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婉华
北京路位于广州古城中心,自公元前214年广州建城开始,一直是广州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改革开放之后,北京路成为前沿地。目前,北京路步行街日均人流量约20万人次,节假日超过30万人次,高峰值约60万人次,营业额约200亿元。
走在广州市北京路上,新旧建筑错落有致的并存彰显其古代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在距离其人行路面1.5米的深处,考古发掘了民国时期红、黄砂岩、麻石板路面,明清时期黄砂岩石板路面和宋朝青灰砖路面。在这“三朝古道”的两旁却是热闹非凡的商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以及本地居民都会来此领略“广州风味”。
北京路位于广州古城中心,自公元前214年广州建城开始,一直是广州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是广州底蕴最深厚、历史最完整、精华最集中的区域,浓缩了一脉相承的城市文化底蕴和特征。
历经多年的历史沧桑,北京路在广州的城市中心地位始终没有改变。世界建城历史超过2000年,城市中心从未偏移的城市,只有罗马、亚历山大和广州。这一奇特现象,不仅创造了国内外城市建设中罕见的历史景观,同时也造就了这块神奇土地灿烂无比的历史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之际,《小康》记者走访北京路,领略其70年风貌转变,并从中领略广州这座千年古城的风采。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延忠向记者介绍了北京路的历史变迁。
据了解,秦始皇33年,即公元前214年,南海郡尉任嚣在北京路一带筑番禺城作为南海郡的郡治,这是广州建城之始。公元前204年,秦朝大将赵佗在岭南三郡的基础上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奠定了广州在岭南的中心城市地位。北京路也成为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是岭南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的重要发源地。
《小康》记者来到南越王宫博物馆,它曾是南越王国的宫殿所在地,也是汉国宫殿的所在地。进入博物馆,人们可以看见在这里出土的西汉南越国的宫殿和御苑遗迹。其中,石构水池和曲流石渠组成我国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宫苑实例。还有南越国木简、南汉国宫殿和池苑遗迹,以及500多口历代水井等众多重要考古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参观完地下的遗迹,记者登上博物馆主楼天台还可以看到曲流石渠的模拟复原区,即1:1比例空中花园式的展示,感受水波粼粼、花草繁茂的千年御苑美景。
历史回溯到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因交州辖区过于辽阔,难以管理,于是将交州东部划出,另设广州,史称“交广治”。广州之名取自原交州州治广信的“广”字,广州由此得名。隋唐时期广州进入城市建设的重要阶段,城市范围扩大。唐代至南汉,以北京路为中轴线的城市格局形成。
宋元路府,广州北京路成为商会之都。1279年,广州录事司设立,统一负责广州城市管理,结束了广州建城不建制的局面,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是广州城建史上的里程碑。宋代,北京路一带开始建起众多学宫、书院,并集聚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北京路逐渐发展成为官学正地、文化中心和岭南历史最早的商业街区。
明代广州城大规模扩建,迎春花市的前身“花渡头”在北京路出现,并一直延续至今。1600年创建于双门底(北京路)南门的陈李济,是历史上与北京路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的南药代表,至今400余年,获得了“全球最长寿药厂”吉尼斯世界纪录。
清代,北京路已是商业名街和文化名街,书坊、古董、花市最为著名。由水路到广州的新任官员在北京路南端的天字码头登岸后,乘坐大轿沿北京路进城上任,城中官员百姓在路两边恭候迎送。自清代中叶以后,北京路一带就是文化教育发达的地区,既有名闻南粤的书院群,又集聚了大量刻书坊,更有成行成市的书局书店。
民国时期,广州拆城筑路,近代工商业得到大发展。澳洲华侨蔡昌、蔡兴两兄弟在北京路兴建了“城内大新公司”,现新大新,位于北京路北段的昌兴街则成为近代中国小百货零售发源地,成立于清末广州第一间西餐厅太平馆由于生意兴隆在北京路北段新开了第二间分店。
同时,北京路还留下了孙中山、周恩来、郭沫若、郁达夫、鲁迅等历史名人的活动身影。青年文化宫(王氏书舍)是孙中山在广州策划领导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指挥部所在地和“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之第一人”陆皓东的就义地;昌兴街刊发了全国最早印出《国际歌》歌词的《新青年》广州创刊号。北京路成为大革命时期的历史舞台,促进了近代先进思想的传播。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实行公私合营。北京路高第街内三多軒、九同章等名店纷纷合并迁址。受大环境影响,街区内的商业氛围受到打击,商业也陷于低谷。一直到改革开放,北京路成为前沿地。20世纪80年代,居民自发在高第街、西湖路搭建简易摊档售卖带回来的港货,从而形成了中国第一条个体户专业街——高第街工业品市场以及闻名全国的西湖路灯光夜市,是外地游客到广州旅游的必到之地。
广州第一个个体户昌兴童装也在北京路诞生。昌兴童装总经理陈识多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的爷爷陈兴昌和奶奶吴银花在解放后不久从浙江宁波来到广州定居。到了改革开放之初,他的爷爷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中山五路创立了昌兴服装(后来改为经营童装),申请了广州第一张工商执照,也是广州第一张工商执照。
1986年12月10日,来自美国内华达州参议院的参议员赫克特一行专程来到昌兴时装参观门市部和工场。这位参议员此行的目的,是专门来看中国是否真的出现了个体经济。赫克特认真向陈兴昌询问了服装生产和销售情况,而陈兴昌则作为广州个体经济的代表向世界发声。赫克特此行满载而归,回国后,一篇《中國的确有个体经济》的报道刊登在美国报刊上。
1986年12月,陈兴昌作为广州市先进个体户赴北京出席了全国个体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他也在那时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1988年,陈兴昌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成为全国私营企业界首位全国政协委员。
后来,由于广州地铁1号线的修建需要征收昌兴童装所在的中山五路商铺,因此昌兴童装迁到了北京路。“当时北京路商业还没有现在那么兴旺,由于附近有青年文化宫,所以附近都是体育、休闲、娱乐的地方为主。但为了广州地铁1号线的建设,不少商铺迁移到北京路,慢慢地北京路的商铺聚集起来,越来越多。”陈识多说。
北京路“千年商都”的商业氛围再次被激活。1997年北京路步行街正式开街,初期划定范围在北京路中段(中山路口至惠福东路口)及西湖路一部分,长度约500米,逢双休日步行,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步行街之一。2002年,北京路改为全日制步行,业态以百货和文化消费为主。在路面整修过程中,发掘了中国第一条千年古道“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
2006年,北京路与法国香榭丽舍大道正式签约友好街区,标志着以北京路步行街为核心的商贸旅游区进入国际化发展历程。2010年,以餐饮业为主的禺山路、惠福东路(北京路口至教育路口)纳入步行街,步行街总长度约930米,业态向购物餐饮文化娱乐发展。2014年,步行街范围扩展至北京路北段(省财厅至中山路口),总长度约1100米。同年4月,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规划建设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
2015年,越秀区以北京路步行街为轴线,覆盖周边0.36平方公里范围划为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16年,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正式获评成为广东省首个全开放、全免费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广东省首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2017年,北京路文化旅游区获批全国第三处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2018年,北京路步行街获全国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
目前,北京路步行街日均人流量约20万人次,节假日超过30万人次,高峰值约60万人次。步行街营业额约200亿元,是广州地区商贸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也是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旅游价值的旅游购物旺地。
北京路以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等国家级项目为契机,紧紧抓住中央、省、市加快推进历史文化保护的重大机遇,坚决落实老城市新活力的历史责任担当,立足于传承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高度,从广州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大格局谋划推进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建设,努力推动广州古城中轴焕发新活力。
李延忠介绍,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未来将紧紧围绕建设目标,通过优载体、建平台、抓项目、强企业、塑品牌、谋创新等具体措施,推动园区文化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环境和品牌持续提升。
拓展产业发展载体。坚持政府和市场双手发力,加快形成“政府+市场”推动非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合力,有力有序疏解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非中心城区功能,提升 “三旧” 改造水平,推进商务楼宇升级改造,盘活利用闲置物业,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承载空间。
突出重点项目带动作用。结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定位、战略部署、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海珠广场国际大都市文化金融CBD、大小马站书院街、盐运西街改造、高第街项目、昌兴街项目、北京路中段环境提升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以重大项目引导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产业体系优化和环境品质提升。
强化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文化资源密度、经济密度、税收密度等都位于全国前列。在经济发展体量已趋向饱和的区域,如何提质增效发展文化产业园,比在有大量厂房、大量土地的区域建设产业园更加需要改革创新、也更有先行示范意义。针对园区载体有限、空间有限的问题,北京路将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将围绕文商旅融合发展新机制、“立体发展”新空间、文化资源“活化”新模式、结合园区产业特色和发展路径,在“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新业态、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新办法、孵化文创小微企业新举措、文化产业投融资新机制等方面开展探索创新,力争继续先行先试、探索经验。
编辑/余弘阳