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弘阳
碧桂园集团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依托社区连锁店、农业公司等自身优势产业力量,为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资源,利用集团全国分布的区位优势、多业态经营优势,对贫困地区产业进行调整、组合和一体化,并推动各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将需求转换为订单,从而在消费扶贫的探索与实践中贡献了“民营企业力量”。
9月20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副县长马自东从千里之外赶到深圳。这一天,他代表家乡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使命。
当天,第七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简称:第七届中国慈展会)在深圳开幕,展会以“聚焦脱贫攻坚,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共同探索决胜脱贫攻坚的新举措。
2019年,精准扶贫工作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的脱贫攻坚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本届慈展会的重要议题。
第七届中国慈展会启动仪式上,马自东代表东乡与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顺利进行重大扶贫项目对接,碧桂园集团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承诺捐建一所职业技术学校。
全社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聚焦在深度贫困地区。马自东说,“这对东乡是一件好事。未来的家乡会越来越好。”
据了解,第七届中国慈展会共有791家机构、896个项目、917种消费扶贫产品参展。启动仪式上,共对接9个重大扶贫项目和2个消费扶贫产品采购订单。其中,碧桂园集团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承诺向甘肃东乡捐赠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甘肃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在产品采购对接活动上,东乡还接到了大订单——碧桂园集团认购了价值5000万元的东乡马铃薯、东乡羊、刺绣等扶贫产品。
产教融合斩断穷根,消费扶贫助力发展特色产业。碧桂园,在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道路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的生动内涵。
“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脱贫看东乡。”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县,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堪称“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和关心下,2018年5月起,碧桂园结对帮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东乡族自治县,组建了16人的专职扶贫队伍长期驻东乡,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
据介绍,甘肃国强职业技术学校选址在东乡县达板镇,是“沿洮河經济带”东乡段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未来,这所学校将建成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人员,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一切费用,可满足2500名学生就读。目前,学校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计划在2020年8月投入使用。
依据企业人才需求,该校确立“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教育脱贫的追求,对贫困学生实施“德技兼备、高薪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培养,并依托碧桂园集团强大的产业资源,通过人才共育机制的创新突破,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打造成甘肃地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强有力的输血管道。
“长期以来,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较为落后,职业教育比较缺失,往往有很多孩子考不上大学,也没有一技之长。”马自东说,“大家对于碧桂园要建设职业学校的事都感到特别兴奋,学到谋生手段、走出东乡就业是一件让人渴望的事。这不仅是为东乡雪中送炭,更是推动了当地职业教育发展。”
“东乡要彻底脱贫预防返贫,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扶贫是最重要的路径。”碧桂园集团东乡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项目部张韬介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碧桂园一直聚焦教育扶贫,希望通过人才共育机制的创新突破,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将这所学校打造成培养输送技能人才的摇篮。”
目前,国强公益基金会创办有三所慈善学校:国华纪念中学、碧桂园职业学院和甘肃国强职业技术学校,设立了二十多项教育助学基金,并与全国39所高校进行合作,捐赠支持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湖大学等多所高校发展,助力国家科教兴国。
建校五年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累计招收贫困家庭学子2043人,人才培养质量成效初显。已经毕业(2017、2018、2019三届)1007人,全部就业。其中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为730人,占72.4%;万元月薪48人,占4.7%。
截至2019年9月,国华纪念中学累计共资助贫困学生3096人,已毕业2405人,其中硕士707人、博士120人、出国深造91人。
《小康》记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3月,碧桂园参加帮扶四川马边、甘洛两个国家级贫困县项目,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亲自参与制定两县扶贫开发实施规划。2007年至2011年,碧桂园捐资总额2.1亿元,其中,3000万元在两县各兴建一所职业高中;帮助两县修建通村公路300公里;兴建5所乡镇卫生院;出资8400万元,帮助生活在海拔2500以上及不宜人居住地区的6000户贫困人口搬迁,并助其修建通水、通电、通路的新住房,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帮助马边建成10所小学食堂、1所小学教学楼; 帮助甘洛建成了4学校教学楼,8所学校饮水工程,及1所学校食堂;帮助马边发展有机养鸡产业,帮助甘洛发展核桃种植产业。
在我国,许多贫困地区本身有着丰富的物产,但因地理环境、资金信息等因素,难以走出大山为更多的消费者认识。近年来,碧桂园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耕消费扶贫,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搭建了一座康庄之桥。
对于东乡人来说,今年的秋天特别忙碌,因为马铃薯即将迎来大丰收。通过碧桂园碧乡平台,这些马铃薯将走向全国,走上更多人的饭桌,成为被人所熟知的美食。
此外,东乡的农户们还要忙着收羊。为了进一步扩大东乡羊销量,碧桂园将联动各区域、社会扶贫共同体成员,举办“爱在东乡”系列慈善晚宴,号召发动参与成员和单位认购东乡羊。另外,“碧乡”还在有赞商城、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开设东乡羊专区,让更多消费者可以品尝到东乡羊。在此基础上,“碧乡东乡羊精加工基地”也在今年8月揭牌,碧桂园集团与国通控股集团、品珍国际合作联手打造高效供应链,让东乡羊的产业真正做大做强。
过去,东乡偏僻闭塞、交通不便,村民连羊都不敢多养,担心卖不出去。但今年,不少农户正在着手扩大养殖规模。
马自东说:“在碧桂园的全力帮助下,东乡的马铃薯、东乡羊已经亮相全国,这让东乡人看到了自家特色产品销售的无限前景。有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东乡对于2020年实现脱贫摘帽更有信心了!”
位于广东顺德的碧桂园集团总部与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县,空间距离超过2000公里。
让大山里的土特产走进城市商超、走上城市家庭餐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背后,凝聚了来自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推动。
帮助销售东乡羊是碧桂园助力东乡产业发展的第一次“试水”。去年“双十一”,碧桂园首创“消费扶贫月”,联合旗下子公司及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总共收购了10515只东乡羊,惠及3000多个贫困户,带动增收效果明显。
今年4月17日,碧桂园与东乡县政府及当地企业签署产业帮扶协议,着重帮扶东乡羊、马铃薯和刺绣三大产业。
碧桂园还联合甘肃省马铃薯籽种种植龙头企业,在东乡7个乡镇32个贫困村免费发放了价值200万元的马铃薯籽种,覆盖2625户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并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全县贫困户种植土豆面积约5万亩。
另外,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下属社会企业——碧家文创公司扶持当地创业企业,东乡刺绣也从当地妇女的业余爱好变成一门能挣钱的手艺。碧家文创公司不仅下单采购10000多件刺绣产品,还想方设法在产品的设计、包装、销售上提供更多支持。
碧桂园消费扶贫的对象,不仅仅是甘肃东乡。
近年来,碧桂园集团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依托社区连锁店、农业公司等自身优势产业力量,为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资源,利用集团全国分布的区位优势、多业态经营优势,对贫困地区处于分离状态的产业进行调整、组合和一体化,并推动各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将需求转换为订单。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机制,推动“社区+消费扶贫”、“互联网+消费扶贫”、“大型展销会+消费扶贫”落地。
比如陕西贝贝南瓜,成为脱贫致富的“金瓜瓜”。2019年,碧桂园集团陕西区域在集团农业公司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在当地帮扶的蓝田县、耀州区、宁陕县实验种植新型农产品贝贝南瓜。
碧桂园陕西区域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入股的200-300户贫困群众增收近千元。
为了打消群众顾虑,碧桂园陕西区域采用了种植前、中、后期三保险的帮扶策略,即前期提供优质种苗、中期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培训、后期签订包销协议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目前,三县贝贝南瓜已经全面采收,短短的20天时间,碧桂园集团已经通过三多网络直播、天猫陕西原产地电商平台、京东7鲜超市、碧乡、碧家文化和陕西区域内部销售帮助当地合作社销售贝贝南瓜4万多斤。
“消费扶贫,是一种可造血、可持续、可复制的方式。”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李静认为,纯粹是“输血性”,没有“造血性”的扶贫,是没有生命力的扶贫。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是脱贫的手段,也是脱贫的终极目标。
2018年5月,碧桂园结对帮扶全国9省14县3747个村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截至今年6月,碧桂园已助力10个县宣布脱贫,共脱贫超过20万人。
在第七届中国慈展会上,碧桂园凭借“‘4+X扶贫模式助提升贫困群体可持续发展能力”获选“企业扶贫优秀案例”,连续第二年入选《企业扶贫蓝皮书》。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二级巡视员邵逸在蓝皮书发布会上表示,入选优秀案例的碧桂园等民营企业创新创造,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企业扶贫的理论。
“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是碧桂园集团对于自身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明确的角色定位,也是碧桂园集团参与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的体制创新的根本原则。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大鹏认为,在我国当前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模式下,党和政府一直充当消除贫困的先锋者角色,开发出了救济式扶贫模式、开发式扶贫模式等一系列模式。在脱贫攻坚后期和乡村振兴的实施过程中,政府主导仍将长期进行。碧桂园集团响应国家政府号召积极参与,通过资金、技术等多种支持手段,增加政府扶贫资源,助力地方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是对“有益补充”的基本认识。
他认为,碧桂园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资源,摆脱片面的、单一的给钱给物的参与模式,克服贫困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小农户先天性的风险规避特质等种种问题,催动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真正实现对贫困地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的长期可持续的帮扶,则是“有益补充”的深层次内涵。
他表示,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实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碧桂园明确了“有益补充”的角色定位,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党组织、扶贫工作队等组织模式,立足平台化建设和企业合作,打造全产业链式的扶贫模式,为贫困地区提供乡村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探索解决了贫困地区发展困境的公益性行为与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共赢之举,创造了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模式,为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提供了可靠的路径支持。
编辑/韩静
延伸阅读
东乡绣娘,绣出美丽人生
东乡刺绣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间工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东乡的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
“上炕裁缝下炕厨子”是过去对东乡族女性的传统描述。受困于大山,加上当地的教育水平较低,东乡族的妇女都较为传统封闭。年复一年,东乡族妇女的青春就此慢慢消散。只有家中被褥上明艳的兰花刺绣,在诉说着家中女主人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
2018年,返乡创业青年马萧萧参加了碧桂园第一期返乡扎根创业青年培训班,通过碧桂园扶贫自有品牌“碧乡”“碧家”平台,“土本土”刺绣工坊生产的“手帕里的故事”手帕、“茶的亲密爱人”茶盘垫、“刺绣二次元”挂画(茶席)、刺绣台灯等产品,开始走出东乡远销外地。
马色曼就是“土本土”绣坊的一名绣娘。
最开始,马色曼一直觉得东乡的刺绣是不需要学习的。从小,她就坐在奶奶和母亲的身边,看着,跟着模仿就懂了。
35岁的马色曼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自从出嫁后,马色曼就再也没有出去打工,而是照顾公婆,照顾孩子,照料农活。东乡刺绣是马色曼的爱好,也是一个独属于她的一方天地。她说,从小自己就对外面的世界很向往,可是缺少文化,走不出去,而自己对于未来的想象,可以绣出来。马色曼给公婆绣过被褥,为孩子绣过脚蹬,但就是没有为自己绣过东西。2018年,马色曼听说了马萧萧开刺绣培训班的消息,动了心,好奇刺绣还可以怎么做得更好。
这个培训班,意外地圆了马色曼的梦想。由于绣工出众,马萧萧邀请她加入绣坊,一块儿创业。收到邀请的马色曼开心极了,当时急匆匆地回家商量。可是公婆泼了一盆冷水:“你出去了,家里的活怎么办?女人怎么可能挣到钱?”
为了说服公婆,马色曼软磨硬泡了一个多星期,还把丈夫请回来当救兵。最终,公婆松了口,马色曼开始了自己的绣娘生活。
马色曼介绍,进了绣坊,有了系统的学习,才知道自己手艺的不足。现在描样、改良刺绣的工法......这些收获都让她心里感到充实。
现如今,马萧萧的“土本土”繡坊也逐渐走向正轨。通过刺绣,马色曼一个月最多能赚上2000元左右。第一次赚了钱的马色曼,还跑到小县城,用工资给一家人都买了礼物,家里人乐呵呵的。马色曼的丈夫还开玩笑道,“我终于花我老婆的钱了。”
“以前,嫁人成为家庭主妇似乎是东乡妇女的宿命,心里对未来没有特别大的向往。”马色曼说,“但现在,东乡刺绣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色彩,有了生活的底气。”
过去,马色曼只能看着县城的年轻女孩子穿漂亮衣服,化好看的妆。想着丈夫在外打工的不容易,自己只
有羡慕的份。但现在,马色曼会给自己置办些化妆品,学着化化淡妆。走出门,变得更加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