于进站了。

猜你喜欢
上海滩老杜皮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花样年华》里23套旗袍没有夸张,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就是这样
Potential aspect of rice husk biomass in Australia for 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 production
中医药堂传奇 第二十一回 雷大升建业雷允上 雷子纯转战上海滩
山寨版“皮特夫妇”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